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沈陽),皇宮。
後金大汗皇太極,端坐在龍椅之上,雖然身形肥胖,但一雙細長的眼眸中卻閃爍著睿智而深沉的光芒。他麵前擺放著兩份來自南麵的情報。
一份,是晉商餘孽梁嘉賓派來的使者帶來的。信中詳細描述了王承淵王小偉)在宣府的種種作為:肅清貪官、整頓軍備、推行新政、興辦工商,尤其是提到了那種射速極快、無需火繩的新式火銃,以及在野狐嶺以極小代價重創奈曼部的事情。
另一份,則是他派往宣府一帶的細作拚死送回的消息,與梁嘉賓所言相互印證,甚至補充了更多細節,比如“坩堝煉鋼”、“水力紡紗”、“官市銀票”等。
皇太極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殿內一片寂靜,範文程、剛林等心腹謀臣皆垂手侍立,不敢打擾他的思考。
良久,皇太極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帶著一絲凝重:“這個王承淵……非同小可。”
範文程上前一步,躬身道:“大汗明鑒。此子行事,雷厲風行,深諳治軍理政之道,更兼有奇技淫巧之能。觀其在宣府所為,非一般明朝將領可比。長此以往,必成我大金心腹之患!”
剛林也附和道:“範先生所言極是。以往明朝邊將,或多貪墨,或乏韜略,或受朝中掣肘。然此子似乎能避開這些桎梏,其誌恐不在小。”
皇太極點了點頭:“不錯。他不僅善戰,更善治。懂得收攬軍心民心,懂得開源理財。假以時日,若讓他整合了宣大乃至薊遼,我大金再想入主中原,難矣!”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地圖前,目光落在宣府的位置上:“不能再等了。必須在他羽翼未豐之前,將其扼殺!”
“大汗聖明!”眾臣齊聲道。
“傳令下去!”皇太極眼中精光一閃,“集結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藍、蒙古八旗精銳,並征調科爾沁等部蒙古兵,合計十萬大軍!由朕親自統帥,多爾袞、嶽托為副,目標——大明宣府鎮!”
“嗻!”
皇太極頓了頓,又道:“告訴那個梁嘉賓的使者,他們的‘好意’,朕心領了。讓他們務必做好內應,尤其是糧草情報,若有差池,休怪朕無情!”
“嗻!”
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在後金這個新興的帝國中全力開動。無數的兵馬、糧草開始向盛京周邊集結,一股肅殺之氣,籠罩在遼東上空。
幾乎在皇太極決定南下的同時,王小偉派往遼東的夜不收精銳哨探),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後金異常的調動跡象。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宣府。
督師行轅內,氣氛凝重。
周遇吉、徐銳以及剛剛被提拔起來的一些新軍將領齊聚一堂。
“督師,夜不收急報!建奴盛京一帶,兵馬調動頻繁,糧草大量集結,恐有大規模入犯之舉!其兵鋒所指,極可能是我宣府!”周遇吉沉聲稟報。
眾人聞言,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麵色依舊凝重。十萬建奴精銳!這絕非野狐嶺那兩千蒙古騎兵可比!這是後金的主力,是皇太極賴以縱橫遼東的百戰雄師!
王小偉看著地圖,臉上看不出絲毫慌亂,反而有一種“終於來了”的釋然。
“皇太極……到底還是坐不住了。”他淡淡一笑,“也好,省得我去找他。”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麾下眾將:“諸位,考驗我等的時候到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新政之成效,新軍之戰力,新械之威力,皆需此戰檢驗!”
“請督師下令!”眾將轟然應諾,戰意昂揚。連續的勝利和內政的成功,讓他們對王小偉充滿了近乎盲目的信心。
王小偉走到沙盤前,開始部署:
“第一,周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