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城外的校場,劃出了一片戒嚴區域。王小偉帶著周遇吉、徐銳等將領,以及研究所的核心工匠李三蛋,正在進行一次絕密的武器測試。
校場一端,豎立著幾個模擬的土木堡壘和盾車。
另一端,則擺放著幾門造型奇特的“炮”。
它們比常見的紅夷大炮、佛朗機小得多,炮管短粗,壁厚,架在一個可調節仰角的簡單支架上。與其說是炮,不如說是幾個巨大的鐵桶或臼缽。
“督師,此物按您給的圖樣,反複試驗了多次,工匠們稱之為‘衝天炮’或‘飛雷炮’。”李三蛋介紹道,臉上帶著興奮與忐忑,“用藥包發射,內置的‘炮彈’也是特製的炸藥包,用緩燃引信控製爆炸時機。”
這正是王小偉憑借模糊記憶,提出的迫擊炮或飛雷炮的原始構想!用於曲射攻頂,打擊工事後的敵人和密集陣型,彌補直射火器的死角。
“開始試射吧。”王小偉下令。
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將一個捆紮結實、重約十斤的炸藥包放入短粗的炮口,計算好仰角,然後點燃了炮管底部的發射藥包。
轟!一聲沉悶的巨響,炮口噴出大量火焰和濃煙。
那炸藥包被猛地拋射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高高的弧線,飛向遠處的模擬堡壘。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緊緊跟隨著那個黑點。
一息……兩息……
轟隆!!!一聲遠比發射時猛烈十倍、驚天動地的巨響從靶區傳來!
隻見那模擬堡壘直接被炸得四分五裂,土木橫飛!地麵上被炸出一個明顯的凹坑!
“成了!”李三蛋和工匠們激動地跳起來!
周遇吉等將領也看得目瞪口呆,倒吸一口涼氣:“這……這是何等威力?!若用於攻城,或是打擊賊軍密集隊形……”
王小偉心中也頗為激動,但麵色保持平靜:“射程如何?精度如何?安全性如何?”
李三蛋連忙彙報:“目前最大射程可達三百步左右,再遠就難以控製落點。精度……精度確實不高,十發能有三四發落在目標附近就算不錯。至於安全性……”他麵露難色,“已炸膛過兩次,傷了幾個工匠……主要是這發射藥和炸藥包的配比、引信時間極難掌控。”
王小偉點點頭,這些問題都在意料之中。原始的黑火藥和粗糙的工藝,能做出這個效果已經難能可貴。
“很好!李匠頭,你們立了大功!”王小偉不吝讚揚,“精度和射程可以慢慢改進。安全性是重中之重,要繼續試驗,找出最安全的藥量配比和鑄造工藝。這種炮,不需要多,先緊急打造二十門,組建一個獨立的‘臼炮哨’,由你挑選最可靠的炮手進行訓練!”
“是!督師!”李三蛋大聲應命,乾勁十足。
與此同時,研究所的另一項改進也取得了進展——燧發手槍。
由於工藝相對簡單,研究所成功試製出了少量可供軍官和騎兵使用的燧發短銃。雖然射程近,精度差,但在近距離馬上搏殺或軍官自衛時,比火繩手槍可靠得多。王小偉下令優先裝備騎兵和講武堂畢業的基層軍官。
技術的種子正在持續發芽。雖然隻是小小的進步,但積少成多,終將彙聚成改變時代的力量。
就在王小偉忙於整軍經武、科技升級之時,來自京城的使者帶來了皇帝的諭旨和……朝中的風言風語。
諭旨中,崇禎對南陽大捷再次表示了嘉獎,但對王小偉“擅殺”朝廷命官指劉瑾仁,雖為鄉紳但亦有功名)和“疑似乾預”襄陽事務指王承曾等官員的突然倒台)表示了“關切”,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敲打。同時,對於王小偉請求的巨額糧餉撥付,戶部則以“國庫空虛”為由,隻撥付了區區三分之一。
使者還私下透露,朝中已有禦史彈劾王小偉“擁兵自重”、“擅權專殺”、“與民爭利”指抄沒豪強資產),甚至有人含沙射影地提及他“以駙馬之身,過問軍政,恐非國家之福”。
王小偉聽完,麵色平靜,心中卻冷笑。果然來了。他立下不世之功,觸及了太多人的利益,皇帝的心思也總是這般難以捉摸。
他厚賞了使者,然後寫了一封情真意切又邏輯縝密的回奏。詳細解釋了誅殺劉瑾仁乃因其罪大惡極、民憤極大,且家產充公後極大緩解了軍需和民用;襄陽之事乃當地官紳自發清除內奸,他遠在南陽並未直接乾預;至於糧餉,則再次強調了前線將士的艱苦和剿匪大局的迫切。
同時,他讓隨軍的書記官,將南陽之戰的部分戰利品一些繳獲的旗幟、兵器)以及一批剛剛生產出來的香皂、玻璃鏡等“貢品”,連同奏章一起送往京城,打點宮中的太監和部分朝臣,尤其是那位關鍵人物——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
朝堂的暗戰,從未停止。他必須一邊在前線打仗,一邊在後方經營。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