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十八年,初春。
金鑾殿外晨光微熹,薄霧籠罩著皇城的朱牆碧瓦。
殿內文武百官肅立兩側,老楚王高坐龍椅,渾濁的目光掃過眾臣,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又是毫無新意的一天,台下的老三老四為了某些權利爭的不可開交。
真就這麼急不可耐嗎?
可是他感覺還能再活好幾年啊!
朝會即將結束時,一道身影突然從武將隊列中緩步而出。
“陛下,臣有事稟報。”
聲音不大,卻如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滿朝文武齊刷刷地轉頭,目光聚焦在王瀟身上——
這個自入京以來便低調得近乎透明的左軍都督,今日竟破天荒地主動奏事?
他想乾什麼?
三皇子與四皇子同時心生警惕,即便是隻拔了牙的老虎,但始終是猛獸。
老楚王眯起眼睛,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愛卿何事?”
若是這小子想外放領兵,必須立刻拒絕。
安安分分待在京城當個吉祥物多好?說不定新皇即位後還能留他一條性命。
王瀟站出來拱手,聲音沉穩:
“陛下,冀北行省去年經曆叛亂,至今田地荒蕪流民遍地。臣不才,願前往冀北開荒屯田,安撫百姓,穩定大楚江山社稷。”
老楚王一怔,隨即心頭一鬆,甚至內心有些慚愧。
自己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環顧台下大臣,用意十分明顯。
瞧瞧,瞧瞧,這才叫格局!
然而,未等他開口,四皇子已冷笑一聲站了出來:
“王都督一心為民,真是令人欽佩。若此事辦成,冀北百姓豈不是要對王都督歌功頌德?倒是若是出點岔子......”
老楚王眼神驟然一凝。
對啊!
這小子若是外放出去,再拉攏一批流民收買人心,豈不是又要坐大?
他在黔南的所作所為可是曆曆在目!
殿內氣氛瞬間緊繃,眾臣屏息凝神等待天子的決斷。
王瀟嘴角微不可察地揚起,隨即低頭語氣謙恭道:“然臣勢單力薄,懇請陛下派遣能吏協助,並調撥禁軍護衛以防不測。”
老楚王瞬間眉頭舒展,心中大定——這樣安排的話,他還能翻出什麼浪花?
滿朝大臣也放下心來,但對這種做法頗有些不屑一顧。
合著就你是聖人,我們都愛錢!
大家一起擺爛不好嗎?為什麼你要這麼裝x!
“好!”
片刻後老楚王一揮手,朗聲道:
“王卿忠君愛國,一心為民,朕心甚慰!即日起加封欽差總理冀北賑務大臣,前往冀北行省屯田開荒,安撫流民。六部各派官員從中協助,另調禁軍兩千人隨行護衛!”
王瀟深深一拜:“臣,領旨。”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心中暗哂——
真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