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的喧囂過後,王小偉並未沉迷於功勳與榮耀,而是立刻以更大的熱情和鐵腕,投入到宣大根據地的深化建設之中。他深知,無論外界風雨如何飄搖,自身實力的強大,才是應對一切挑戰的根本。他將從中原帶回的巨大財富和資源,如同甘霖般,注入到宣大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推動著一係列更加深遠的新政。
軍事上,他並未因大勝而鬆懈,反而提出了“精兵強軍,科技製勝”的更高要求。
首先,大規模擴編“神機營”。利用軍工局不斷提升的產能,計劃在一年內,將完全裝備自產燧發槍的部隊,從五千人擴充至一萬五千人,並加強射擊精度、小隊戰術、步炮協同等進階訓練。這支純火器部隊,將成為他未來戰場上無堅不摧的矛頭。
其次,優化軍隊結構。淘汰部分老弱,進一步招募流民青壯主要來自中原),嚴格訓練,充實各營。強調多兵種配合,尤其是騎兵與火器部隊的協同突擊戰術。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正式下令,在軍工局下設立“火器研究院”,由趙德柱兼任院正,集中最頂尖的工匠和技術人才,給予最優厚的待遇和最大的研究自主權。當前首要任務,便是在那原始“連珠銃”構想的基礎上,攻克供彈、退殼、可靠性等核心難題,不惜成本,務求突破!同時,對重型紅衣大炮的鑄造、開花彈爆破彈)的研製、乃至根據西方技術改良火炮瞄準具等項目,也加大了投入。他要確保宣大軍的武器裝備,始終領先這個時代一個身位。
經濟上,“北疆商行”這艘商業巨艦,開始了更加迅猛的擴張。
利用從中原獲取的巨額資本和打通的關係網絡,商行不僅鞏固了在北方各省的壟斷地位,更將觸角伸向了長江流域。在南京、揚州、蘇州等繁華之地,設立分號,大量收購絲綢、瓷器、茶葉等南方特產,同時將北方的玻璃、毛呢、烈酒、乃至“淘汰”的軍械嚴格控製數量和性能)銷售過去,利潤呈幾何級數增長。
海貿航線進一步拓展。登萊的“北疆水師”規模擴大,擁有了超過三十艘大中型武裝商船和戰船。貿易對象從朝鮮、日本,延伸至琉球、呂宋菲律賓),甚至與占據台灣的荷蘭人、盤踞澳門的葡萄牙人建立了更穩定的貿易關係。源源不斷的南洋硫磺、硝石、印度鐵砂、西方書籍儀器、乃至高薪聘請的各類技術人才鐘表匠、ens研磨匠、乃至一名懂得幾何學和測繪的傳教士),通過海路輸入宣大,為軍工和科技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外來養分”。
王小偉甚至授意商行,開始嘗試性的“工業投資”。在煤鐵資源豐富的礦區,投資建設更大規模的冶鐵工坊,嘗試采用高爐技術;在水利資源豐富的地方,資助建立利用水力驅動的大型紡織工坊、造紙工坊等。雖然隻是萌芽,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和工業化雛形,已在這片古老的邊鎮悄然孕育。
民生與吏治上,王小偉的統治更加深入和高效。
他繼續大力推行“清丈田畝”、“攤丁入畝”等政策,嚴厲打擊士紳豪強隱匿土地、轉嫁賦稅的行為,將查抄的大量土地,分給無地軍戶和流民,極大地緩和了社會矛盾,贏得了底層民眾的狂熱擁護。
興修水利,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的工程從未停止,以工代賑,既安頓了流民,也改善了生產交通條件。
在吏治方麵,他建立的“監察司”權力更大,行事更為獨立和隱秘,對貪官汙吏的打擊毫不手軟。同時,他進一步完善了官員考核體係kpi),將民生改善、稅收增長、案件破獲率、乃至轄區人口增長、識字率提升等,都納入考核範圍,大力提拔那些出身寒微、但有實乾才能的年輕官吏,打破了傳統的科舉出身論,使得宣大官場風氣為之一新,效率遠高於大明其他地區。
然而,所有這些舉措中,最具長遠眼光,也最能體現王小偉超越時代視野的,是他對教育與人才的重視。
這一日,在大同城內,原大同府學旁邊,一座占地廣闊、建築風格迥異於傳統書院的新式學堂,正式掛牌成立——“北疆實學院”。
王小偉親臨現場,為學院題寫匾額,並發表了講話。他沒有引經據典,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闡述了他的理念:
“……讀書為何?非僅為科舉中第,光宗耀祖!更應為明事理,通技藝,強國富民!如今國事艱難,外有強虜,內有流寇,空談道德文章,可能造出克敵之火炮?可能織出禦寒之衣裳?可能修通便利之道路?”
“故,本督設立此‘實學院’,旨在培養實乾之才!院內不分四書五經為主課,而設格物物理、化學)、算術、幾何、地理、農工、醫藥、兵製等科!聘請工匠大師、西洋學者、精通實務之人為師!學子在此,需動手操作,需觀測演算,需明了萬物運行之理!”
“凡入學優異者,不僅學雜全免,更有豐厚津貼!畢業後,不經過科舉,亦可直接進入軍工局、北疆商行、各府縣工房、乃至軍中任職,授以實職,量才錄用!”
這番言論,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離經叛道!消息傳出,不僅在宣大引起轟動,甚至傳至京城,引起了士林清流的猛烈抨擊,視之為“敗壞學風,動搖國本”的異端邪說。
然而,在宣大這片王小偉絕對掌控的土地上,反對的聲音很快被壓製下去。大量的平民子弟,甚至部分低級軍官、工匠子弟,聞訊後踴躍報名。他們看到了另一條不同於科舉、卻能改變命運、實現價值的道路。
王小偉深知,改變思想,培養新式人才,遠比打造一支強軍、積累巨額財富更為困難,也更為根本。這“北疆實學院”,就是他播下的另一顆希望之火種,或許微弱,但假以時日,必成燎原之勢,為他的宏圖霸業,奠定最堅實的人才基礎。
軍事、經濟、科技、民生、教育……王小偉在多條戰線上同時發力,以強大的執行力和遠超時代的眼光,不斷夯實著宣大根據地的根基。他的勢力,如同磐石,在明末的亂世風雨中,愈發穩固而強大。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