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碩的首級和那方代表著後金甲喇額真身份的銀印,如同兩顆投入死水潭的重磅巨石,在已然波濤暗湧的明朝朝堂上,激起了驚天巨浪。
消息最先通過孫傳庭的緊急軍報直達兵部。當那顆經過石灰處理、麵目猙獰卻依稀可辨滿洲貴族發式的頭顱,以及那方刻滿滿文、製式確鑿的銀印擺在兵部堂上時,所有的質疑、誹謗、猜忌,在這一刻都顯得蒼白無力。
證據確鑿,無可辯駁!
兵部尚書王洽的手都有些顫抖,他立刻意識到此事關係重大,不敢耽擱,親自捧著盛放首級和印信的木盒,急匆匆趕赴紫禁城。
乾清宮內,崇禎皇帝正為袁崇煥頓兵薊州、後金軍逼近京畿而焦頭爛額,怒火中燒。當王洽將王小偉陣斬鄂碩的消息奏報,並將證據呈上時,崇禎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他幾步走到禦階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死死盯著那顆頭顱和那方銀印。
“………果真?果真是一名甲喇額真?”崇禎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變調。他雖深居宮中,但也通過奏報知道後金軍製,一個甲喇額真意味著什麼。這可是自開戰以來,明軍斬獲的最高級彆後金將領之一!實際上,在己巳之變前期,這確實是極為罕見的戰果)
“千真萬確!陛下!經會同館通事辨認印信,確認無誤!乃正黃旗甲喇額真鄂碩!”王洽激動地回道,“宣大總督孫傳庭奏報,此乃其麾下夜不收聯絡之敵後義士、陛下先前親擢之錦衣衛千戶王小偉,率所屬‘殺虜隊’,於遵化城外落馬坡,血戰陣斬!”
“王小偉……又是他!好!好!好!”崇禎連說三個好字,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激動的紅暈,“好一個忠勇無雙的王小偉!好一個殺虜隊!以潰卒之身,深入敵後,屢建奇功,今又陣斬虜酋!揚我國威!壯我軍心!此乃天賜朕之猛士也!”
這一刻,所有關於王小偉的負麵流言,在如此硬邦邦的戰功麵前,頃刻間煙消雲散。崇禎心中那點猜疑,被巨大的驚喜和一種“慧眼識珠”的自得所取代。在一片敗退和齷齪中,王小偉的出現,簡直如同一股清流,證明了他大明仍有忠勇之士,證明了他這個皇帝仍有天命所歸!
“擬旨!立刻擬旨!”崇禎激動地來回踱步,“王小偉忠勇可嘉,戰功卓著,揚我軍威於敵後,實乃國之棟梁!擢升其為……錦衣衛指揮僉事正四品)!實授!賜飛魚服!賞銀千兩!其所屬部下,皆按功論賞!令其繼續於敵後奮勇殺敵,朕期待其再立新功!”
旨意一出,舉朝皆驚。
錦衣衛指揮僉事!這可是實權職位,雖然仍是武職,但地位已然不低!更重要的是“賜飛魚服”,這是一種極高的榮耀,僅次於蟒袍,非特大功勳者不得賜予。崇禎此舉,無疑是給予了王小偉極大的肯定和殊榮。
旨意和賞賜通過特殊渠道,以最快速度向敵後傳遞。這一次,不再是空頭支票,而是實實在在的官職和榮耀。
消息很快也傳到了正在薊州與京城之間與後金軍對峙、同時還要應付皇帝猜疑的袁崇煥耳中。袁崇煥心情複雜。一方麵,敵後出現如此一支力量牽製敵軍,於大局有利;另一方麵,皇帝如此重賞一個來曆不明的潰卒,是否也暗含著對自己這些正規邊帥的不滿和牽製?
而朝中,那些曾經彈劾、質疑過王小偉的官員,此刻更是噤若寒蟬,臉色難看至極。
王小偉,這個名字,伴隨著陣斬甲喇額真的輝煌戰績和皇帝的殊恩,真正意義上名動朝野,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英雄”。
然而,此刻的“英雄”,正麵臨著巨大的危機。
鄂碩的死,徹底激怒了後金高層。皇太極親自下令,調派精銳,由他的親信將領率領,對王小偉及其殺虜隊可能活動的區域,進行了拉網式的、不惜代價的清剿。同時,懸賞巨額金銀和官職,索要王小偉的人頭。
殺虜隊的活動空間被極度壓縮,幾次與後金精銳搜剿部隊遭遇,雖然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王小偉的機敏指揮再次逃脫,但傷亡持續增加,補給也幾乎斷絕。他們被迫不斷轉移,跋涉於荒山野嶺,處境極為艱難。
王小偉身上也添了幾處新傷,雖然不重,但連續的戰鬥和奔波讓他疲憊不堪。他看著身邊僅存的二十餘名弟兄,個個麵帶菜色,傷痕累累,心中沉重。
皇帝的封賞和榮耀,傳到這裡,似乎還不如一口熱湯、一包金瘡藥來得實在。
“頭兒,朝廷的封賞……咱們怕是沒命享用了。”一個傷員苦笑著說。
王小偉默然不語。他知道,真正的考驗,現在才剛剛開始。皇太極的憤怒,必將如同雷霆般降臨。
但他不能倒下。
他接過隊員遞過來的、冰冷的窩窩頭,狠狠咬了一口,目光依舊堅定地望著南方。
那裡是北京的方向,也是風暴最核心的地方。
他必須活下去,帶著弟兄們活下去,然後,給皇太極送去更大的“驚喜”。
第三卷第十四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