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烽煙再起。
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首領,如同草原上的野火,在官軍的圍剿下看似偃旗息鼓,但隻要稍有機會,便會死灰複燃,甚至燃起更大的烈焰。去年秋冬,他們利用官軍主力被牽製在北疆和湖廣的機會,悄然在豫西、陝南的山區中重新集結,舔舐傷口,吸納因天災人禍而破產的流民,實力迅速恢複。
開春之後,冰雪消融,道路通暢。憋了一冬的流寇如同開閘的洪水,猛然從山區傾瀉而出!
李自成率部由商洛山而出,避開重兵防守的洛陽,直撲相對空虛的豫中地區,連克魯山、寶豐等縣,兵鋒直指許州!所過之處,裹挾流民,勢如破竹。
張獻忠則更為狡詐凶殘,他率精銳老營,自鄖陽地區突然南下,繞過襄陽,突入荊州府北部,劫掠富庶村鎮,甚至試圖威脅承天府嘉靖皇帝父親陵寢所在),震動湖廣!
告急的文書如同雪片般飛向北京。崇禎皇帝在乾清宮內,看著各地傳來的噩耗,氣得臉色鐵青,將禦案拍得震天響。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楊嗣昌呢?他督師剿匪,就是這麼剿的?!”崇禎對著首輔薛國觀和兵部尚書張鳳翼怒吼。
薛國觀心中暗喜,麵上卻一副憂國憂民狀:“陛下息怒。流寇狡詐,倏忽不定,楊嗣昌雖有才略,然兵力有限,顧此失彼,亦是難免。如今北疆暫安,或可……”他說著,目光有意無意地瞟了一眼站在武臣班列前列的王承淵王小偉在京朝的掛名)。
張鳳翼會意,連忙接口:“陛下,薛閣老所言極是。王太師坐鎮宣大,練兵有方,麾下兵精糧足,猛將如雲。如今北虜新挫,一時無力大舉南犯。可否請王太師分派一部精銳,南下助剿?定能迅掃流寇,安定中原!”
這話看似為國舉賢,實則包藏禍心。一來,可以調虎離山,削弱王小偉在宣大的實力;二來,中原剿匪是個泥潭,勝負難料,一旦王小偉派兵受挫,便可借此攻訐;三來,若能調開王小偉部分兵力,或許能讓他們在宣大做些手腳。
崇禎聞言,果然意動。他看向王小偉朝會時有其位置,但通常由代表站立)所在的方向,沉聲道:“王愛卿,朕知你宣大責任重大,然中原糜爛,社稷堪憂。愛卿乃國之柱石,可有良策?能否抽調兵馬,南下助剿?”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小偉的代表或通過加急文書詢問王小偉本人)身上。
宣大總督行轅,王小偉很快就接到了京城傳來的消息和皇帝近乎命令的詢問。
書房內,周遇吉、徐銳等將領齊聚。
“督師,薛國觀老賊沒安好心!這是想調開我們的兵力,他好趁機在宣大搞鬼!”徐銳第一個跳起來反對。
周遇吉也皺眉道:“督師,我軍新式火器尚未大規模列裝,部隊也在整訓關鍵期。此時分兵南下,長途跋涉,入中原陌生之地作戰,恐非良策。且糧草後勤,亦是巨大負擔。”
王小偉負手站在北疆地圖前,目光卻投向了中原地區。他深知流寇的危害,曆史上正是李自成最終攻破了北京城。於公於私,他都不能坐視中原徹底糜爛。
“流寇,必須剿。”王小偉緩緩開口,語氣堅定,“但不是這麼個剿法。派兵南下,勞師遠征,人生地不熟,容易被流寇牽著鼻子走,也容易與當地官軍產生齟齬。更重要的是,會打亂我們在宣大的整體部署。”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我們要剿匪,但不能被朝中那些人當槍使。我們要掌握主動權!”
他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立刻以八百裡加急回奏陛下!”王小偉沉聲道,“臣,王承淵,叩首謹奏:中原流寇複起,臣心憂如焚,恨不能親提銳旅,掃蕩群醜!然宣大為京師門戶,北虜皇太極狼子野心,時刻窺伺,臣麾下兵馬,實不敢輕動,以防虜騎乘虛而入,則京師危矣!”
先強調宣大的重要性,堵住調兵的口子。
“然,剿匪事大,不可延誤。臣有一策,或可解中原之困!”
“臣懇請陛下,委一重臣,持尚方寶劍,總督河南、湖廣、陝西等處軍務,統一事權,專責剿匪!並請陛下,從內帑撥付專款,同時命江南漕糧北運途中,分出一部分,作為專項剿餉,確保軍需!”
“同時,臣願效綿薄之力!臣可提供如下支持:
第一,臣可調撥‘崇禎九年式燧發槍’三千支,配屬彈藥五十萬發,支援剿匪官軍,增強其戰力!
第二,臣可派遣一營精銳約千人),皆為軍中教官骨乾,前往剿匪軍中,協助訓練,傳授新式戰法!
第三,北疆商行可籌集糧草十萬石,通過漕運,運往中原,平價售與官軍,穩定糧價,安撫流民!”
“如此,既不削弱北防,又能實質助剿,望陛下聖裁!”
王小偉的策略非常高明:不出主力,但出裝備、出教官、出錢糧!這樣既展現了他顧全大局的姿態,堵住了朝堂悠悠之口,又避免了主力陷入中原泥潭,同時還能通過輸出裝備和理念,潛移默化地擴大自身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他將剿匪的皮球,連同要求“事權統一”和“專項撥款”這兩個最難的問題,一腳踢回給了崇禎和朝堂諸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奏章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京。
崇禎皇帝看到王小偉的回奏,先是有些失望不能調動其精銳,但仔細思量,又覺得此策老成謀國,尤其是“統一事權”和“專項撥款”說到了點子上。以往剿匪失敗,很大原因就是各省督撫各自為戰,互相推諉,糧餉不濟。
朝堂之上,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終崇禎力排眾議,決定采納王小偉的建議。他任命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汪喬年為總理河南、湖廣、陝西等處軍務兼糧餉總督,賜尚方寶劍,全權負責中原剿匪事宜!並從內帑中咬牙撥出三十萬兩銀子,作為啟動資金。
同時,崇禎也準了王小偉所請,命其儘快調撥槍械、派遣教官、籌集糧草,支援汪喬年剿匪。
聖旨下達,汪喬年臨危受命,帶著皇帝的期望和有限的資源,以及王小偉承諾的支援,匆匆離開北京,奔赴中原戰場。
而王小偉,也立刻行動起來。三千支燧發槍和大量彈藥從軍工局倉庫中調出,由重兵護衛,運往河南。一千名從“燎原營”和“神機營”中精選出來的教官骨乾,在一位沉穩的遊擊將軍率領下,攜帶訓練大綱和部分連珠銃秘密攜帶,用於關鍵時刻和教學展示),南下彙合汪喬年。北疆商行的船隊也開始在運河上集結,裝載糧食。
王小偉的目光投向南方,他知道,中原的棋局已經展開。他雖未親自落子,但他提供的“棋子”和“規則”,必將對這場剿匪大戰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他,則能繼續穩坐宣大,專注於應對最大的敵人——皇太極,以及消化吸收軍工突破帶來的紅利,同時冷眼旁觀朝堂上的風起雲湧。
第十四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