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清最後的記憶,是她媽毛翠萍拿著菜刀居高臨下站在她麵前,臉上是動脈破開濺起的血色。
真紅啊。
楊玉清死後,毛翠萍像什麼也沒發生,淡定清理乾淨門前的血跡,將楊玉清的屍骨埋在院子裡。
對外隻說孩子想父親,連招呼也沒打就跑出去找她父親去了。
全村人結結實實的在周圍找了三天孩子,毛翠萍的眼淚在這三天已經哭乾了。
逢人就哭訴,“她才十二歲啊!季青也不知道在哪,要是連女兒也沒了,我可怎麼活啊!”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唱念做打,村裡人到第三天幾乎都快會背了,來來回回都是那幾句台詞。
沒女兒不能活的毛翠萍,也沒見她去尋死啊。
一天兩天倒還好,第三天不少人都看出來了,毛翠萍怕是也沒多著急,女兒沒了可能還替她解決了個大麻煩。
孩子媽都這樣,村裡人漸漸的也就不再上心。
一個月後,再也沒人提起那個消失的女兒。
而毛翠萍作為小世界的女主,當然是有一些機緣的。
1978年,33歲的毛翠萍在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努力下,剛剛夠上了一所大專院校的分數線,成為了一名大專生。
在村裡給他們舉辦的送彆會上,毛翠萍淚眼朦朧,和知青院裡同考上大學的知青們依依惜彆。
幾年學生生活,在鄉下被搓磨的那些日子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情。
在學校裡,她刻苦學習,友愛同學,恭敬老師,閒暇時還會帶著一些吃食投喂流浪動物。
誰看了不說一句毛翠萍人好心美。
幾年後,毛翠萍畢業,被分配到國營手套廠就任采購一職。工作穩定了,日子又清閒,毛翠萍就想起了人生大事。
這時,毛翠萍38歲。
不管多大年紀,毛翠萍總想成家,辦公室同事和領導也在替她操心。
兜兜轉轉,經領導介紹,毛翠萍認識了孫朗,一家造紙廠的廠長。
孫朗結過婚,妻子前幾年病死了,家裡還有一個女兒。
毛翠萍知道,她這個年紀,再想找條件更好的,大概也找不到了,最好的選擇就是眼前這位年過四十但依然帶著帶著青年風骨的男人。
兩人你情我願,認識不到一個月,就確定了關係,乾脆利落的領了結婚證。
搬到孫朗家裡的第一天,她發現孫朗的女兒孫惠惠和她的樣貌居然有幾分相似,幾番打聽,孫朗前妻的名字竟然和她多年前調換孩子的那位母親一模一樣。
孫惠惠就是她的女兒!
但她怎麼敢說?
於是,儘管孫惠惠對她這個新來的家庭成員表現得十分不歡迎,毛翠萍也不放在心上。
老天有眼!這是她的親女兒啊!
這是她十幾年沒見到的女兒,她相信,隻要她付出真心,沒有感化不了的。
事實確實如此,在經曆過毛翠萍日複一日的給她做早飯,做衣裳,以及在樓上的花壇被風吹下來時,毛翠萍不顧自身危險,危急關頭用胳膊替她擋下致命一擊。
等等種種坎坷後,孫惠惠感受到毛翠萍的真心,不再為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