“先鋒號”艦橋的戰術屏幕上,代表拾荒者艦隊的紅點始終懸浮在200萬公裡外的坐標。凱指尖敲擊著控製台邊緣,目光掃過星圖上標注的小行星帶:“那些雜碎還在盯著我們的船塢。龍骨剛鋪好,絕不能讓他們搞破壞。”
老周抱著雙臂站在旁側,靴底碾過地麵的金屬碎屑:“庫房裡還有三十七個舊型號探測器,是上次拾荒從墜毀的偵查艦上拆的。另外有兩百塊星髓合金邊角料,剛好能做地雷外殼。”他咧嘴一笑,露出豁牙,“雖然是破爛貨,但裹上靈能晶體粉,威力不比軍用的差。”
小林正用數據線連接著一台鏽跡斑斑的探測器,屏幕上跳動的代碼突然變成綠色:“舊探測器的信號模塊修好了!我給它們加了靈能中繼功能,隻要在小行星帶形成三角組網,探測範圍能覆蓋120萬公裡。”她舉起數據板,“就是能源模塊得改,用核心模塊的副能量流供電更穩定。”
星璃的身影出現在艦橋入口,額間晶體映著戰術屏幕的藍光:“我‘看’到小行星帶裡有三條能量亂流,”她抬手在空中劃出弧形軌跡,“浮標不能布置在那些區域,會被衝得偏離位置。”她指尖點向星圖左側,“這裡的碎石密度最低,適合做預警主節點。”
凱點頭按下通訊器:“雷諾,安排‘工蜂’運輸艇待命。小林帶蒂姆負責浮標調試,老周和我去改造地雷,星璃……”他看向女孩,“你的靈能得幫我們校準浮標位置,太空裡可沒有gps。”
兩小時後,“工蜂”運輸艇的艙門在小行星帶邊緣打開。冰冷的真空裡,碎石如同漂浮的墓碑,最大的直徑足有百米,表麵還嵌著陳年的飛船殘骸。老周操控機械臂將裝有探測器的集裝箱推出去,金屬箱在反重力場中緩緩展開,露出三十七個頂著天線的圓柱狀浮標。
“第一批浮標,部署在a區三角節點。”凱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帶著電流的滋滋聲。小林按下啟動鍵,第一個浮標底部突然噴出淡藍色的離子束,如同深海中的發光水母,緩緩飛向預定坐標。它表麵的傳感器陣列展開,發出脈衝信號,在戰術屏幕上點亮一個綠色光點。
星璃坐在運輸艇的觀測艙內,額間晶體與浮標建立連接:“它的能量流很弱,像快熄滅的蠟燭。”她閉上眼睛,靈能順著信號通道注入浮標,“我給它加了層能量殼,能抵抗碎石撞擊。”
蒂姆舉著攝像機拍攝,鏡頭裡突然出現一塊拳頭大的碎石,直奔浮標而去。小林驚呼著要啟動應急程序,卻見碎石撞上星璃布下的能量殼,瞬間碎裂成粉塵。“厲害!”蒂姆咋舌,“這比防護罩還管用。”
但麻煩很快接踵而至。當部署到第五個浮標時,信號突然中斷。小林調出數據日誌,臉色驟變:“是太陽風乾擾!探測器的舊天線抗輻射能力太差,信號被吹散了。”她快速敲擊鍵盤,“得給天線加屏蔽層,用星髓合金的碎屑就行!”
老周立刻從工具箱裡翻出金屬碎屑,用激光焊接機熔成薄片。凱接過屏蔽層,貼在浮標天線上:“當年在廢船裡拆設備,這種輻射乾擾見得多了。”他按下重啟鍵,浮標重新亮起,“現在試試,信號強度提升了40。”
星璃突然指向遠處一塊巨大的隕石:“那裡有能量反射源。”她的靈能延伸過去,“可以把浮標藏在隕石背麵,既能避開太陽風,又能擴大探測範圍。”
按照這個方法,團隊將十二個浮標部署在隕石背風處。當最後一個浮標激活時,戰術屏幕上的綠色光點突然連成網狀,形成覆蓋小行星帶外層的預警網。小林調出模擬界麵,一艘虛擬的拾荒者戰艦剛進入網區,警報立刻響起:“預警時間測算完畢,能提前47分鐘發現目標!”
