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天子靈柩的隊伍,安靜了下來。
隻有哀婉、淒厲的哀樂,飄蕩一路...讓人聞之欲泣,聽之心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特彆是原來的四王八公一脈勳貴,還有賈蘊最近宴請了的勳貴府上的人,他們內心這一刻,有了很清楚的變化。
定國親王變了。
不再是那個忠心耿耿、大宋的守護神,而是極有可能,成為推翻大宋的人...現在定國親王掌控整個天下兵馬。
定國親王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可以說...無人能夠取代。
現在如何抉擇,關乎整個家族未來命運。
一念之間,決定家族興衰。
然而,大宋王朝經曆過權臣專權,並且還不止一次,大宋朝廷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皇帝扳倒了權臣。
取一個朝廷天下而代之,並沒有那麼容易...也不僅僅是掌控了兵馬,就可以成功。
民心。
士林反應。
主要還是...合法性。
就算是取而代之,不能得到士林認可,認為做官就是為反賊做官,到時候以做官為恥...那麼新的朝廷政令無法運轉,最終也僅僅隻能權集於一城,而不是天下。
所以,這個時候如何抉擇,還讓人為難。
那群文臣很清楚,一旦定國親王班師還朝,成為權臣...必將武官做大,文臣成為武官的襯托,這不是文臣集團希望看到的結局。
如果說勳貴搖擺不定,那麼文臣集團,是堅定的...站在定國親王專權的對立麵,成為堅定的保皇派。
文武大臣心思各異。
趙宏也是思緒複雜。
他懷疑自己是一個冷血、冷酷的人,父皇那麼疼愛他,但是父皇駕崩...他沒有悲傷,他反而振奮,反而野心勃勃,反而...
想要立即坐上那個位置:“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靠近這個位置,現在我已經站在這個位置前,隻需要坐下去...不能出現意外。”
誰要阻攔,他都是不死不休,是他的敵人:“我一定會比父皇做得更好,實現父皇沒有實現的宏圖偉業。”
父皇的宏圖偉業是什麼?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的組成因素,就是文治武功,趙宏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就算是到時候我下去見了父皇,就算是我心狠手辣,手足相殘,相信父皇也會原諒我吧。”
但是...
他現在麵臨的最大挑戰,最可怕的危險,就是定國親王:“怎麼樣才能讓定國親王身敗名裂,將兵權握在手中?”
現在,一個定國親王世子,就能讓他處處難堪。
趙宏更沒有信心扳倒賈瓏。
一定有辦法,但是他沒有辦法:“明師,已經很久了,你什麼時候再來?”
趙宏其實是忌憚明德的,隻是,他更需要明德。
明德有智慧,有手段,來無影,去無蹤,幫助了他很多。
趙宏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明德。
賈蘊是這一群人中,心態最輕鬆的一個...他現在還小,隻要不給父王拖後腿,隻要不給父王丟人,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至於仁慈?
仁德?
哪個取得天下的人真正具備?
仁慈,仁德,是換不來天下的...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
就像父皇說的那句話:做官的、商賈、地主、勳貴認為你是一個好人的時候,其實你在百姓中已經是一個壞人。
當百姓認為你是一個好人的時候,做官的、商賈、地主、勳貴認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都無法否定你是一個好人。
賈蘊相信自己的父王!
“所以...”
賈蘊臉色古怪得看著所有人:“本來以為會很無聊,沒想到很是有趣。”
這裡的人都很假,都在演...都很虛偽。
天子駕崩,就算是九皇子趙宏都沒有真正傷心,那些文武真的傷心了?
駕崩了的天子,還沒有讓天下慟哭的成就。
這要比看戲好看,賈蘊樂在其中,研究著每一個人的神情,猜測他們的想法,揣摩他們的心思。
父王說過,你揣摩彆人的時候,才能更清楚的看透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