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內,油燈搖曳。王小偉看著地圖上龍泉峪的位置,臉色冰冷如霜。後方七十裡,風雪漫天,敵軍數千……這是一個幾乎無解的死局。
派大軍救援?路途遙遠,風雪阻隔,很可能中途遇伏,或者趕到時驛站已失。
不救?糧草儘喪,軍心崩潰,同樣死路一條。
帳內將領們都屏息凝神,目光集中在王小偉身上。
片刻死寂後,王小偉猛地抬頭,眼中閃過決絕之色:“不能全軍去救!那是送死!但糧草必須救!”
他迅速下達命令:“副將聽令!你率主力,嚴守大營,深溝高壘,沒有我的命令,絕不許出戰!若遇敵襲,隻管用火銃轟擊!”
“親衛隊第一、第二中隊,立刻集合!帶足彈藥和三日乾糧!隨我輕裝疾進,馳援龍泉峪!”
眾將大驚:“都督!不可!您乃一軍之主,豈可親身犯險?且隻帶千人,如何敵得過數千虜騎?”
“正因為我是主帥,才必須去!”王小偉斬釘截鐵,“糧草乃我軍命脈,不容有失!敵軍料定我不敢救或全軍去救,我偏要反其道而行!千人精銳,火器犀利,足可一戰!執行命令!”
他深知,這是唯一的生機。賭的就是蒙古人想不到他敢以少救多,賭的就是新軍火器的絕對優勢在防禦戰中的威力!
一刻鐘後,一千名最精銳的親衛隊員集合完畢。王小偉翻身上馬,沒有任何戰前動員,隻是舉起手臂,向前一揮:“出發!”
一千鐵騎配備了繳獲和自購的馬匹),如同離弦之箭,衝入漫天風雪之中,向著後方狂奔而去。風雪撲麵,如刀割麵,但求生的意誌和軍令的森嚴,驅使著這支隊伍爆發出驚人的速度和耐力。
七十裡路,在平時不算什麼,但在深可沒膝的風雪中,猶如天塹。人馬呼出的白氣瞬間凝結成霜,體力在急速消耗。
王小偉衝在最前麵,不斷催促。他知道,時間就是一切!
終於,在淩晨時分,風雪稍歇,遠處山坳裡龍泉峪驛站的輪廓隱約可見。而與此同時,震天的喊殺聲和火光也傳來了——蒙古人已經發動了進攻!驛站守軍正在苦苦支撐,眼看就要被攻破!
“整隊!檢查火銃!上刺刀!”王小偉嘶啞著下令。士兵們雖然人困馬乏,但聽到命令,立刻本能地行動起來,迅速排成進攻陣型。
“目標——驛站外圍敵軍!前進!”
王小偉一馬當先,率領著千人士兵,如同神兵天降,從側後方猛地衝入攻城的蒙古軍陣中!
蒙古人完全沒料到身後會突然殺出一支明軍!頓時陣腳大亂!
“開火!”王小偉怒吼。
砰!砰!砰!砰!
第一排齊射!灼熱的鉛彈如同暴風驟雨,瞬間掃倒了一大片蒙古兵!
第二排上前,繼續齊射!
第三排……
連綿不絕的排槍火力,在極近的距離內發揮了恐怖的殺傷力!蒙古騎兵根本來不及轉身騎射,就被成片地打倒在地上。驛站內的守軍看到援軍,也士氣大振,奮力反擊。
蒙古指揮官試圖組織反擊,但隊伍已被攔腰截斷,陷入混亂。他們試圖用弓箭還擊,但在新軍密集的火力下,零星的反擊顯得蒼白無力。
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燧發銃的射速和可靠性在此刻體現得淋漓儘致。新軍士兵們機械地裝填、射擊、再裝填,將死亡的彈雨不斷潑灑向敵人。
王小偉手持一把特製的燧發短銃研究所試製品),連續擊斃數名試圖衝過來的蒙古軍官,穩定著戰線。
半個時辰後,進攻驛站的數千蒙古軍丟下上千具屍體和傷員,狼狽不堪地向北逃竄。風雪中,新軍沒有貿然追擊,而是迅速鞏固陣地,與驛站守軍會合。
龍泉峪之圍已解,糧草保住了!
當王小偉站在驛站牆頭,看著遠處潰逃的蒙古騎兵和滿地狼藉的戰場時,所有親衛隊員都用一種近乎崇拜的目光看著他。
這一戰,不僅保住了糧道,更打出了新軍的威風和信心!用一場輝煌的勝利,宣告了一支新時代軍隊的誕生!
消息傳回京師和宣大總督府,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溫體仁的借刀殺人之計,徹底破產。
第五卷第十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