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Sagittarius A_可觀測Universe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章 Sagittarius A(1 / 2)

sagittariusa黑洞)

·描述:銀河係中心的超級黑洞

·身份:人馬座方向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

·關鍵事實:質量約為430萬太陽質量,2022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得其首張圖像,證實了銀河係中心黑洞的存在。

sagittariusa:銀河係心臟的“引力之王”上篇)

當我們仰望銀河,那條橫亙夜空的乳白色光帶,是銀河係盤的恒星集合——我們的家園星係,一個包含4000億顆恒星的棒旋星係。在這片璀璨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沉默的巨人”:它坐落在銀河係中心的人馬座方向,距離地球2.6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430萬倍,引力之強足以扭曲周圍時空,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它就是sagittariusa人馬座a),銀河係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也是人類目前能“看見”自身星係核心的唯一直接證據。

一、銀河係中心的“迷霧”:從古代猜想到現代觀測的突破

人類對銀河係中心的想象,貫穿了整個天文史。古埃及人將銀河視為“尼羅河的延伸”,認為它是通往天堂的河流;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猜測銀河是“無數恒星的集合”,但受限於觀測技術,沒人能看清中心的樣子。直到17世紀,伽利略用望遠鏡指向銀河,才發現它是由密密麻麻的恒星組成——但銀河中心的區域,始終被濃厚的星際塵埃遮擋:這些塵埃顆粒直徑約0.1微米)吸收了可見光,讓中心區域在望遠鏡中變成一片“黑斑”,仿佛宇宙的“隱秘角落”。

1.射電望遠鏡的“透視眼”:第一次“看見”中心

20世紀50年代,射電天文學的興起打破了這一僵局。射電波能穿透塵埃,讓天文學家“看穿”銀河係的中心。1950年代,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係中心有一個強射電源;1974年,美國天文學家布魯斯·巴裡克brucebaick)和羅伯特·布朗robertbron)用甚大陣射電望遠鏡va)進行高分辨率觀測,終於定位到一個直徑僅0.3角秒的致密射電源——它位於銀河係中心的“銀心”gaacticcenter),坐標為人馬座b2區域附近。布朗將其命名為sagittariusasgra),意為“人馬座a的致密核心”。

2.早期的爭議:是黑洞還是中子星團?

sgra的發現引發了激烈爭論:這個致密天體究竟是什麼?當時有兩種主流假設:

中子星團:由大量中子星緊密堆積而成,總質量達到百萬太陽級;

超大質量黑洞:一個單一的致密天體,質量超過奧本海默沃爾科夫極限約3倍太陽質量),無法通過中子簡並壓抵抗引力。

但中子星團的模型很快被推翻:中子星的密度約為101?g3,若要堆積成百萬太陽質量的天體,其直徑至少要達到100公裡——但sgra的射電輻射區域直徑僅約10倍史瓦西半徑約1200萬公裡),遠小於中子星團的預期大小。相比之下,黑洞的模型更合理:它的事件視界史瓦西半徑)僅約1200萬公裡,能將所有質量壓縮在一個“無體積”的奇點,完美解釋其致密性。

二、質量的“稱重”:用恒星運動軌跡破解黑洞之謎

要證明sgra是超大質量黑洞,最直接的證據是測量其質量——隻有質量足夠大、體積足夠小,才能滿足黑洞的條件。而測量銀河係中心天體質量的“鑰匙”,藏在周圍恒星的運動軌跡裡。

1.長達20年的“恒星追蹤”:genze團隊的突破

從1990年代開始,德國天文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領導的團隊,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新技術望遠鏡ntt)和甚大望遠鏡vt),對人馬座中心區域進行長期紅外觀測。紅外光能穿透塵埃,讓他們能追蹤到靠近sgra的恒星運動。

2.s2恒星:銀河係中心的“短跑冠軍”

1996年,團隊發現了一顆編號為s2的恒星——它是目前已知離sgra最近的恒星,軌道周期僅16年相比之下,太陽係中neptune的周期是165年)。通過持續觀測,團隊繪製出s2的完整橢圓軌道:

半長軸:1000天文單位au,約1.5億公裡);

近心點距離:17光小時約1.8x1013公裡,相當於太陽到地球距離的120倍);

近心點速度:2.7光速約8000公裡秒)——這是人類觀測到的恒星最高速度之一。

3.開普勒定律的“終極驗證”:計算中心質量

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恒星的軌道周期t)與中心天體質量)的關係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a3

其中,g是引力常數,a是軌道半長軸。代入s2的數據:

t=16年=5.04x10?秒;

a=1000au=1.5x101?米;≈4.3x10?☉太陽質量)。

4.體積的“極限壓縮”:證明是黑洞

更關鍵的是,sgra的角直徑僅為約40微角秒通過vbi觀測)。根據角直徑與距離的關係,其物理尺寸約為:esd=40\ties106\text角秒\ties2.6\ties104\text光年\approx1.2\ties1010\text米c2≈1.2x101?米)——意味著sgra的所有質量都被壓縮在事件視界內,沒有任何其他結構能容納這麼大的質量在這麼小的空間裡。sgra是黑洞,而且是超大質量黑洞。

