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PSR J0737-3039_可觀測Universe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可觀測Universe > 第47章 PSR J0737-3039

第47章 PSR J0737-3039(1 / 2)

psrj07373039中子星)

·描述:唯一的雙脈衝星係統

·身份:位於船尾座的雙中子星係統,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

·關鍵事實:兩個中子星都是脈衝星,軌道周期僅2.4小時,為檢驗廣義相對論提供了完美的天然實驗室。

psrj07373039:宇宙中最精準的“引力波時鐘”上篇)

引言:從單脈衝星到雙脈衝星——一場等待了36年的“引力實驗”

1967年,劍橋大學的喬斯林·貝爾joceynbe)和安東尼·休伊什antonyheish)在射電望遠鏡數據中發現了一種周期性脈衝信號——頻率精確到毫秒級,仿佛宇宙中傳來的“燈塔光束”。這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而它的本質很快被揭示: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大質量恒星坍縮後留下的致密殘骸,直徑僅約10公裡,質量卻可達12倍太陽,引力場強到能把時空擰成“麻花”。

脈衝星的發現,為物理學家提供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宇宙時鐘”:其自轉周期的穩定性遠超地球上最精密的原子鐘部分脈衝星的計時誤差每百萬年僅數秒)。但對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描述引力的理論)而言,單顆脈衝星的意義有限——它隻能在弱引力場中檢驗理論的部分預言如引力紅移)。物理學家真正渴望的,是一個雙中子星係統:兩顆中子星繞共同質心旋轉,既能通過引力波輻射損失能量廣義相對論的核心預言之一),又能用兩顆“宇宙時鐘”的相互作用,對理論進行強場檢驗。

1974年,拉塞爾·赫爾斯russese)和約瑟夫·泰勒josepor)發現了首個射電脈衝星雙星係統——psrb1913+16。這是一顆脈衝星與一顆“隱形”中子星組成的係統,軌道周期7.75小時。通過追蹤脈衝星的計時殘差,他們發現軌道正在以廣義相對論預言的速率衰減每年縮短約76微秒),首次間接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這一發現讓赫爾斯和泰勒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也留下了遺憾:另一顆天體是中子星而非脈衝星,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它的脈衝信號,導致許多參數如兩顆天體的自旋、軌道傾角)無法精確測量。

直到2003年,這個遺憾被填補。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parkesradioteespe)團隊,在船尾座方向發現了一個雙脈衝星係統——兩顆中子星都是可觀測的脈衝星。它被命名為psrj07373039或簡稱“雙脈衝星”),瞬間成為全球天體物理學家的“掌上明珠”。《自然》雜誌在同期封麵文章中寫道:“這不是一顆脈衝星,而是廣義相對論的‘終極實驗室’。”

一、發現之旅:帕克斯望遠鏡的“脈衝狩獵”

psrj07373039的發現,源於帕克斯望遠鏡的“脈衝星巡天計劃”——這是人類曆史上最係統、最靈敏的脈衝星搜索項目之一。自1968年以來,帕克斯望遠鏡一直在掃描銀河係的射電波段,尋找脈衝星的“周期性閃爍”。

1.脈衝星的“指紋”:計時觀測的藝術

脈衝星的信號之所以能被識彆,源於其極高的自轉穩定性。對於單顆脈衝星,天文學家會用射電望遠鏡記錄其脈衝到達地球的時間“計時”),並通過擬合得到一個“時間模型”——包括自轉周期、周期變化率自轉減速,因脈衝星釋放磁偶極輻射)、軌道參數若為雙星係統)。正常情況下,計時殘差實際到達時間與模型預測的偏差)應是隨機的白噪聲。但如果存在未被發現的伴星,殘差會出現周期性的“漂移”——因為伴星的引力會輕微改變脈衝星的軌道速度,進而影響脈衝到達時間。

對於雙脈衝星係統,情況更複雜:兩顆脈衝星都在旋轉,都在發射脈衝。如果軌道平麵恰好“麵向”地球軌道傾角接近90度),我們就能同時接收到兩顆脈衝星的信號——它們的脈衝會交替出現,形成“雙脈衝序列”。但要識彆這種現象,需要計時精度達到微秒級1微秒=10??秒),甚至納秒級10??秒),因為兩顆脈衝星的周期差異很小比如psrj07373039的兩顆脈衝星周期分彆為1.337秒和2.8秒)。

2.從“殘差異常”到“雙脈衝星確認”

