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陰影區的星塵被推進器餘波擾動,在觀察窗上畫出緩慢消散的螺旋紋。實驗室中央的金屬桌被臨時清理出來,上麵擺著半瓶劣質合成酒、幾包壓縮餅乾,還有老周那把放在能量核心上的舊螺絲刀——此刻它正被擦得鋥亮,柄上的木紋在應急燈下泛著溫潤的光。
“乾杯!”蒂姆舉著金屬水杯用力碰撞,透明的營養液在杯壁上劃出弧線,“為我們的‘心臟’!”
清脆的撞擊聲中,凱卻把數據板推到桌中央,屏幕上正顯示著動力係統的三維模型,紅色標記點在傳導管接口處密集閃爍。“先彆急著慶祝。”他指尖點在模型上,“我們剛過了第一關,但這些紅點都是定時炸彈。”
眾人的笑容漸漸收斂。雷諾拉過折疊椅坐下,指節敲了敲桌麵:“開複盤會。凱,先做成果簡報。”
“核心模塊與動力係統整合測試通過率100。”凱的聲音帶著難掩的欣慰,卻刻意壓低了興奮,“自適應調節器實現三大突破:一是靈能電路轉換延遲壓縮至0.005秒,比設計值快40;二是能量回收效率達82,冗餘能量通過閉環回路回流核心,相當於多了個微型儲能單元;三是動態補償響應覆蓋105000hz波動,上次隕石撞擊的瞬時負載變化完全被抵消。”
星璃指尖輕觸桌沿,靈能流順著金屬紋路蔓延,在數據板上方凝成淡藍色的能量圖譜:“我能‘看見’調節器的‘記憶軌跡’。”她指尖劃過圖譜上的波峰,“它在重複優化能量分配路徑,就像人腦形成條件反射一樣。但連續運行超過72小時後,靈能晶體的共振頻率開始衰減,衰減率約0.3。”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問題。”老周抓起螺絲刀戳了戳屏幕上的晶體模塊,“臨時拚湊的晶體陣列沒有做晶格穩定處理。當年修仿生義肢的神經芯片,要是不用低溫退火工藝,三天就得罷工。‘奇美拉’總不能一直待在碎石帶的低溫環境裡。”
小林突然把自己的平板拍在桌上,上麵是密密麻麻的故障日誌:“還有傳感器!上次撞擊時,外部傳感器比內部調節器晚0.002秒報警。要是換成‘追獵者’的離子炮,這0.002秒足夠讓傳導管炸成碎片。”她指著日誌裡的紅色警告,“現有傳感器隻能覆蓋電磁頻譜,對靈能信號完全盲區——我們根本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會用靈能武器偷襲。”
凱的指尖在數據板上快速滑動,調出“奇美拉”的整體藍圖:“這正是下一階段的核心難題。武器和傳感器係統的能量需求是動力係統的三倍,而且脈衝式負載會造成劇烈波動。”他圈出藍圖上的武器接口區域,“激光炮的量子激發單元需要瞬時1800兆瓦功率,傳感器陣列的多頻譜掃描則需要持續穩定的能量供給,兩者同時運行時,調節器必須在毫秒級完成分配切換。”
“激光炮?我們哪來的激光炮?”蒂姆的眼睛亮起來,伸手想去碰藍圖上的武器模塊。
“拆了三台廢棄的艦載防禦炮改的。”雷諾從口袋裡掏出個金屬零件,表麵刻著模糊的軍方編號,“但核心的光學諧振腔壞了,需要重新打磨高反射率鏡麵。更關鍵的是瞄準係統——普通傳感器在碎石帶的粉塵乾擾下,瞄準誤差會超過500米。”
