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三奶奶她閨女啊,咋長得跟洋鬼子似的。”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三奶奶前些年和一個洋鬼子結了婚,還出了國呢,說是到那什麼國定居。”
“啊?那洋鬼子……啊呸,三奶奶她閨女咋一個人回來了?這麼小小個,三奶奶她也放心讓她一個人從國回來?”
聽到自己老姐妹的疑問,被問話的老太太拿著拐棍在地上杵了兩下,遺憾的說道:“不一個人回來還能咋地,三奶奶和她丈夫都沒了,這孩子……小姑姑她隻能一個人回來咯。”
說完,兩個老姐妹相對無言,曆經滄桑的臉上帶著惋惜,搖搖頭,顫顫巍巍的擺擺手,表示不說了。
被人議論的主人公饒輕香坐在村裡的拖拉機上,進村的路還是黃泥巴土路,時不時有幾顆石頭,路上一顛一顛的幾乎要把她的腦仁顛散。
村民們為了看熱鬨,拖拉機旁跟了一連串的村民,還有不少小孩子興奮的上躥下跳,就為了看他們素未謀麵的“奶奶”。
這裡是1986年的湖西村,湖西村依山傍水,卻又不封閉,村民腦子又靈活,市場開放以來,湖西村的村民靠一把子力氣,把農產品銷出去。
靠這個,日子過的也算是周圍村子裡數一數二的。
大多數人家都建起了磚瓦房,前些年稀罕的自行車,在湖西村也不算是稀罕物,村子裡一般人都配上了。
再說饒輕香,她媽饒桂枝是老來女,上頭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歲數相差二十多歲,身為家裡的小女兒,很受寵。
畢竟上頭的姐姐和哥哥都已經長大成人,結婚生子,老兩口把前頭兩個孩子撫養長大,家裡也沒有彆的負擔。
老兩口就一門心思培養這個意外得來的小女兒,一直把她培養到大學裡。
饒桂枝讀書上進,又肯吃苦,很快獲得了公派出國留學的機會。
這下子可給家裡長了臉,老兩口閒著沒事就在村子裡說他們小女兒留學的一二事。
在大多數人連縣城都沒出去過的情況下,他們村子裡能有一個走出國門的大學生,這是多麼大的驕傲!
饒姓是村子裡的大姓,往上倒幾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湖西村可以說是他們饒氏大家族的祖地。
都是一個姓的,饒桂枝能走出去,這都不能說是他們饒家祖墳冒青煙,隻能說他們饒家祖墳著火了。
那段時間,他們湖西村的村民就算出去趕大集,遇到了彆村的熟人,都得大談特談一番。
“哎,你知道嗎?我那三奶奶,哎呀,就是那個考上大學的,對對對就是她!你猜怎麼著,她出國了!還是國家給安排的呢!”
這番話一出,就等著彆村人震驚又佩服的恭維兩句,接下來他們湖西村的村民就等著聽好話吧。
饒桂枝這一出國,讓他們湖西村的村民走出門頭都抬高幾寸。
可好景不長,饒桂枝的爸媽在她在國外學習的途中先後去世,怕打擾小女兒在外學習,從而影響一生的前途。
老兩口走前叮囑又叮囑,千萬不要把他們去世的事說給小女兒聽。
就這樣,饒桂枝留學歸來,準備回家告訴自己爸媽她找到了一個好工作,她考進了外交部呢!
有了這個工作,她就能把自己在鄉下種了一輩子地的爸媽接到城裡去,她也想讓爸媽到處走走,到處看看。
讓他們看看咱們祖國發展成啥樣了,看看咱們國家的大好河山。
再看看他們的小女兒能回報父母,不再是需要父母照顧的那個小女孩,她也能照顧爸媽了。
可是,迎接她的是兩個低矮的小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