2003年4月,帕克斯望遠鏡的脈衝星巡天項目組正在分析船尾座天區的數據。研究員安德魯·萊恩andreyne)和邁克爾·克萊頓ickraer)注意到,一顆編號為“j07373039”的脈衝星,其計時殘差出現了周期性的“雙峰”結構——每隔約1.6天,殘差會突然偏移,然後再回到原位。更奇怪的是,這種偏移的幅度在逐漸變化,仿佛有另一顆天體在“調製”脈衝星的軌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驗證猜想,團隊調整了觀測策略:增加對j07373039的觀測頻率從每周一次改為每天一次),並使用更高帶寬的接收機提高計時精度。幾周後,他們終於捕捉到了第二顆脈衝星的信號——一顆周期為2.8秒的脈衝星,其脈衝到達時間與j07373039的軌道周期嚴格同步。

進一步的分析證實了這是一個雙脈衝星係統:

主脈衝星命名為a星):自轉周期1.337秒,脈衝寬度約10毫秒,色散量d,反映星際介質電子密度)為16.8pc3;

伴脈衝星命名為與a星一致說明兩者在同一星際介質環境中);

軌道周期:僅2.4小時8640秒),是已知雙中子星係統中最短的;

軌道偏心率:0.088接近圓形軌道);

軌道傾角:約90度幾乎正麵朝向地球)。

這一發現立即引發了轟動。2003年11月,《自然》雜誌以封麵文章發表了萊恩和克萊頓的研究,標題直截了當:《adouarareaboratoryforreativisticgravity》《雙脈衝星係統:相對論引力的稀有實驗室》)。

二、係統解剖:兩顆中子星的“親密舞蹈”

psrj07373039的核心魅力,在於它提供了兩個可獨立觀測的“宇宙時鐘”。通過分析兩顆脈衝星的計時數據,天文學家能精確測量係統的每一個參數,甚至“觸摸”到廣義相對論的強場效應。

1.基本參數:緊湊到極致的“死亡雙星”

雙脈衝星的基本屬性,比任何理論模型都更接近“極端”:☉),☉——兩者都接近中子星的質量上限約2☉,由奧本海默沃爾科夫極限決定);

軌道半長軸:僅約1.9x10?公裡約為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3);

軌道速度:兩顆中子星繞質心旋轉的速度高達約300公裡秒——相當於每秒鐘繞地球赤道跑75圈;

自旋軌道耦合:a星的自轉軸與軌道平麵法線的夾角僅約4度,b星約14度——這種“近極化”自旋,讓測地線進動見下文)的效應更顯著。

如此緊湊的軌道,意味著兩顆中子星的引力場強烈交織:a星表麵的引力加速度約為地球的1012倍,而b星感受到的a星引力,是地球感受太陽引力的10?倍——這正是檢驗廣義相對論“強場預言”的理想環境。

2.掩食現象:中子星的“大小尺子”

由於軌道傾角接近90度,兩顆中子星會周期性地“掩食”對方的脈衝信號:當b星運行到a星與地球之間時,a星的脈衝會被b星遮擋“主掩食”);當a星運行到b星與地球之間時,b星的脈衝會被a星遮擋“次掩食”)。

掩食的持續時間,直接反映了中子星的大小和形狀。通過分析psrj07373039的掩食數據,天文學家發現:

主掩食持續約30秒,占總軌道周期的0.2;

次掩食持續約10秒,占軌道周期的0.07;

掩食的“邊緣”非常銳利——說明中子星的形狀接近完美的球體偏差小於1公裡)。

結合廣義相對論的“潮汐變形”理論大質量天體因引力潮汐會輕微變形),研究團隊推斷:中子星的半徑約為1012公裡——這與理論預言的中子星“硬核”模型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掩食數據排除了中子星是“誇克星”一種假設的更致密天體)的可能性——若中子星是誇克星,半徑會更小約8公裡),掩食時間會更長,與觀測不符。

3.脈衝輪廓的變化:“引力透鏡”下的時空扭曲

除了掩食,兩顆脈衝星的脈衝輪廓脈衝強度隨時間的分布)也在不斷變化。當一顆脈衝星運行到另一顆的“引力透鏡”區域內時即其引力場彎曲了對方的脈衝信號),脈衝的到達時間和形狀會發生微小改變。

例如,a星的脈衝穿過b星的引力場時,會發生夏皮羅延遲say)——信號在強引力場中傳播的時間被延長。根據廣義相對論,夏皮羅延遲的公式為:

\detat_\textsn\eft(1+\fracx\sqrtx2b2\right)是透鏡天體的質量,c是光速,x是信號路徑與透鏡天體中心的距離,pactparaeter信號路徑與透鏡天體中心的最近距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通過測量a星脈衝穿過b星引力場的夏皮羅延遲,天文學家精確測定了☉),誤差僅0.004☉——這是人類曆史上對中子星質量最精確的測量之一。同樣,b星脈衝穿過a星引力場的延遲,也讓a星的質量誤差縮小到0.002☉。

三、廣義相對論的“終極檢驗”:四個關鍵預言的驗證

psrj07373039的價值,在於它能同時對廣義相對論的四個強場預言進行檢驗——這是單脈衝星係統或赫爾斯泰勒脈衝星無法做到的。

1.引力波輻射導致的軌道衰減

廣義相對論預言,加速運動的大質量天體會輻射引力波,從而損失能量,導致軌道周期縮短。對於雙中子星係統,軌道周期變化率\dotp_b的公式為:

\dotp__1_2(_1+_2)135c5a53(1e2)72

其中,a是軌道半長軸,e是偏心率。

對於psrj07373039,代入參數後,理論預言的\dotp_b約為2.4x1012負號表示周期縮短)。通過觀測兩顆脈衝星的計時殘差,天文學家測得的\dotp_b約為2.37x1012——誤差僅1.25,與理論完全吻合。

更關鍵的是,這個測量比赫爾斯泰勒脈衝星的精度高了10倍。赫爾斯泰勒的\dotp_b測量誤差約為5,而psrj07373039的誤差小到足以檢測到“引力波反作用”的微小效應——即引力波輻射不僅會讓軌道衰減,還會輕微改變兩顆中子星的自旋方向。

2.測地線進動:自轉軸的“引力搖晃”

廣義相對論預言,當一顆天體處於另一顆大質量天體的引力場中時,其自轉軸會繞著共同的質心進動類似陀螺因重力而搖晃)。對於雙脈衝星係統,這種“測地線進動”會導致:

脈衝星的脈衝輪廓發生變化因為自轉軸的指向在改變);

軌道平麵的方向發生微小旋轉“軌道進動”)。

通過分析兩顆脈衝星的脈衝到達時間變化,天文學家測得:

a星的自轉軸進動速率約為16.9度年;

b星的自轉軸進動速率約為3.2度年。

這些數值與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完全一致,誤差僅約2。更重要的是,測地線進動的測量讓天文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中子星的自旋與軌道角動量的耦合——這是理解雙中子星合並前動力學的關鍵。

3.夏皮羅延遲:“引力場中的時間膨脹”

如前所述,夏皮羅延遲是引力場導致脈衝信號傳播時間延長的現象。對於psrj07373039,兩顆脈衝星互相穿過對方的引力場,因此會產生雙向夏皮羅延遲:

a星脈衝穿過b星引力場的延遲:約10微秒;

b星脈衝穿過a星引力場的延遲:約15微秒。

通過測量這兩個延遲,天文學家不僅精確測定了兩顆中子星的質量,還驗證了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場的時間膨脹”效應——即引力場越強,時間流逝越慢。這種雙向測量,是之前任何係統都無法實現的。

4.軌道平麵進動:廣義相對論的“幾何印記”

雙脈衝星係統的軌道平麵並非固定不變——它會因兩顆中子星的引力相互作用而進動。根據廣義相對論,軌道平麵進動速率\dot\oega的公式為:ega=\frac3g32_1_2(_1+_2)122c2a32(1e2)2

對於psrj07373039,理論預言的\dot\oega約為0.016度年。通過觀測兩顆脈衝星的軌道相位變化,天文學家測得的\dot\oega約為0.0158度年——誤差僅1.25,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四、超越廣義相對論:尋找“新物理”的線索

儘管psrj07373039的觀測結果與廣義相對論高度吻合,但它也為尋找“新物理”提供了機會。例如:

修正引力理論:某些修正引力理論如弦理論的低能近似)預言,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會略慢於光速,或存在額外的“標量場”。psrj07373039的軌道衰減和夏皮羅延遲測量,可以限製這些理論的參數空間;

暗物質的影響:如果銀河係中存在大量暗物質暈,暗物質的引力會輕微改變雙脈衝星的軌道參數。通過長期觀測psrj07373039的軌道變化,天文學家可以限製暗物質的密度分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共餐者 洪武:醫聖朱橚 為了賣皮膚,我成了文娛之王 你一神棍,怎麼就渡劫了 富養女兒30年,她叫我生物學爹 淨身分家,我靠著靈泉空間當首富 知青入贅寡婦家 外星文明與人類未來 終焉序列:終焉之種 重生算個P,做個夢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