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叛軍勢大。
然,朝廷沒有了戎狄進犯威脅,集中精力將全部力量,投入中原戰場,叛軍轉攻為守,最終戰敗隻是時間問題。
就算是如此,朝廷依舊還是不斷向前線施壓。
“大人...”
孟津城,牛繼宗手下麵色凝重:“如今北方鎮北將軍、三等伯夏符,震懾河東節度使,活捉忠景王,調兵入東阿,圍住了東平府,忠寧王被困東平城。”
“淮北神武將軍馮唐調兵遣將,封鎖淮河,困住忠明王。”
“唯我西路軍,前被潼關所阻,如今又一次被夜襲,折損不少兵馬,忠靈王如今兵強馬壯,必須要想想辦法。”
中原十王反,明麵上十王,實則隻有河北忠景王,河南忠靈王,山東忠寧王,淮北忠明王兵馬最多,勢力最大。
其餘幾個藩王,起兵一開始,就被這四個藩王奪了兵權,成了附庸。
忠景王已經被夏符活捉,河北叛亂已平,河東節度使遣使入京表忠心...三路大軍,唯有西路大軍五戰四勝,唯一一場敗仗,將之前四場勝仗所有功勞搭了進去。
不僅如此,皇帝下旨申斥。
牛繼宗臉上神色晦暗不明,同為大宋有名的軍中宿將,三路大軍,唯獨他戰果不佳:“十王中,有四王兵勢最大,但是隻有忠靈王兵馬足有二十萬,勢力最為龐大。”
反王造反之初,聲勢浩大,也不過三十萬兵馬,這幾個月來,反王不斷招兵買馬,攻破一地,就會搶掠當地地主、豪強與官宦。
搶奪的一切,都是用來招兵。
忠靈王原本隻有七萬兵馬,如今膨脹到二十萬!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牛繼宗很清楚,身為統兵大將,隻有拿出來戰果說話,再多說辭都是為自己開脫:“我打算製定夜襲計劃。”
牛繼宗的打算很好。
這個時代,人們吃飽已經是奢侈,吃肉更是一年都沒有幾次。所以,大多數人其實都有夜盲症。
恰恰忠靈王招募兵馬十幾萬,這都是新兵,不說有沒有訓練好,單單這個夜盲症,都是致命弱點。
“報!”
就在牛繼宗商議著,如何夜襲的時候,斥候在外稟報:“大人,平叛大將軍、鎮國將軍、三等男賈瓏,就在兩個時辰前,攻破了洛陽城,活捉了忠靈王、忠敏王、忠勝王、忠樂王,收降十七萬三千餘人...”
“什麼?”
牛繼宗臉色劇變,猛然起身。
他四勝毀於一敗,要是不能攻破洛陽,是無法洗刷戰敗的恥辱的,也無法消弭戰敗之罪!
“賈瓏攻破了洛陽城?”
他的恥辱如何洗刷?
戰敗之罪,如何彌補?
牛繼宗難以置信,這裡距離洛陽城並沒多遠,而他們事先並沒有收到任何的消息!
“小的探查得知,三個時辰前,平叛大將軍率領兵馬,直接開始攻城,平叛大將軍第一個登上城牆,打開了城門...”
先登攻城,平叛大將軍,竟然衝鋒在前?
三個時辰前!
兩個時辰前?!
洛陽城被攻破,賈瓏隻用了一個時辰,攻破了洛陽!
而他,攻打了洛陽這麼久,損失慘重,依舊沒有啃下洛陽...賈瓏一個時辰攻破洛陽,俘虜四王,收降十七萬...
這是賈瓏太強,還是他太無能?
再有,十天前,賈瓏還在長城以北,這才幾天,就到了洛陽城?
他怎麼這麼快?
兵貴神速,也不能這種神速法。
“我們現在去見平叛大將軍!”
牛繼宗一邊說一邊向外走...
斥候這個時候又說:“平叛大將軍,留下宣武將軍馬漢,駐守洛陽,收編叛軍,自己帶著幾萬騎兵,一路向東而去...據說,平叛大將軍所到之處,叛軍紛紛開城投降...如今,已經到了何處,小的不知道。”
牛繼宗臉色一黑,一口氣差點沒上來。
賈瓏就來了三個時辰,就直接平定一路叛軍,而他耗時數月,也僅僅是從函穀關,攻打到了孟津城。
“先去洛陽城,留下一部分兵馬,輔助收降,我親自帶兵與平叛大將軍會和。”
牛繼宗很是心急,他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呢。
要是不能立下軍功,一等伯爵位都未必保得住。
隻是,剛剛出城,就迎麵遇到了自己的世子牛昶,牛昶幾個人垂頭喪氣,猶如戰敗的鵪鶉,還灰頭土臉的。
“你怎麼在這?”
看到自己的世子,牛繼宗皺起眉頭。
這一次平叛,他之所以沒有帶上牛昶,就是因為平叛沒那麼簡單,且,他還需要自己的世子沉澱沉澱。
“拜見父親。”
“拜見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