休息間隙,凱啃著壓縮餅乾,看向屏幕上拾荒者艦隊的位置。雷諾的影像突然彈出:“剛才他們的偵查艦動了一下,朝著小行星帶的方向,不過很快又退回去了。”他頓了頓,“你們的浮標起效了,他們察覺到我們在布防。”
老周拍了拍身旁的地雷箱:“這才剛開始,真正的驚喜還在後頭。”箱子裡的自動地雷呈橄欖球形狀,外殼是星髓合金壓製的,表麵嵌著靈能感應探頭。“我給這些家夥裝了兩種引爆模式,碰到拾荒者的能量信號就炸,或者收到浮標的預警信號也能炸。”
布設雷區比部署浮標更危險。小行星帶的引力紊亂,稍不留意地雷就會飄向未知區域。星璃全程用靈能牽引著地雷,如同操控著無形的絲線。“每個地雷之間要保持500米間距,”她的聲音有些疲憊,額間晶體的藍光黯淡了些,“形成蜂巢狀布局,這樣不管從哪個方向來,都能觸發引爆。”
蒂姆負責記錄地雷坐標,突然發現其中一個地雷的推進器出了故障,朝著“先鋒號”的方向飄去。“不好!”他驚呼著要啟動自毀程序,卻被星璃攔住。女孩的靈能瞬間纏繞住地雷,硬生生將它拽回預定位置:“彆炸,我們的資源不多了。”她指尖劃過地雷外殼,“推進器隻是卡住了,我幫它弄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布設到第一百五十個地雷時,小林突然發現異常:“有三個地雷的信號消失了!”她調出定位數據,“就在那塊最大的隕石後麵,信號被完全屏蔽了。”
凱操控運輸艇靠近隕石,才發現隕石表麵覆蓋著厚厚的金屬礦層。“是天然的信號屏障,”老周皺眉,“地雷在裡麵就是瞎子,根本沒法觸發。”
星璃突然想到了什麼,她的靈能穿透礦層,將三個地雷重新牽引出來:“可以把地雷埋在隕石表麵的裂縫裡。”她引導著地雷嵌入裂縫,“這樣既能隱藏,又能通過隕石傳遞震動信號——隻要拾荒者的飛船靠近,震動就會觸發引爆。”
這個方法果然有效。當地雷嵌入裂縫後,信號重新連接,還能借助隕石擴大感應範圍。老周忍不住讚歎:“星璃這腦子,比我的檢測儀器還好用。”
夜幕降臨時,雷區終於布設完成。兩百個地雷在小行星帶中形成內層防禦圈,與外層的浮標預警網呼應。小林啟動聯動測試,故意讓一個浮標發出模擬入侵信號,瞬間有七個地雷激活,表麵的靈能紋路亮起紅光:“聯動成功率100!一旦浮標發現目標,雷區會自動形成交叉火力。”
運輸艇返回“先鋒號”時,所有人都累得癱在座椅上。但當他們走進艦橋,看到戰術屏幕上雙層防禦圈的三維模型時,疲憊瞬間消散了大半。雷諾遞過來幾杯熱營養液:“剛才拾荒者的艦隊又後退了50萬公裡,他們肯定是偵查到雷區了。”
凱看著屏幕上的防禦圈,指尖輕輕劃過:“這道屏障雖然不算堅不可摧,但至少能給我們爭取時間。”他看向星璃,“明天你休息一下,剩下的浮標我們來部署。”
星璃搖頭,笑著舉起數據板:“我已經算出剩下的部署路線了,明天能更快完成。”她的額間晶體閃爍著微光,“而且我能感覺到,這些浮標和地雷在‘說話’,它們在守護我們。”
老周靠在艙壁上,掏出珍藏的煙草雖然在太空裡不能點燃,但能聞個味兒):“以前在廢船裡躲拾荒者,隻能靠運氣。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自己的盾了。”他深吸一口煙味,“雖然還不能高枕無憂,但至少能睡個踏實覺了。”
蒂姆回放著白天拍攝的畫麵,鏡頭裡的浮標在星空中閃爍,如同星星連成的鎖鏈。“等‘奇美拉’造好,我們就能主動出擊了。”他興奮地說,“到時候這些防禦圈就是我們的後花園。”
凱沒有說話,隻是看著戰術屏幕。他知道,這道防禦屏障隻是權宜之計,拾荒者不會善罷甘休,未來還會有更強大的敵人。但此刻,看著屏幕上穩定運行的預警網和雷區,他心中確實多了一絲踏實。就像在暴風雨中搭建了一間簡陋的庇護所,雖然擋不住所有風雨,但至少能讓人喘口氣,積攢繼續前行的力量。
深夜,星璃悄悄來到觀測艙。她的靈能延伸出去,連接上小行星帶的每一個浮標和地雷。這些由拾荒物資改造的設備,此刻如同一個個忠誠的哨兵,在冰冷的太空中靜靜矗立。靈能流過它們的金屬外殼,傳來細微的震顫,像是在回應她的問候。
星璃閉上眼,嘴角露出微笑。她能感覺到“先鋒號”的心跳核心模塊的嗡鳴),能感覺到龍骨的呼吸能量流的流轉),現在又能感覺到這道防禦屏障的脈搏浮標與地雷的信號)。在這片孤寂的太空中,他們用雙手和智慧,一點點構建起屬於自己的安全區,一點點靠近夢想中的未來。
遠處的星空中,拾荒者艦隊的燈光如同鬼火般閃爍,但再也不敢輕易靠近。小行星帶的防禦屏障如同一條沉睡的巨蟒,守護著背後正在孕育的希望。而“先鋒號”的船塢裡,“奇美拉”的龍骨依舊散發著微光,等待著披上裝甲,裝上武器,最終馳騁於星海。
凱站在觀測艙門口,看著星璃的身影。他知道,這隻是他們星際征程中的一小步,但每一步都走得無比堅定。有了這道防禦屏障,他們就能更安心地建造“奇美拉”,就能在這片危機四伏的星海中,爭取到更多生存和發展的時間。安全感雖然微弱,卻如同黑暗中的星火,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