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紀這麼小的小姑娘都識字,他對這家人不由高看了幾分。
心裡更是覺得她們不一般了,怪不得認識從京城過來的行商呢。
方梨裝了一波,把自家的人設給立穩了之後便安分了下來,繼續吃她的包子去了。
杜三兒從身上摸了塊碎銀出來放到了桌上:“這是定金,我之前稱過,二兩六錢,明日收了貨後,我再給剩下的二兩三錢。”
一百朵頭花按照四十九文一朵算,一共是四兩九錢,他剛剛已經算過了。
(為了好換算,一錢銀子等於一百文。)
戥子劉春麗也跟茶樓借了一起拿過來了,聞言便拿起那塊銀子稱了稱,確認了確實是二兩六錢後點了點頭。
“行,明日巳時(早上九點)你還是來這羊肉湯鋪子等我便是了。”
按照她們現在做頭花的速度,明日交一百朵頭花的貨是完全能交得出來的。
“行!那我就先走了,你們慢慢吃,已經結過賬了。”杜三兒應下,把那憑據給小心的收好了,便擺了擺手告辭了。
“若是這人能一直在你們這兒拿貨的話,之後你們也能輕快些,不用到處折騰著跑了。”在人走後方式穀說道。
劉春麗點了點頭:“看看情況再說吧。”
若是還有人找她拿貨,也是四十九文一朵的話,也同樣可以答應下來。
一朵頭花隻少一文錢而已,這完全能承受的起,而且也省事了。
三人把剩下的東西給吃完了後,劉春麗又買了一屜羊肉包子打包裝好這才離去。
強子已經安置好了,母女倆拿了東西便走人了。
耽誤了一會兒時間,驅車回到村子的時候已經是吃晚飯的時候了,村口聚集了不少人嘮嗑。
看到她們母女二人回來,紛紛熱情的打招呼。
“麗娘,你這是又進城去了啊?”
“你家那口子可真有本事,居然去了城裡茶樓做賬房,聽說田家老二也去了茶樓跑堂,還要人不?你看我家老三咋樣?”
“我小孫子也不錯,那孩子可機靈了,還認得些字呢!”
劉春麗簡直一個頭兩個大,肯定又是田大嫂那個嘴上沒把門的去村裡嘚瑟了。
人家都是悶聲發大財,她是恨不得全世界嚷嚷她兒子出息了。
“人都定下了,我家老方也是剛去哪有那麵子,人田家自己個出了不少錢走門路的。”劉春麗笑了笑,把事情往田家自己身上推。
這話也沒說錯,確實給錢了。
聽到要給錢,那些人瞬間就消散了一半。
“田家也是有本事的,你剛回來還不知道吧,哎呦,他們家今兒打回來了個大家夥,打了一頭野豬呢!”
“對對對,瞧著也的百來斤了,這次可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