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
方平差點一口水噴出來,不敢置信的上下掃視對麵研究合同的燕小彤。
天冷,在外麵的時候燕小彤都會戴上帽子,剛回到家,燕小彤把帽子拽下來掛到門口的架子上。
一身深色棉襖,黑色褲子,還穿著一雙灰撲撲的棉鞋,最關鍵的是那一頭短發,誰看了都會覺得這是個小男孩。
“小男孩”本人右胳膊撐在燕飛肩膀上,說話動作利索爽利。
這哪像個女孩子啊,方平暗自念叨。
“我聽到了。”燕小彤瞪著死魚眼控訴。
彆以為聲音小她就聽不到。
燕飛見狀也同樣瞪著同款死魚眼看過去,他倒是沒聽到,剛才專心研究合同去了。
方平乾咳兩聲,有些不好意思,“是我狹隘了,對不住對不住。”
人不可貌相這幾個字完完全全可以代表燕小彤,大眾眼裡能畫出這樣火爆連環畫的作者,應該是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的男人。
相比男性,女性能上學識字的都算少數,能畫出這樣精彩絕倫的連環畫的女性,就更少了。
而燕小彤和方平就是冷冰冰的催稿和被催稿的關係,雖然通信頻繁,雙方比較熟悉,但兩人間除了催稿,其他的壓根沒聊過。
“彤硯同誌,你看下一期的稿子什麼時候可以交,讀者都快把我催死了。”
方平看他們合同看的差不多了,也沒忘記另一個重要目的。
剛收到彤硯的投稿時,他們辦公室還開了一個小會,按照新作家最高稿費給她,他們有預感,這個故事一定能火爆。
那句“放開小花,男人,你這是在玩火”,多麼新奇的話,乍一聽好像突然被悶棍從背後敲了一下,說不出來什麼感覺,但很是上頭。
故事圍繞著石溝子村的孩子們和人販子鬥智鬥勇展開,但忽略了江允城勾結人販子的過程。
畢竟知青下鄉是主流,容易引起對抗性情節都不宜過多描寫。
故事處處不提江允城,處處又都是江允城。
連環畫火了之後,倒是讓女性多了許多思考。
故事裡主角石頭嘴裡口口聲聲念叨著的江同誌也火了,“畫大餅”似的戀愛也讓許多人不齒。
不是說一定要男同誌單方麵付出,這是嘴上說坐飛機,實際上卻掃了一輛共享單車一樣離譜。
活在石頭嘴裡的背景板江同誌的各種語錄,雖讓人不齒,但著實上頭。
不光讀者了,就連方平都心裡直癢癢。
反正燕小彤不癢癢,她已經看完了合同,合同上的分成她還算滿意,在這個文化凋敝的年代,江城出版社很有誠意。
合同是要簽的,但稿也要催,燕小彤不忘初心,“方編,你幫我催稿了沒呀?”
“我這不是在催嘛!”方平頭疼的不行,催完一個還有一個。
“哎呀,不是要你催我,是我最近看的那本,我放寒假了,再不幫我催催,我都沒書看了。”
“那正好,沒事乾剛好多畫幾期,前幾期脫期了幾次,讀者找不到你,都找到我們出版社了。”方平的法令紋都深了許多,一個比一個難搞。
看完合同的燕飛壓抑著止不住往上翹的嘴角,“這麼受歡迎啊。”
有這個本事,他也不用擔心閨女的將來,有雙重保障,她自己就能給自己養老。他的認知裡,這都是得有大本事才能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