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的商業帝國仍在穩步擴張。
“玉潔齋”推出了新款香皂和玻璃鏡,風靡一時。
蜂窩煤工坊產量倍增,通過運河悄然向天津、保定等地擴散。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逐漸成熟的物流網絡和雄厚的資本,開始介入鹽業。他並未直接挑戰鹽引製度,而是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損耗”為名,從鹽場大批量收購,然後通過自己的渠道快速分銷,憑借效率和成本優勢,迅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利潤驚人。
財富如同滾雪球般增長,為他支撐起龐大的軍工和新軍計劃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然而,正如溫體仁所預料,巨大的利益引來了無數貪婪的目光。明麵上的彈劾暫時平息,暗地裡的中傷和輿論攻擊卻開始了。
先是市麵上流傳起一些順口溜和話本故事,暗指“玉潔齋”的香胰子用了邪法,用了會損人肌膚根本;“蜂窩煤”爐子不透氣,容易悶死人;甚至有人散布謠言,說王小偉借開辦煤窯、工坊之名,暗中在挖掘龍脈,蓄養死士,圖謀不軌。
這些流言蜚語起初隻在市井傳播,但很快便悄然流入了士大夫的圈子。一些被溫體仁操控的文人清客,開始在詩會、酒宴上“憂心忡忡”地談論這些“奇聞異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輿論。
隨後,幾份影響力不小的民間小報類似明代邸報的民間出版物)開始刊登一些含沙射影的文章,質疑官營工坊與民爭利,指責王小偉“操持賤業,有辱官箴”,“聚斂無度,恐非國家之福”。
這些攻擊不高明,但卻極其惡心,旨在從道德和輿論上抹黑王小偉,破壞他的聲譽,動搖崇禎的信任。
王小偉很快意識到了這股暗流。他召集了麾下負責商業和情報的管事。
“溫體仁開始玩陰的了。”王小偉冷笑,“他以為輿論戰場是他的天下嗎?”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讓“玉潔齋”和煤業工坊公開舉辦“工坊開放日”,邀請京城百姓、士子甚至官員參觀,展示其潔淨、規範的生產流程,用事實粉碎“邪法”謠言。
第二,聘請幾位有名望、生活清貧但為人正直的老儒生和郎中,作為“代言人”,撰寫文章、現身說法,講述蜂窩煤如何幫助貧苦百姓度過寒冬,香皂如何利於清潔、減少疾病。
第三,暗中收購或資助一兩家有影響力的民間小報,掌握發聲渠道,與溫黨控製的小報打輿論戰,不僅為自己辯白,更要主動揭露溫黨官員及其關聯商人的不法行為如囤積居奇、欺行霸市)。
第四,將一部分商業利潤,以“王都督捐輸”的名義,公開資助京城的育嬰堂、施粥廠,甚至撥款修繕溝渠、道路,實實在在地惠及民生,收買人心。
一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爭,在京城悄然打響。王小偉要用事實、用利益、用民心,對抗溫體仁的陰謀和謊言。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