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的這個冬天,因中原慘劇和朝堂風波而顯得格外寒冷陰鬱。然而,一份來自遼東的加急密報,如同又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總督行轅的書案上,瞬間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從南方的廢墟拉回了北方的威脅。
軍情司通過潛伏在沈陽盛京)的細作,冒死傳回情報:後金國主皇太極,正在大規模集結八旗精銳,並征調蒙古各部仆從軍,囤積糧草,打造攻城器械,意圖趁明廷精銳深陷中原泥潭、京畿防務空虛之際,再次大舉入塞劫掠!
情報細節令人心驚:
“虜酋黃台吉於盛京郊外大閱兵馬,八旗旌旗蔽日,甲胄鮮明,軍容極盛!”
“蒙古科爾沁、察哈爾等部王爺應召而至,牛羊馬匹彙集如雲!”
“虜軍大量打造楯車、雲梯、填壕車,並搜集各類火炮包括紅衣大炮),顯非尋常寇邊!”
“其動向研判,主力極可能仍走薊鎮、密雲舊路,直逼京畿!然亦需防其偏師繞道蒙古,侵襲宣大,甚至威脅山東邊境!”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王小偉放下密報,語氣冰冷,眼中卻燃燒起銳利的光芒。中原的慘劇尚未消化,北方的豺狼又已磨利了爪牙。他深知,比起組織鬆散、缺乏遠程武器的流寇,裝備精良、戰術紀律嚴明、且擁有大規模騎兵和重炮的後金八旗,才是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敵人。
“立刻召集軍事會議!”王小偉沒有任何猶豫。
很快,徐銳、剛剛傷愈歸隊但仍顯憔悴的周遇吉他帶回了寶貴的中原經驗)、以及參謀司、後勤司的主要官員齊聚一堂。氣氛比討論中原局勢時更加凝重,每個人都清楚北方強敵的份量。
“情況已然明了。皇太極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王小偉開門見山,“我們的對策,唯有四個字:嚴陣以待!”
他走到巨大的北方邊防圖前,手指點向幾個關鍵節點:
“第一,北路。雖然皇太極主力大概率走薊鎮,但我們必須防範其偏師甚至主力一部繞道蒙古,從宣大方向破口,威脅山西,甚至南下山東。徐銳!”
“末將在!”
“你親自坐鎮德州!那是山東的北大門!立刻加固城防,按格物院最新圖紙,加築棱堡式炮台!所有火炮前置!新軍主力向你傾斜!我要德州變成一顆敲不碎、吞不下的鐵核桃!沒有我的命令,哪怕虜騎到了城下,也不準出城浪戰!依托工事和火力,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
“遵命!”徐銳抱拳領命,眼神熾熱,這是硬仗,也是證明新軍實力的機會。
“第二,登萊方向。水師不能鬆懈!虜騎雖不善水戰,但需防其以小股部隊乘小船沿海岸騷擾,或勾結海盜滋擾。水師要繼續巡弋,確保海路暢通,保護鹽場和沿海百姓。”
“第三,內部動員。全境進入戰時狀態。民兵鄉勇組織起來,協助守城、運輸、巡邏。軍工坊全力運轉,生產彈藥、修理軍械。糧草統一調配,優先保障軍需。”
“第四,情報。軍情司所有資源向北傾斜!我要知道虜騎主力確切動向、兵力構成、後勤路線!每日一報!”
他的部署清晰果斷,側重於依托山東經營已久的根據地,進行堅決的防禦作戰,利用預設工事和火力優勢消耗敵人,而非冒險野戰爭鋒。
“督師,”周遇吉忍不住開口,聲音還帶著傷後的沙啞,“若…若虜騎主力不顧德州,直撲京畿…我們…”他經曆過北京被圍的慘狀,心中仍有牽掛。
王小偉沉默片刻,緩緩道:“朝廷自有京營和各地勤王之師雖然他對此深表懷疑)。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守住山東,保住這塊根基之地。隻有我們站穩了,將來才有可能北上恢複!若朝廷…真有旦夕之危,再論其他。”
他的話潛台詞很明確:山東優先。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會考慮援助朝廷。這種近乎現實主義的冷酷,讓部分官員心中微震,卻也明白這是最理智的選擇。
會議結束,各項命令如同上緊的發條,迅速傳遞到山東的每一個神經末梢。這個冬天,山東大地並未因嚴寒而沉寂,反而像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高效而緊張地運轉起來。北方的狼煙,已然在望。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