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陛下!”
大梁君臣,武將率先反應過來。
武將立即上前,將成安帝保護中間,冷眼掃視四周文武:“陛下,臣去外麵看看,是不是有懦夫畏懼北伐,想要嘩變!”
大梁武將第一反應,也是軍中有了嘩變...一直以來,大梁內部對於北伐的意見並不統一。
大梁朝堂之上,有本土派與中原派。
中原派乃是當年逃到雞籠島的大梁皇族、朝臣後裔。
他們自然是積極主張北伐,渴望恢複山河,恢複祖上榮耀,並且一直都做著準備。
本土派則是雞籠島的土著,安於現狀,滿足於眼前的榮華富貴,並不支持北伐,招惹大宋。
生怕大宋發動全國之力渡海,滅了大梁。
相比較大宋,大梁就在這雞籠島作威作福,頂多就是勾結一下海寇,襲擾一下大宋臨海之地,卻每次都被大宋趕下海。
大梁比之大宋,不論是人口還是體量,相差巨大,大梁小打小鬨可以,當真舉全國之力進攻大宋,大宋同樣傾全國之力反攻,後果不堪設想。
中原派認為本土派膽小懦弱,本土派認為中原派狂妄自大,妄圖以小博大,逆天而行。
爭論了數十上百年,久爭必生仇,如今中原派與本土派早已經勢同水火,本能的就會互相反對對方策略。
一直以來,大梁皇帝都是在中間平衡兩派,這一次大梁皇帝直接出現軍中,禦駕親征北伐,極有可能已經引起本土派不滿。
意圖弑君?
本土派想要再立新君,成為他們的傀儡,或者乾脆直接自己做皇帝?
文臣本能的分開,成了左右兩個陣列。中原派與本土派,涇渭分明。
武將也是快速分開,分成兩個陣列。中原派與本土派,涇渭分明。
中原派與本土派已經分出...
成安帝則是滿臉怒火:“這乃是大梁千秋偉業,事關國運未來,你們有什麼不滿可以說出來...朕...”
“噗...”
忽然,又是幾支箭矢射穿皇帳,射中成安帝麵前的幾個將領。
“陛下...”
這幾個將領臨死前,喉嚨裡擠出幾個字:“不要再忍了!”
不要再忍了...
當年大梁皇族,還有朝臣逃到雞籠島之後,與本土的部落之間,水火不容,毫無立足之地。還是當初逃到雞籠島的大梁太子,娶了部落之女,這才融入雞籠島。
這些年,本土派把持著朝堂重要的部門,比如吏部、戶部...大梁朝廷的國庫,都被本土派掌控。
可以說,本土派將中原派的錢袋子,賴以生存的糧食等都掌控手中...所以,中原派與皇帝一直都在忍耐。
忍了上百年!
大梁皇帝其實也很憋屈,所以才會生出,放棄雞籠島的想法...何嘗不是一種擺脫雞籠島的心理?
不要再忍了?!
當忍無可忍的時候,無需再忍!
“去,聚攏大軍!”
成安帝麵色鐵青,雙眼猶如一潭死水。已經下定決心北伐,就無需與本土派虛與委蛇,雞籠島既然想到了放棄,那倒不如徹底拿下:“斬殺這些逆賊!”
“是!”
一個將軍,立即向外跑去。
“陛下!”
本土派多為文臣,對於大軍掌控極少。中原派的後裔,畢竟帶著家傳武學而來,自然是掌管大軍較多。
現在成安帝要屠戮本土派,他們的反抗能力有限。
“砰...”
就在成安帝,被諸將保護,要離開皇帳,無視這些文臣的時候,剛剛跑出去,要調集大軍,前來屠戮文臣,一隻腳剛剛踏出皇帳,卻以更快的速度倒飛回來。
“噗...”
這個倒飛回來的將軍,砸中幾個保護成安帝的將軍,頓時也倒飛而出。
撞破皇帳之後立時斃命。
這一變故,讓成安帝心臟一縮,本土派已經控製了軍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