三、sgra的“身份證”:基本屬性與宇宙對比

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sgra的核心參數:☉約為銀河係總質量的0.0001);

距離:2.6x10?光年約2.46x102?公裡);

史瓦西半徑:r_s≈1.2x101?米約1200萬公裡,相當於水星軌道半徑的13,或地球到月球距離的3倍);

自轉速度:約0.9倍光速通過吸積盤的偏振觀測推斷,屬於“高速自轉黑洞”)。

1.與其他黑洞的“體型”對比☉,史瓦西半徑10300公裡比如igo探測到的g黑洞,質量29+36☉,r_s≈170公裡);☉,史瓦西半徑3x10?3x10?公裡比如ngc1313x1,質量約2x10?☉,r_s≈6x10?公裡);☉,r_s≈1.2x101?公裡——是恒星級黑洞的100倍,中等質量黑洞的2倍。

2.“安靜”的黑洞:為什麼sgra不“亮”?

與類星體或活動星係核agn)相比,sgra顯得異常“安靜”——它的亮度僅為103?瓦相當於100個太陽的亮度),而87另一個已成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亮度是它的1000倍。原因在於吸積率極低:

黑洞的亮度來自吸積盤的輻射——當氣體落入黑洞時,摩擦加熱到數百萬度,發出x射線和伽馬射線。☉年每年吞噬約10??倍太陽質量的氣體),而87的吸積率是10??☉年——相當於sgra每10萬年才吞噬一顆太陽質量的物質,因此輻射極弱。

四、周圍的“舞台”:恒星、氣體與吸積盤

儘管sgra很安靜,它的周圍卻是一個“熱鬨的小宇宙”:數百顆恒星以極高的速度繞其運轉,稀薄的氣體形成吸積盤,偶爾還會爆發x射線耀發。

1.恒星“舞蹈團”:s星團的軌道

除了s2,團隊還發現了約100顆圍繞sgra運轉的恒星,統稱為s星團scuster)。這些恒星的軌道都是高度橢圓的,近心點距離從幾光年到幾十光小時不等。比如:

s62:軌道周期僅9.9年,近心點距離僅2.6光小時約2.8x1012公裡),速度達3光速;

s4714:近心點距離僅1.2光小時約1.3x1012公裡),速度達3.7光速——比s2更快。

2.吸積盤:稀薄的“熱氣體環”

sgra的吸積盤由電離氣體主要是氫和氦)組成,厚度約10倍史瓦西半徑,直徑約100倍史瓦西半徑約1.2x1012公裡)。吸積盤的溫度約為10?k百萬度),發出軟x射線波長0.110納米)和近紅外線波長15微米)。

2019年,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觀測到sgra的x射線耀發:亮度突然增強100倍,持續幾分鐘。模型顯示,這是吸積盤內的氣體團塊落入黑洞時,摩擦加熱到更高溫度10?k)所致——相當於“黑洞打了個‘嗝’”。

3.噴流:指向銀河係的“宇宙燈塔”

sgra還有雙向噴流:從黑洞兩極噴出的高速等離子體流,延伸至數千光年外。噴流的速度約為0.1倍光速,由黑洞的自轉和磁場驅動布蘭福德茨納耶克機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噴流的存在,證明sgra並非“完全安靜”——它仍在通過噴流向銀河係注入能量。這些噴流會加熱周圍的星際介質,抑製恒星形成——這是超大質量黑洞“調控”星係演化的重要方式。

五、科學意義:銀河係的“演化引擎”

sgra的重要性,遠不止於它是“銀河係的黑洞”——它是研究超大質量黑洞與星係協同演化的唯一“活樣本”:

1.黑洞與星係的“共生關係”

根據“宇宙學模擬”,超大質量黑洞與星係的形成是同步的:

星係合並時,氣體向中心聚集,形成黑洞;

黑洞通過吸積和噴流釋放能量,加熱星際介質,阻止過多的恒星形成——避免星係變得過大;_☉)與銀河係核球的質量約101?☉)正好符合這一關係。

2.測試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實驗室”

sgra的史瓦西半徑約為1200萬公裡,雖然遠,但已足夠讓我們測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恒星軌道的進動:根據廣義相對論,s2恒星的軌道會因黑洞的自轉產生“進動”類似於水星近日點進動,但幅度更大)。2020年,genze團隊觀測到s2的進動,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一致——這是廣義相對論在強引力場下的又一次驗證。

事件視界的陰影:2022年,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到sgra的圖像,顯示出一個明亮的環狀結構——這是黑洞周圍的光子捕獲區,中心是黑色的陰影事件視界)。圖像與廣義相對論的模擬完全一致,徹底證實了黑洞的存在。

六、結語:2.6萬光年外的“引力之眼”


最新小说: 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 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 開局跳崖,簽到三千年醫聖傳承 我在農行的日子 一起擺爛吧!我的反派師尊! 重生後,全門派都是我的守護神 多子多福,養育後代得長生 靈蔬天價?抱歉,有錢也得排隊 末世進化我是異種生物製造師 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