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法典初立議公正,巾幗亦能頂天地_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 > 第19章 法典初立議公正,巾幗亦能頂天地

第19章 法典初立議公正,巾幗亦能頂天地(1 / 1)

濟南府衙大堂,今日氣氛與往日截然不同。堂下除了慣常的衙役書吏,還多了幾位身著乾淨長衫、麵露忐忑又帶著幾分莊重的老者。他們是來自濟南城內不同坊市的鄉老、耆宿,被總督行轅隨機抽選,前來參與一樁民事案件的審理。

這是一起因宅基地界不清引發的鄰裡毆鬥案,案情簡單,但雙方各執一詞,糾纏多年。主審官仍是濟南知府,但旁側設了一席,坐著三位鄉老,被稱為“陪審席”。

庭審開始,知府照例問案,雙方陳述、證人作證。過程並無新奇。到了評議環節,知府卻並未立即宣判,而是將案卷副本簡易版)交由三位鄉老傳閱,並溫言道:“諸位鄉老,皆是街坊鄰裡,熟知民情。此案是非曲直,依《大明律》及情理,該如何斷決,本官想聽聽諸位的高見。”

堂下眾人皆驚!讓平民百姓參與斷案?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奇事!那三位鄉老更是受寵若驚,手足無措。但在知府的鼓勵下,他們開始小聲討論起來。他們不懂深奧律法,卻深知人情世故,對雙方平日的為人、爭執的根源有著官府難以了解的判斷。

“李家後生雖動手不對,但王家先越界砌牆,確是有錯……”

“是啊,而且李家認錯態度好,願意賠湯藥費,王家卻咬死要重罰,有些不近情理……”

“按老理說,鄰裡以和為貴,各退一步……”

鄉老們的議論磕磕絆絆,卻句句說在點子上,貼近地氣。知府認真聽著,不時點頭。最終,他綜合《大明律》和鄉老們的意見,當堂宣判:王家越界砌牆理虧,應予拆除;李家傷人不對,杖十酌情減輕),賠湯藥費及修繕費;雙方劃定界址,息訟止爭。

判決既合法理,又順人情,雙方雖仍有不滿,卻也難以反駁,隻能悻悻然接受。圍觀百姓則議論紛紛,覺得這“鄉老陪審”的新鮮事,似乎比以往官老爺一言而決更顯公道。

這隻是王小偉推行司法改良的一個小小試點。他授意幕僚,參考《大明律》和民間習慣法,開始編撰《山東刑民斷案暫規》,強調證據鏈、程序公正,並嘗試在部分民事和輕微刑事案件中引入“陪審”製度,雖粗糙,卻是將“民意”和“常識”引入司法過程的一次大膽嘗試,意在打破官員完全壟斷司法解釋權的格局,稍稍抑製胥吏舞弊空間。

消息傳出,士林嘩然,認為“牝雞司晨,賤民乾政”,有辱斯文。但在底層百姓中,卻隱隱傳出叫好之聲,認為“王青天”又在為民做主辦實事。改革的阻力與微弱的支持,如同暗流,在齊魯大地之下悄然碰撞。

青州府,臨朐縣。新辦的“惠民織坊”內,機杼聲不絕於耳。與彆處織坊不同,這裡穿梭忙碌的,大多是女子。她們或是丈夫從軍、去世的軍眷,或是家中赤貧難以度日的貧女,被招募進工坊,經過培訓,操作著經過格物院改良、更省力高效的新式織機。

工錢按件計酬,乾得多拿得多,還管一頓午飯。對於這些女子而言,這不僅是活命的機會,更是第一次能靠自己的雙手掙來一份實實在在的收入,甚至能補貼家用,在家庭中挺直了些腰杆。

但風波也隨之而來。一些鄉紳耆老跑到縣衙哭訴,稱“女子拋頭露麵,與男工混雜,有傷風化”、“夫綱不振,倫常顛倒”,要求官府查封織坊。甚至有迂腐秀才在工坊外吟誦“牝雞無晨”的詩句,嘲諷羞辱。

消息傳到總督行轅,幕僚們意見不一。有認為當順應“民意”,暫停女工,以免授人口實;有則認為工坊效益好,能安置流民,不宜因虛名而廢實事。

王小偉聞言,隻淡淡道:“女子亦是大明治下子民,食不果腹時,風化可能充饑?丈夫戰死沙場,妻子自力更生,撫育遺孤,其行可敬,何傷風化之有?傳令下去:工坊照舊。有敢聚眾騷擾工坊、辱罵女工者,以破壞軍工、擾亂治安論處!再令《齊魯新報》寫篇文章,就寫‘巾幗營’他對女工工坊的褒稱)女子如何勤勞織布,支援軍需,撫育老幼,堪稱典範!”

一道強硬的命令,加上輿論的引導,很快將風波壓了下去。雖然暗地裡的非議不會停止,但至少明麵上,無人再敢公然挑釁。織坊裡的女工們得知督師為她們撐腰,感激涕零,乾活更加賣力。

王小偉並非女權主義者,他隻是從最務實的角度出發:解放生產力,穩定社會,收攏人心。但這不經意間的支持,卻像一顆種子,悄然改變著一些東西。至少,在臨朐縣,那些依靠自己勞動獲得收入的女子,眼神裡多了幾分從未有過的光彩和自信。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楚最慘駙馬,開局遭背叛 朕的大秦!萬邦臣服! 天幕:玄武門大舞台,有膽你就來 勝者即是正義,分奴聖騎怎麼你了 靈氣複蘇我是警察我要打擊犯罪 溟淵水劫 你不要這麼煩我 我高考落榜去當兵 重生後的黑道人生 神級舊手機,從一分秒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