星璃突然抬起頭,額間晶體泛起微光:“我可以試試。”她指尖在空中畫出複雜的軌跡,“靈能能感知到物體的能量輪廓,哪怕被星塵遮擋。就像……就像能‘看見’磁場的形狀。”她想起曾用靈能追蹤過地下菌絲的能量流動,那種超越視覺的感知或許能應用在瞄準上。
老周突然拍了下大腿,起身拖來一個滿是油汙的箱子:“這裡有套備用的次聲波調製器,當年從生物實驗室搶出來的。”他舉起一個布滿接線的金屬盒,“這玩意兒能把靈能信號轉成低頻振動,要是和傳感器連起來,說不定能做個‘靈能雷達’。”
凱的眼睛瞬間亮了。他抓起兩個數據板,一邊調出激光炮的能量需求曲線,一邊標注傳感器的頻譜範圍:“有辦法了。我們搞‘雙核心協同’——把自適應調節器升級成主從結構,主模塊維持動力基礎負載,從模塊專門對接武器和傳感器。”他指著曲線交點,“激光炮發射時,從模塊提前從儲能單元抽能,避免衝擊主核心;傳感器掃描時,用靈能信號補全電磁頻譜的盲區,精度能提升至少40。”
“我反對。”小林突然開口,聲音帶著少見的堅定,“我們沒有備用的靈能晶體了。上次調試已經用掉了80的庫存,要是升級調節器失敗,連動力係統都得癱瘓。”她調出物資清單,紅色的“短缺”標記在晶體一欄格外刺眼,“而且光學諧振腔的打磨需要精密機床,我們隻有手動砂輪——誤差超過0.1微米就會導致激光散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實驗室裡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能量核心的嗡鳴在持續。老周突然拿起那把舊螺絲刀,在金屬桌上刻下兩道平行線:“當年修第一台仿生義肢,既沒有專用芯片,也沒有校準儀器。”他指尖劃過刻痕,“但我們有這個。”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凱的設計、星璃的感知、小林的數據,再加上我這雙摸了四十年機器的手,精度不夠,經驗來湊。”
雷諾站起身,走到觀察窗前,望著外麵漂浮的隕石群:“‘追獵者’不會等我們備齊零件。根據之前的情報,他們的艦隊每72小時會進行一次空域掃描,我們還有不到三天時間。”他轉過身,目光掃過每個人,“分兩步走:凱和星璃升級調節器,重點解決靈能晶體衰減問題;我帶蒂姆去附近的廢棄空間站找機床和晶體;老周和小林拆解防禦炮,先修複光學諧振腔的基礎結構。”
“等等。”星璃突然按住凱的手腕,靈能流注入數據板,原本紅色的晶體衰減曲線突然出現一段平緩區,“用這個。”她調出一份靈能圖譜,“這是我昨晚感知到的‘奇美拉’能量場,核心周圍的星髓合金在靈能作用下,會產生穩定的諧振場。把剩餘的晶體鑲嵌在合金骨架裡,利用這種共振就能延緩衰減。”
凱的指尖快速敲擊屏幕,模擬數據瞬間生成:“可行!諧振場能把衰減率降到0.05以下,足夠支撐到我們找到新晶體。”他看向老周,“光學諧振腔的打磨,能用激光焊接機的校準係統輔助嗎?”
老周眼睛一亮,抓起扳手就往工具箱走:“當然!把焊接頭換成打磨頭,再用傳感器的校準數據做參照,精度能控製在0.05微米以內。小林,趕緊把傳感器的校準參數導給我!”
