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乾鈞元帥戰死,那麵曾經象征大梁南域最高權柄與榮耀的帥旗。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帶著燒灼的痕跡和累累創痕,頹然傾倒,被踐踏進浸滿鮮血的泥濘之中。
這一倒,如同抽走了支撐龐大軀體的最後脊梁。
“元帥……隕落了!”
“帥旗倒了!”
絕望的呼喊如同瘟疫般在殘存的梁軍陣中飛速蔓延。
原本還在憑借嚴明紀律和軍團榮譽感苦苦支撐的戰線,在這一刻,徹底失去了維係的力量。
第四“天衛”軍團,在目睹帥旗傾倒的瞬間,爆發出了最後的悲鳴。
他們不再試圖維持戰線,而是自發地、決絕地向著陌刀隊和胤軍主力反撲而去!
這是絕望的自殺式衝鋒,是為了給袍澤爭取哪怕一絲渺茫生機而進行的玉碎。
厚重的鎧甲在陌刀無情的斬擊下如同紙糊,堅固的盾陣在胤軍排山倒海的攻勢前寸寸碎裂。
他們用血肉之軀踐行了“青天之下,永衛大梁”的誓言。
直至最後一人倒下,整個軍團被硬生生從梁軍的序列中抹去,化為坡上堆積如山的屍骸之一部。
第六“風掠”騎兵,這支曾經來去如風的鐵騎,此刻深陷泥潭。
失去了主帥的指揮和步兵的策應,他們試圖憑借速度突圍。
然而,李靖早已料到此。
張遼率領的精騎如同幽靈般出現在他們潰逃的路徑上,以逸待勞,給予了這些輕騎兵毀滅性的打擊。
馬蹄聲被慘叫聲淹沒,烈焰般的衝鋒勢頭被徹底撲滅。
風掠騎兵連同他們的坐騎,永遠留在了這片他們試圖征服的土地上。
第二十兵團“聖盾”,在之前抵擋陌刀隊時已然元氣大傷,能量護壁破碎,士兵內腑受創。
此刻在全局崩潰的浪潮中,他們甚至連結成有效陣型都難以做到。
被胤軍優勢兵力分割、包圍,曾經堅不可摧的巨盾被推倒,長槍被折斷,士兵們在混亂中被逐個擊殺。
第八軍團“飛羽”,輕步兵,在這種狀況下,實在是無力,在胤軍刀劍下脆弱不堪。
與“聖盾”殘部一同,湮滅在戰爭的絞肉機中。
第十九“裂魂”弩兵團,或許是唯一還保持著部分建製的單位。
他們試圖利用射程優勢,且戰且退,向戰場邊緣移動。
然而,李靖的指揮如同天羅地網,豈容漏網之魚?
就在他們即將脫離主戰場,以為看到一線生機之時,側翼驟然響起了雷霆般的馬蹄聲!
一直在外圍的蘇定方的定遠軍,定遠軍的步兵和弩兵受傷眼中。
可騎兵並沒有太多損傷,如今如同獵豹般撲了上來。
弩兵被近身,結局已然注定。
他們射出了箭囊中最後一支弩箭,發出了在戰場上的絕響,隨後便被滾滾鐵蹄踏為齏粉。
無一人生還。
李靖立於中軍高處,冷漠地注視著這場最後的屠殺。
他沒有絲毫動容,戰爭本就是最殘酷的生死博弈。
他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傳令各部,不留俘虜,全力清剿,務必全殲梁軍於此地,不使一人走脫!”
當最後一縷陽光沒入地平線,黑夜籠罩大地時,震天的喊殺聲終於漸漸平息。
戰場上,再無一名站立的梁軍士兵。
此戰,梁國南域主力,自元帥趙乾鈞以下,四大核心軍團連同所有輔兵、役夫,兩百萬大軍,被全殲於落雁坡,真正意義上的一個沒跑掉。
南域門戶洞開,神梁已徹底暴露在大胤兵鋒之下,沒有了太多反抗力量。
而趙乾鈞一位本可成為帝國柱石的名將,連同他麾下忠誠而善戰的軍團,最終成為了帝國黃昏的祭品。
南方的天空,不僅已然變色,更是被染上了一層濃得化不開的血色。
落雁坡的晚風依舊在吹拂,卻帶不起絲毫生機,隻有無儘的死寂與蕭索。
它送走了舊時代最後的忠魂,也吹響了新時代霸主征伐四方的號角。
這片土地,將永遠銘記這個黃昏,銘記這場決定了帝國命運的終局之戰。
而等待大梁的戰爭,並沒有結束。
呂布趁著天南關無強軍駐守,以一人之力,強奪天南關。
哪怕李靖敗,呂布也能從天南關入,讓趙乾鈞難以回援。
整個中域八關,已如同篩子,被破了三關。
東南關,白起,三十萬大秦銳士!
天北關,霍去病,十三萬天霆漢騎!
天南關,呂布,十五萬並州狼騎!
不帶支援,不等敵方集結,以極快的速度,朝著中域神都方向而去。
神都,宣政殿。
“報——!!!八萬裡加急!落雁坡慘敗!趙元帥力戰殉國!
主力軍團,全軍覆沒!兩百萬將士全滅!李靖所部正趁勢北上,南域已無險可守!”
轟!
這道軍報如同九天驚雷,將宣政殿內所有人都愣住了,劈得灰飛煙滅!
趙乾鈞,這位被太後和長公主寄予厚望、譽為“國之柱石”的老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非但未能穩住戰線,反而連他本人連同帝國整個南域的精銳,一同葬送在了落雁坡!
“噗——”一位年邁的文臣再也承受不住,一口鮮血噴出,直接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