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明白,這不是賈家臉大,賈蓉這麼一個嫡子的訂婚喜宴,就前來慶賀...而是賈瓏的崛起,這些人...
才會前來!
外人都知道賈瓏的價值,唯有寧榮二府有眼不識金鑲玉呐!
......
“啟稟陛下。”
朝堂之上,兵部尚書劉元正在奏事:“牛繼宗屯兵函穀關,叛軍不可前進分毫,馮唐屯兵江淮,震懾淮河兩岸。”
“夏符屯兵黃河南岸,威懾河北山東,現在叛軍攻勢被阻,朝廷正在調兵遣將,朝廷優勢越來越明顯。”
十王叛亂太過於突然...朝廷也沒有想到,沒有實權的王爺們,忽然與各地節度使勾結一起,還與草原的戎狄有所勾結。
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長江以北,黃河之南,幾乎全部淪陷。
之前朝廷人心惶惶,如今總算是放心了不少,劉元繼續奏事:“北疆戰場,榮國公府賈赦之子賈瓏,組織鄉勇,解鎮羌堡之圍,兩度燒毀戎狄糧草,迫使戎狄退兵,此人極其擅長馬戰,臣以為,戎狄既然已經退兵,理應按照功勞賞其功,調其赴中原平叛。”
朝廷重文抑武,但是當戰爭來臨,文臣指揮兵馬作戰的弊端已經顯現。
要不是文臣不懂軍事,指揮不當,也不至於十王叛亂,會在這麼短時間內,攻陷整個中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戰爭是武將的事!
兵部尚書劉元,是一個文臣,一直以來並不讚同文臣領兵。
劉元更是有一個計劃,就算是文臣想要掌兵權,也需要拉攏一些武將,特彆是賈瓏這樣的武將,而不是一味的打壓。
殿中文武一陣騷動。
武官自是揚眉吐氣,這數十年來,朝廷重文抑武,以至於武官不斷失去手中權力...如今,戰爭到來,武將彰顯作用,這些文臣...
當知道武官,才是朝廷穩定的基礎!
瞧瞧,以前提到武官的事情,你們一個個的活蹦亂跳,不是貶低,就是排擠...現在繼續啊。
就算是麟德帝這個新帝,也是若有所思:“賈瓏之功,兵部如何議處?”
“回陛下。”
兵部尚書回答:“賈瓏本是一介白身,初立功可為正五品,後續之功,可升正四品。然,功勳足夠,可加授信武將軍,功勞不足升三品,可賜上騎都尉。”
不少人抬頭...
文臣為何極力打壓武將?
因為武將的升遷,一旦遇到戰爭,升遷太快。
不像文臣,十年苦讀,先要參加童生試,鄉試,貢試,殿試...就算是考中狀元,也就是授予翰林院某一官職...
想要升遷,需要做出政績,需要熬資曆...賈瓏一戰獲封正四品,文臣初入官場,想要獲封正四品官職,最快也需要至少十年!
但是,關於賈瓏的事情,文臣沒有出聲,現在大宋的確需要力挽狂瀾的將軍,前去平叛。
麟德帝袖子中的手掌,握成了拳頭。
他這剛剛登基,根基不穩,朝堂之上,他的人很少,幾乎全是太上皇的人,比如這個兵部尚書劉元。
怕是,已經得到太上皇授意,才會極力舉薦賈瓏。
賈家,一直都是站隊太上皇的勳貴!
“賈瓏之功不可沒。”
麟德帝不斷思索,太上皇要通過賈家拉攏賈瓏,而他也需要拉攏,他需要兵權:“準許賈瓏自行招募三萬兵馬,不受各地約束,可自行決斷。”
“陛下!”
內閣首輔立即站了出來:“臣以為,當年節度使做大,始於可自行招募兵馬。”
“陛下。”
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左康,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節度使自行招募兵馬,是因節度使有養兵之地。今,叛軍勢大,理應特事特辦,給予賈瓏自主招募兵馬之權,不受各方約束便宜行事,方可發揮賈瓏麾下騎兵威力...”
“陛下。”
禮部尚書周讓也極力反對,皇帝賦予賈瓏更大權力:“臣以為,當調撥兵馬,歸於賈瓏指揮,而不是給予他自主招募之權。”
“調撥兵馬,需要磨合,更是需要時間...如此一來,貽誤戰機!”
“招募新兵,更是需要練兵,更是貽誤戰機...”
朝堂上頓時吵作一團。
“報!”
就在這時,大殿之外,鎮殿將軍出現:“陛下,北方捷報!”
喜歡榮國府,抱歉,不稀罕請大家收藏:()榮國府,抱歉,不稀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