小林立刻打開數據傳輸界麵,嘴角忍不住向上揚起:“早就準備好了。對了,次聲波調製器的接口需要改造,我已經設計了轉接板圖紙,用星髓合金做基板,導電性足夠。”
蒂姆突然舉起手,手裡攥著個能量探測器:“我能幫星璃前輩!上次調試時,我發現探測器能捕捉到靈能波動的頻率,或許能用來實時監測晶體狀態。”
凱看著眼前忙碌起來的夥伴們,指尖輕輕拂過數據板上“奇美拉”的藍圖。從最初一堆廢棄零件,到現在擁有自主呼吸的動力核心,他們像在荒蕪的星海中種下了一顆種子。而剛剛的複盤會,就像給這顆種子修剪枝椏——既保留了生長的活力,又剔除了潛藏的隱患。
老周正在校準激光焊接機,打磨頭發出細微的嗡鳴,在諧振腔鏡麵上留下完美的弧光。小林蹲在地上,用遊標卡尺測量轉接板的厚度,每一次讀數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星璃閉著眼睛,靈能流如細網般覆蓋在合金骨架上,引導凱將晶體碎片嵌入預設的凹槽。蒂姆舉著探測器在旁邊輔助,屏幕上的波動曲線隨著靈能流動輕輕起伏。
雷諾靠在門口,看著這一幕突然笑了。他曾以為這群“廢柴”隻是在絕境中掙紮,直到此刻才明白,他們早已在廢墟上建起了希望的根基。桌上的合成酒還剩半瓶,餅乾包裝被風吹得輕輕晃動,但沒人再去關注這些——比起慶祝過去的勝利,他們更渴望親手創造未來。
凱將最後一塊晶體嵌入骨架,星髓合金立刻泛起淡藍色的光暈,與晶體共振出和諧的頻率。“調節器升級完成。”他看向星璃,“靈能穩定性如何?”
星璃睜開眼,笑容在應急燈下格外明亮:“它很‘開心’。新的諧振場讓它感覺更‘舒展’,就像穿上了合身的鎧甲。”
老周突然歡呼一聲,舉起打磨好的光學諧振腔:“成了!鏡麵反射率達99.8,比原裝的還好!”
小林的平板突然發出提示音,戰術屏自動亮起——上麵顯示著蒂姆的探測器捕捉到的信號:“發現微弱靈能波動,來源……是我們的晶體陣列!”
凱立刻調出信號分析界麵,眼裡閃過驚喜:“是‘奇美拉’的反饋信號!它在主動與我們的設備建立連接!”
雷諾走到戰術屏前,指尖在屏幕上劃出指令:“空間站那邊有消息了,坐標b9區有艘廢棄的科研船,上麵可能有我們需要的晶體和機床。明天一早出發,凱和我帶隊,其他人留下繼續調試。”他看向眾人,“記住,動力係統的成功隻是開始。‘奇美拉’要成為獵手,還需要牙齒和眼睛——而我們,就是給它鍛造武器和視力的人。”
星璃走到觀察窗前,伸出手貼在冰冷的玻璃上。靈能流穿過艦體,與動力核心的能量場交織在一起,她能清晰地“感覺”到“奇美拉”的脈動——比之前更強勁,更穩定,像一顆正在蓬勃生長的心臟。
老周把那把舊螺絲刀重新放在能量核心上,這次它被穩穩地嵌在晶體陣列旁,像是一枚見證成長的勳章。“好好等著,小崽子。”他輕聲說,“再過幾天,就讓你擁有撕碎敵人的力量。”
凱關閉數據板,抬頭望向窗外深邃的星海。碎石帶的陰影即將褪去,新的黎明正在孕育。階段性的勝利如同星光,照亮了前行的路,但他們都清楚,真正的挑戰還在前方——“追獵者”的威脅、物資的短缺、未知的空域……每一項都足以致命。
但此刻,實驗室裡的每一盞燈都亮得堅定,每一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希望。他們用智慧修複了殘破的零件,用勇氣對抗了絕望的處境,用信任凝聚了渙散的力量。這或許就是“奇美拉”真正的核心——不是冰冷的金屬與能量,而是一群人在絕境中永不放棄的信念。
雷諾看了眼時間,拿起通訊器:“各單位注意,休整四小時後啟動下一階段工作。記住,我們造的不是飛船,是能在星海中活下去的希望。”
能量核心的嗡鳴突然變得更加清晰,像是在回應他的話語。星塵在觀察窗外緩緩流動,映照著艦體內忙碌的身影,也映照著那顆正在蘇醒的、屬於“奇美拉”的靈魂。階段性的勝利已被鐫刻成過往,而更壯闊的征程,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