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開放後,許多小攤販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江荷沒事出去遛彎的時候觀察過,那生意好的,讓人眼紅極了。
這個人指的是江荷自己。
大多數人並不覺得擺攤賣東西能掙多少錢,再怎麼賺還能比得上國營廠嗎?
江荷有發言權,她調查過。
還真比國營廠賺的多。
怎麼調查的呢?
江荷是個閒人,來城裡後她除了偶爾接點手工活掙個幾毛錢給家裡添個菜,就沒啥事了。
她沒事就到處溜達。
這溜達起來她就發現了個不得了的事。
小攤小販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收錢的時候就沒停過手。光站在那看了一會會,收的錢就能有好幾十塊。
除去成本,落到手裡的也能有個一小半。
這要是每天出攤,那還得了!比在國營廠裡上班強太多了!
這一琢磨,心裡就癢癢起來。彆人能乾的,她為啥不能乾?
明葉瞪大眼睛,她奶奶還有這個想法呢。也不是不行,不說掙錢,老人家有點事乾心氣神也能好些。
“那感情好,咱們街角那塊人流量就很不錯,奶奶您可以在那擺著,需要我幫您嗎?”
“可彆,我和你爺爺去就行,你可彆去,要是把你的工作耽誤了就不好了。”江荷一口回絕。
雖然小攤販多了,但政策還不是很明朗。
他們這些小攤販都是“打遊擊”的,時刻注意著周圍情況,一旦有什麼不對勁,能趕緊收攤跑路。
畢竟人是活的,要是政策不友好了,他們也不至於有什麼影響,不乾就完了。
但明葉不一樣。
她的單位是固定的,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明葉聳肩,“行吧,那您加油,做大做強。”
她隻是隨意說的一句,但江荷還真的把她的話聽到了心裡去。麥芽糖賣了一段時間,江荷的格局打開。
她有些看不上眼前的利潤,又增加了一個茶葉蛋。
茶葉蛋可比麥芽糖好賣多了。
雞蛋是個好東西,物資匱乏的年代,雞蛋是補充營養最好的東西。價格也不貴,大家都消費得起。
江荷的手藝又好,做的也乾淨,長時間下來也積累了不少老客戶。
時間很快到了1988年。
江荷明山兩個老人盤下了一個門麵,賣起了鹵菜。以前的那些老客戶紛紛來店裡捧場,一時之間生意火爆的不行。
七十歲正是奮鬥的年紀!
兩個老人有錢掙,有事做,看得到明顯的回報,乾勁十足。
喜歡快穿年代:我實習牲,微操即贏麻請大家收藏:()快穿年代:我實習牲,微操即贏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