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不是因為那個心疼她的老三換人了。
被愛的總是有恃無恐,說的就是唐翠芬本人。
在原主還小的時候,唐翠芬和原主可以說是雙向奔赴。原主心疼唐翠芬一天到晚操持這個家,有什麼能幫忙的她也會搶著乾。
唐翠芬也是真心覺得這個女兒養得好,會心疼人,特彆是心疼她這個媽。
可乾的多了,那些活就成了原主理所應當乾的。
後來孩子們都大了,願意奉獻自己的那個人卻一直都是原主。
大兒子和二女兒早早離開了家,李奎又是沉默寡言,把“父愛無言”發揮到了極致,唐翠芬乾了除了掙錢的一切事。
這個時候,還住在家裡的孩子隻剩下了李荃和李明。而李明簡直是李奎的翻版,在家裡不乾己事不開口,除了喘氣,在家活的像個透明人。
於是給唐翠芬提供情緒價值還有充當這個家庭父親角色的人,漸漸變成了原主。
“彆讀了吧,讀書也沒多大用。”
“今天你小弟也太過分了,媽去看他,他連話都不跟媽說兩句,你等會好好說說他,慣的他簡直太不像話了!”
“還有你爸也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我讓他看看隔壁王強在家裡是咋做的,他倒好,直接摔門出去了,你幫媽和你爸說下,哪能老是這樣說不了兩句就出門啊。”
“老三你聽到沒啊,媽這輩子過的苦,就隻有你一個孝順女兒,你要是嫁人了,媽咋辦?”
說起來,原主一開始也是個活潑的性子,可越長大越沉默。
萬家燈火,隻有她活成了那個點亮彆人,燃燒自己的蠟燭。
這個時代的主流是重男輕女,但唐翠芬卻少有的不隨大流,不乖的孩子,她就不要了。聽話孝順的孩子,她要牢牢抓在手裡。
“哎喲老三,你也要像其他三個白眼狼一樣離開家裡嗎?你爸也跟著東街的寡婦走了,是不是你也要丟下媽!你這是在要媽的命啊!”
“媽隻有你一個了,隻有你了,是不是你也覺得媽是個累贅,想要擺脫媽?”
“行啊,那你走,你趕緊走。你一走,媽馬上就從樓上跳下去,讓你落個乾淨。”
五分鐘前,滿臉幸福和唐翠芬分享她有了對象的原主,眼中的那道光,再次熄滅了。
原主就這樣,在這個七十平的筒子樓裡,和自己的母親唐翠芬一起生活了一輩子。
她的一輩子永遠在被管束,像一隻被網子關住的飛鳥,連每天去上班,穿什麼衣服,喝多少水,吃什麼菜,都要被安排。
沒有任何朋友,就算偶爾單位加班,晚回家五分鐘,唐翠芬立馬就會衝到單位找她的領導,找她的同事,找一切能管得住她的人。
會撒潑打滾的老太婆,誰敢惹啊。
至少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都是不敢的,他們能做到的隻有遠離。慢慢的,就算在沒有唐翠芬的單位,能稍微喘口氣的地方,原主也隻剩下了唐翠芬。
這種一眼就望的到頭的日子,原主過了幾十年。
直到她六十歲的那年,唐翠芬去世,她才得以解脫。
看著唐翠芬緊閉著的雙眼,原主心裡沒有傷心,沒有難過,更沒有不舍,甚至悄悄鬆了一口氣。她隻覺得,唐翠芬活的也太久了,久到她也已經成了一個滿心滄桑的老人。
處理完唐翠芬的後事,原主直接找了一條河跳了下去,絲毫沒有猶豫。
她實在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