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個人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誰給她錢,她立馬就跪。臉算個屁,錢才是正道。
比如現在。黎晏書和她商量,讓她去集團總部當前台,那意思不言而喻。
她又不是傻子,肯定看出來彭博濤對她有意思。但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她一沒文化,二沒家世,還帶個孩子。除了年輕貌美,其他一無所長。
巴黎之行讓她明白,想要養好一個孩子,需要很多錢。
她想要給自己的女兒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讓她將來長大了,能夠自由自在的做自己,至少不用像自己這樣,出個門還要特意把自己塗黑。更不會因為美貌,走上上輩子悲慘的結局。
她答應這麼快,還有一個原因。她在鬱金香待過。
那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地方,真的很容易就模糊了人的道德底線。
男的、女的都一樣,包括紀芳菲。
所以,這裡說句題外話。普通家庭出身,沒事少去夜場。
一行人回到開州市後,黎晏書就把紀芳菲給安排到了集團總部做前台。
這活兒簡單,收發,初級接待……
說白了就是個打雜的。
這活紀芳菲熟。她在鬱金香乾的可比這個雜多了。而且天天和醉鬼打交道。
雖然沒人敢在鬱金香鬨事,可醉鬼也是很難纏的。
彭氏建築集團總部來往的人,至少不是醉鬼。對於紀芳菲來說,應付起來手拿把掐。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彭氏其實是個夫妻店。彆看做得大,也挺賺錢。
一多半原因是因為趕上了風口。一少半原因才是彭博濤兩口子齊心協力,長袖善舞。
他們兩口子當初創業,但凡有一個生外心的,彭氏都做不起來。
不過那僅限於創業。現在的情況,對於黎晏書來說相當的不利。
紀芳菲去彭氏上班之後不久就發現,所謂的利益捆綁太深,似乎隻是黎晏書的一廂情願,或者說,隻是黎晏書不想離開彭博濤的一種欲蓋彌彰。
整個彭氏幾乎已經將要把黎晏書架空。
比如,集團總部的人事主管是彭博濤弟弟。行政主管是彭博濤的堂姐。
業務主管是彭博濤父親。
如果不是財務還在黎晏書手上,整個集團和她早已沒有半毛錢關係。
而財務還在黎晏書手上的原因是,彭博濤手下沒有能玩得轉財務這一塊的可靠人選。
不然早把黎晏書蹬了。
眾所周知,搞財務的是最容易進去的,可見這一塊想要搞好有多難。
當然了,這也不排除彭博濤已經在給黎晏書挖坑的可能。
因為搞財務容易進去啊。
彭博濤想要他的私生子認祖歸宗,黎晏書這一關是無論如何越不過去的。害命和把黎晏書送進去二選一,隻要不是特彆變態,肯定選把黎晏書送進去。
紀芳菲也大概明白了,黎晏書為什麼紆尊降貴來和自己做所謂的朋友。
她在她的家庭以及公司內部,已經山窮水儘。身處絕地,無處逢生。所以她隻能向外延伸。
可是,大家彆忘了。
一個被窩裡睡不出兩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