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城外。
數萬騎兵,滿麵風沙。
盔甲都變成了土黃色,賈瓏也不例外。
自從進入陝西行都司之後,就是無儘的戈壁沙漠,偶爾遇到大風,就像是在塵土飛揚中行走。
這裡的生活條件,至少在這個時代很是艱難。
看著眼前的雄關,賈瓏內心讚歎:“河西咽喉之地,天下第一雄關,果然名不虛傳,隻是...應該向西挪移萬裡才對。”
肅州城,又稱之為嘉峪關。
大宋在這裡設立肅州衛,守護大宋最西方的門戶。
嘉峪關抵禦了外族,同樣也限定了中原王朝的西方的版圖終點。讓人下意識的認為,守住嘉峪關,就守護住了西方的西大門。
缺乏進取、開疆拓土的雄心壯誌。
中原人骨子裡對於天下一統的執著,數千年血脈之中隱藏的基因,嘉峪關要是向西萬裡,中原王朝也會想儘辦法一統天下。
賈瓏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嘉峪關’向西推進,能推進多遠,就推進多遠,所以賈瓏每到一地,都會用一點時間,留下石刻...
記錄行軍情況,埋入地下。
曆史,不應該埋入時間長河。
炎黃子孫的地域,應該被完美記錄。
“吱呀...”
這時候肅州城城門打開,數十人快步而出。
為首一人約莫四十來歲,身材雄壯,滿臉絡腮胡子。落後他半個身位的,是一個身材中等的文人打扮,約莫五十來歲。
一個是身材敦實,約莫三十來歲的漢子。
在他們身後,還有數十個百戶、千戶,在為首身材雄壯的人帶領下,跪在賈瓏馬前:“末將肅州衛衛指揮使苗雲生,衛指揮同知趙吉,衛指揮僉事孫彬,參見大元帥...”
賈瓏翻身下馬:“肅州衛衛指揮使苗雲生接旨。”
這一道聖旨,乃是麟德帝所下聖旨,本來派遣太監帶著禁軍西行傳旨,被賈瓏遇到。以這些太監的速度,到達肅州衛城,沒有一個月以上根本走不到。
所以,賈瓏乾脆接過了傳旨的任務,軍國大事不容耽擱...沒有這一道聖旨,他的征西大元帥,在肅州衛未必名正言順。
三個人都有些懵,他們正在各忙各的,就有人告知,征西大元帥、定國郡王率數萬騎兵,已經在城外...
在這之前,也沒有人告知他們。
他們沒有半點消息。
但是城外主將自稱定國郡王、征西大元帥,肅州衛的文武自然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出城迎接。
卻沒想到,直接就是聖旨。
苗雲生甚至感覺到,這一道聖旨有些突兀與納罕。
不過,大體可以猜測定國郡王任命為征西大元帥,很明顯就是要征伐西秦,他也必然會有任命:“臣,肅州衛衛指揮使苗雲生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西秦不尊王化,奪我哈密諸衛。大元帥、定國郡王賈瓏率兵征討不敬夷狄,肅州衛衛指揮使苗雲生,當負責征西大軍糧草供應,不得怠慢,欽此。”
苗雲生等肅州衛文武,本以為會有機會追隨征西大元帥、定國郡王西征西秦,撈取一定軍功,沒想到,隻有給他們負責糧草的任務。
苗雲生磕頭領旨:“臣接旨。”
接了聖旨,看到聖旨上的日期之後,苗雲生睜大了眼睛,心臟都是急劇跳動...定國郡王行軍,向來是神速,這是天下皆知事情。
但是,從神京城到肅州衛,足足兩千七百裡路,而且大多都是沙漠戈壁,定國郡王從六月三十率兵西來,這才七月初八...
滿打滿算才九天,日行三百裡,九天行軍兩千七百裡!
什麼叫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