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飲勝!”
觀看閱兵之後的麟德帝心情非常好。
這是他登基稱帝之後,第一次這麼高興,這麼振奮...甚至,第一次感覺自己是一個帝王。
掃視了一眼下方,無論是大宋文武,還是各國使臣,都還沒有從閱兵的震撼中徹底回神。這種震撼,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身為大宋的帝王,麟德帝內心是振奮的,是驕傲的...
大宋文武率先回神,文臣受到的震撼比其他人群少得多。畢竟,他們不懂兵家之事,隻是當時被紀律森嚴的定國軍所震撼到。
文臣很快從震撼的影響中回神...
武將受到的震撼最大!
比如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比如京營將領、禁軍的將領...都是帶兵之人,不說他們的麾下兵馬,無法做到如此紀律森嚴,就算是大宋各地的駐軍,號稱最精銳的邊軍,也做不到這一步。
令行禁止!
賈瓏將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騎兵可以做到人馬合一,步卒踩著整齊的步伐,橫豎一條線。特彆是那特殊的步伐,鏗鏘有力,從未見過。
單單以練兵的本事,他們差賈瓏很遠很遠,完全不是一個層次。僅僅今日所見,就已經說明賈瓏無愧於名將。
也隻有這樣的兵馬,才能做到南征北戰,未曾一敗吧。
“飲勝!”
大宋文武百官,各有各的心思。
文臣忌憚賈瓏,如今簡在帝心,隆寵之盛,連帶著武官,都要權勢壓過文臣,這讓文臣集團感受到了極大壓力。
武將集團則是認為,賈瓏的崛起,更是製定了一種標準。標準之內,隻有賈瓏自己。標準之外就是大宋不屬於定國軍的武將。
前者為上等。
後者為下等。
隻是,賈瓏崛起的太快,快到他們甚至都還不了解賈瓏的時候,賈瓏已經獲封郡公,緊接著就是南征北戰,平定江南叛亂,從而封王...
文臣集團分為關中派,北孔派、江淮一派...這是朝中權勢最大的三大派係,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派係抱團取暖。
文臣集團權勢絕對很大,卻又如同一盤散沙。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無聲的眼神交流一瞬...文臣再不報團,就要真的被武將壓製了。
武將集團,何嘗沒有派係?
四王八公一脈,就是代表著開國一脈,被稱作老舊勳貴一派...開國之後,逐漸崛起的勳貴,則是被稱作新生一派。
為了各自利益,同樣也是互相打壓。
賈瓏屬於老舊勳貴,還是新生一派?
至今,還無法分辨。
賈瓏出身榮國府,但是如今對待榮國府...堪稱仇視。
要說新生一派,卻又出身榮國府這個典型的老舊勳貴一派...
大宋的文武群臣,都因為一場閱兵,重新審視賈瓏,權衡利弊,維護自身利益。
使臣團則是各有各的利益,他們同樣被震撼到了...並非所有的使臣團,都來自於西秦、遼國這樣足以抗衡大宋的國度。
他們中,有的還很弱小。
比如,一心想要尋求大宋庇護,抵抗遼國入侵的西叭國。
比如,因為賈瓏剿滅了不少海寇,而被嚇到的八嘎國。
再比如,被賈瓏滅掉的鎮海總製、嶺南五府經略使,一直都是壓製著的交趾。
還有被烏斯藏壓製著,經常入侵的雲南之南的小國...
今日,大宋一場閱兵,徹底震撼到了他們!
他們將大宋視作救星!
但是,西秦與遼國的使臣,則是麵色凝重,麵對大宋天子邀飲,也是心不在焉:“大宋有了賈瓏,太過於危險。”
賈瓏是大宋典型的進攻型的將領,其實遼國、西秦最忌憚大宋這種類型的將領,反而最喜歡,以防禦為主的將領。
因為,防禦型的將領,他們隻會防守,進攻不足,他們才能夠主動攻打大宋,而大宋隻能被迫挨打,卻無主動進攻他們的能力。
這才是他們,最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