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失陷?福王遇害?!”
這消息如同一聲驚雷,在“鎮海”號的指揮艙內炸響,瞬間衝散了方才謀劃朝鮮事宜的沉穩氣氛。王小偉猛地站起身,臉上充滿了震驚與凝重。沈玉茹也捂住了嘴,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福王朱常洵,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就藩洛陽,富甲天下。他的封地洛陽,更是中原腹心,號稱“天下之中”。洛陽的陷落和福王的死,其象征意義和實際影響,都遠超之前任何一座城池的丟失!這標誌著流寇之亂,已經嚴重到了動搖大明國本的地步!朝廷的威信,將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
親衛將一份染著汗漬和塵土氣息的加急文書呈上。文書是留守北京的軍國谘政處副手,也是王小偉的心腹謀士徐宏祖虛構人物,善於內政情報)所發,詳細稟報了洛陽失守的經過:
李自成利用中原官軍被調往他處、洛陽守備空虛之機,以精銳老營詐開城門,裡應外合,一舉破城。破城後,流寇對福王府進行了徹底的洗劫,福王朱常洵及其世子皆未能幸免於難。李自成更是打開了福王府和官府的糧倉,大肆賑濟饑民,打出了“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一時間從者如雲,聲勢暴漲!
“好一個李自成!好一招‘不納糧’!”王小偉看完文書,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來自現代,深知這個口號的威力,在明末這個土地兼並嚴重、賦稅苛繁、民不聊生的時代,這簡短的五個字,對底層百姓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洛陽乃中原腹心,福王罹難,天下震動!若不能儘快撲滅此燎原之火,恐……恐江南亦將不保!”沈玉茹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她雖然久在海外,但也深知中原乃是大明的根本。
王小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走到地圖前,目光在中原與朝鮮之間快速移動。朝鮮之事已基本底定,隻需最後臨門一腳,便可收獲成果。但中原局勢瞬息萬變,李自成攜大勝之威,下一步會指向哪裡?開封?還是直接威脅漕運重地徐州?亦或是南下湖廣?
必須立刻回師!
“傳令!”王小偉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瞬間打破了艙內的凝重。
“第一,命令趙鐵柱,加快與朝鮮談判進程!底線按昨夜所議,可適當讓步,務必在三日內,簽訂條約,落實駐軍協防)、通商等事宜!朝鮮世子……若其誠心歸附,可暫緩入京,但需派其嫡子或重要宗室為質!”
“第二,命令徐銳,所部兵馬立刻結束遼西掃蕩,不必來登萊彙合,直接西進,入山海關,陳兵於薊鎮、北直隸一線,監視中原流寇動向,並嚴防其他流寇如張獻忠)趁火打劫!”
“第三,集結艦隊!除留下必要艦船協助趙鐵柱穩定朝鮮局勢外,主力艦隊即刻做好返航準備!本太師要立刻返回登州,轉陸路回京!”
“第四,以軍國谘政處名義,發布討逆檄文!通告天下,曆數李自成等流寇禍國殃民之罪,尤其痛斥其戕害宗室、劫掠洛陽之暴行!宣布本太師將親提大軍,南下剿匪,以靖國難!”
一條條命令迅速下達,整個艦隊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立刻高速運轉起來。原本用於威懾朝鮮的龐大戰艦,開始調整風帆,準備踏上歸途。
沈玉茹看著王小偉在巨大的壓力下,依舊能如此清晰、迅速地做出決斷,心中充滿了敬佩,但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失落。朝鮮之事剛剛見到曙光,她本以為自己能輔助夫君,在這海外之地做出一番事業,沒想到中原的變故來得如此突然。
“夫君……”她輕聲喚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依戀和對未知前路的擔憂。
王小偉轉過身,看到沈玉茹眼中那複雜的神色,心中了然。他走到她身邊,握住她微涼的手,語氣放緩,卻帶著堅定的力量:“玉茹,中原乃根本,不容有失。我們必須回去。”
“我明白。”沈玉茹點了點頭,努力擠出一個笑容,“隻是……剛剛覺得能幫上夫君一些忙,轉眼又要分彆了。”她知道,王小偉此番回中原,必然是親臨戰陣,凶險萬分,而她,或許隻能留在後方等待。
王小偉看著她強顏歡笑的樣子,心中一動,柔聲道:“誰說要分彆?你與我一同回去。”
“我?回中原?”沈玉茹一怔。
“嗯。”王小偉肯定地點頭,“中原局勢複雜,不僅僅在於軍事,更在於民心、在於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關係。你心思細膩,見解獨到,在我身邊,或許比一萬精兵還有用。而且……”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溫情,“有你在我身邊,我心亦安。”
這近乎表白的話語,讓沈玉茹瞬間紅了臉頰,心中的那點失落和擔憂頓時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和責任感所取代。她用力地回握住王小偉的手,眼神變得堅定起來:“好!玉茹願隨夫君同返中原,無論刀山火海,絕不退縮!”
夫妻同心,共赴國難。個人的情感與家國的命運,在這一刻緊密地交織在了一起。
次日,在與趙鐵柱密談,交代完朝鮮後續事宜後,王小偉攜沈玉茹,登上了返航的旗艦。龐大的艦隊揚起風帆,在初升的朝陽下,離開了仁川港,向著西南方向的登州,破浪而行!
來時,為平定藩屬,彰顯天威。
歸時,為拯救故國,撲滅烈焰。
時代的洪流,再次將王小偉推向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他的對手,是同樣深知民心向背、席卷中原的“闖王”李自成!
第十一卷第八章完)
喜歡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