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堂紛爭掣肘急,圍城打援展奇謀_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 > 第14章 朝堂紛爭掣肘急,圍城打援展奇謀

第14章 朝堂紛爭掣肘急,圍城打援展奇謀(1 / 1)

宣府攻防戰陷入僵局,八旗軍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兵疲,糧草消耗巨大,而明軍則憑借城防和新式火器,頑強固守。消息傳回北京,朝野的反應卻並非一片歡欣鼓舞。

崇禎皇帝在得知宣府初戰告捷,頂住了皇太極主力猛攻時,自然是龍心大悅,再次下旨褒獎王小偉及守城將士。然而,隨著戰事陷入膠著,朝中不同的聲音開始逐漸抬頭。

以新任首輔薛國觀周延儒已因之前刺殺王小偉的牽連及其他罪責被罷黜)為首的一部分官員,開始上疏,隱晦地提出擔憂。

他們的理由聽起來似乎冠冕堂皇:

“陛下,王督師雖能守城,然建奴十萬大軍圍城,宣府已成孤島。長期圍困,城內糧草能支撐幾時?若糧儘援絕,則前功儘棄,宣府一失,京師震動啊!”

“王督師擁數萬精兵,坐困孤城,而畿輔、山西各地兵馬,卻因恐建奴分兵掠襲,不敢妄動。此非長久之計。”

“是否應詔令王督師,尋機與建奴決戰,或設法派兵打通糧道?亦或……令其分兵支援可能被建奴攻擊的他處?”

這些言論,表麵上是為國擔憂,實則暗藏機鋒。有的是擔心王小偉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有的是受了晉商餘孽或其他利益集團的影響,希望王小偉出戰失利;有的則是純粹的迂腐,不懂軍事。

更讓王小偉感到壓力的是,崇禎皇帝在多日的圍城戰報和朝臣的不斷“建言”下,原本堅定的態度也開始出現了一絲動搖。他通過兵部和王承恩,發來了密旨,一方麵嘉獎守城之功,另一方麵也委婉地詢問“可有破敵良策”、“糧草輜重可還充足”、“是否需要朝廷調兵援救”等。

王小偉接到密旨,心中了然。他深知朝堂政治的複雜性,也明白皇帝的多疑性格。他必須儘快打破僵局,否則,來自後方的壓力可能會比城前的敵人更致命。

“援救?”王小偉看著地圖,冷笑一聲,“朝廷若能派出有力的援軍,早就派了。如今薊鎮、大同自身難保,敢來的,不過是些烏合之眾,來了也是給皇太極送菜。”

他目光銳利,在地圖上宣府鎮城周圍畫了一個圈:“皇太極想圍點打援?那我就給他來個圍城打援!”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腦中形成。皇太極頓兵堅城之下,其後勤補給線拉長,且需要分兵監視周邊,防備可能的援軍。這就是他的機會!

他立刻寫了一封密奏,派人冒死送出城,呈報崇禎。在信中,他詳細分析了當前敵我形勢,陳述了固守待機的必要性,並保證城內糧草軍械充足,至少可支半年。同時,他提出了自己的“破敵之策”:請求朝廷明發詔令,催促山西、大同等地出兵“救援”宣府,但隻需虛張聲勢,緩慢進軍,吸引皇太極分兵阻擊。而他,將瞅準時機,主動出擊,狠揍皇太極伸出來的這根手指頭!

這是一招險棋,需要朝廷的配合,更需要出擊時機的精準把握和對出擊部隊戰鬥力的絕對自信。

與此同時,王小偉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他秘密抽調城中最精銳的部隊——“燎原營”全部一千鐵騎,以及鎮撫營中裝備最齊全、訓練最刻苦的兩千燧發槍兵和五百炮兵操作輕便虎蹲炮和弗朗機),組成一支強大的突擊兵團,由他和徐銳親自統領。秣馬厲兵,隻待時機。

另一方麵,他故意在城頭做出一些“物資開始緊張”的假象,比如減少守城士兵的夥食供應實則暗中保證突擊兵團供給),將一些空的糧袋、草束擺在顯眼位置,甚至派人散播一些“存糧將儘”的流言,以迷惑皇太極。

皇太極果然中計。他通過細作觀察到城頭明軍似乎士氣有所下降,物資也顯窘迫,又接到探報,說明朝朝廷嚴令山西、大同出兵來援,先頭部隊已出雁門關。他認為時機已到,一方麵派多爾袞率領兩萬兵馬,西進阻擊乃至殲滅明朝援軍;另一方麵,加緊了對宣府鎮城的圍困和騷擾,試圖在明軍援兵到達前,耗儘守軍最後的力氣。

然而,他並不知道,他派出去的多爾袞部隊,即將麵對的,並非想象中的軟柿子援軍,而是王小偉精心為他準備的致命一擊!而宣府鎮城,也絕非他想象中的強弩之末,而是一頭蟄伏待機、隨時準備露出獠牙的猛虎!

戰場的天平,在朝堂的紛爭與前方的謀略中,開始悄然傾斜。

第九卷第十四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 我的當鋪通陰陽,顧客皆權貴 白袍與骨 天眼建築師 學貸壓身?我靠捉鬼實現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