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舊案疑雲與新局暗湧
林悅指尖劃過泛黃的紙頁,指腹觸到油墨暈開的“林家村磚瓦廠”幾個字時,指節不自覺地蜷了蜷。窗外的梧桐葉被秋風卷著打在玻璃上,發出沙沙的輕響,卻沒衝淡堂屋裡凝滯的氣氛——蘇然剛從縣城檔案館回來,帶回的這份1983年的工商登記檔案,像塊石頭砸進了平靜的湖麵。
“你看這處。”蘇然伸手點了點檔案裡“資金來源”一欄旁的小字備注,鋼筆字跡潦草卻清晰,“‘集體出資占比70,個人募股30’,但下麵附的募股名單裡,沒有林二叔的名字。”
林悅抬眼看向坐在對麵的林建業,他鬢角的白發比去年又多了些,此刻正攥著搪瓷杯的手微微發顫,杯沿的茶漬蹭在指縫間也沒察覺。“二叔,1983年磚瓦廠籌建時,你不是說你投了五百塊嗎?”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認真。
林建業喉結滾動了兩下,喉間發出渾濁的聲響,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是……是投了啊,當時還是托村支書遞的錢,怎麼會沒名字?”他伸手想去拿檔案,指尖剛碰到紙頁就縮了回來,像是被燙到似的,“會不會是……檔案館漏記了?”
“不可能。”蘇然搖了搖頭,從公文包裡掏出另一疊材料,“我查了當年的財務流水,30的個人募股總共是八千塊,分十二筆入賬,最大的一筆是村東頭王木匠的一千五,最小的是李嬸的兩百,每一筆都有對應的簽字收據,唯獨沒有你的五百塊記錄。”
這話一出,堂屋裡徹底靜了下來,隻有掛鐘的滴答聲在空氣中回蕩。林悅看著林建業瞬間蒼白的臉色,心裡咯噔一下——她記得小時候常聽二叔說,當年要不是把家底都投進磚瓦廠,後來也不會因為廠子倒閉而欠了一屁股債,更不會在她創業初期連五百塊周轉金都拿不出來。可現在這份檔案,卻把二叔口中的“往事”撕開了一道口子。
“會不會是……當年村支書吞了你的錢?”蘇然見氣氛太僵,試著打圓場。他知道林建業在林家的分量,雖說早年家裡窮時也偏心過兒子,但在林悅創業最難的時候,也曾偷偷塞過雞蛋和糧票,這份情分林悅一直記著。
林建業猛地抬起頭,眼裡滿是慌亂:“不能啊!村支書當年跟我拍著胸脯保證,說錢一定記在我名下,還說磚瓦廠投產後每年能分不少紅……”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埋著頭喃喃自語,“可後來廠子虧了,支書說所有股東的錢都賠進去了,我還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
林悅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秋風帶著泥土的氣息湧進來,讓她混亂的思緒清明了些。1983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集體企業剛興起,管理混亂是常有的事,但一筆五百塊的募股款憑空消失,絕不是“混亂”兩個字能解釋的。更讓她在意的是,去年村裡修水泥路時,老支書的兒子王強突然拿出一筆錢,在縣城買了個門麵開起了超市,當時大家都以為是他在外打工攢的,現在想來卻有些不對勁——老支書1990年退休時,每月退休金才幾十塊,王強初中畢業就在家待著,哪來的錢買門麵?
“二叔,你還記得當年給村支書錢時,有沒有旁人在場?”林悅轉過身,目光落在林建業身上。
林建業皺著眉想了半天,才慢慢開口:“那天是晚上去的他家,就他兩口子在……哦對了,他媳婦當時在納鞋底,還跟我說‘建業啊,這錢投進去就是股東了,以後可得常來問問廠子的事’。”他頓了頓,突然拍了下大腿,“還有!當時我把錢給他時,他從抽屜裡拿了張紅紙寫了個收條,說等正式登記了再換正規收據,後來我去要了好幾次,他總說忙,再後來廠子出了問題,我就忘了這茬了!”
“收條還在嗎?”蘇然立刻追問。
“早沒了!”林建業歎了口氣,“後來搬家時翻出來,我看廠子都黃了,留著也沒用,就當廢紙燒了。”
林悅沒說話,指尖在桌沿輕輕敲著——沒有收據,沒有證人,唯一的線索就是那份檔案和王強突然冒出來的錢。現在老支書已經去世五年了,他媳婦去年也跟著兒子去了縣城,想要查證當年的事,隻能從王強身上入手。可王強那人油滑得很,要是直接去問,肯定不會承認,得想個辦法套他的話。
“要不,我去找王強聊聊?”蘇然看出了林悅的心思,主動開口,“就說村裡想搞個老企業紀念館,收集當年磚瓦廠的資料,順勢問問他父親當年籌建廠子的事,看看能不能套出點話。”
林悅點了點頭,又叮囑道:“彆太急,慢慢來,要是他察覺到不對勁,反而會打草驚蛇。”她看向林建業,語氣軟了些,“二叔,這事你彆太往心裡去,不管能不能查到,我們都會給你一個說法。”
林建業眼眶紅了紅,擺了擺手:“我不是心疼那五百塊,就是覺得憋屈!當年要是知道錢沒投進去,我也不會傻乎乎地等分紅,更不會讓你二嬸跟著我受苦……”話沒說完,就被進來送水果的二嬸打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啥呢,都過去的事了,提它乾啥!”二嬸把果盤放在桌上,笑著打圓場,“悅悅和然子這麼忙,還為這點小事操心,快吃點蘋果,剛從樹上摘的,甜著呢。”
林悅拿起一個蘋果,擦了擦遞給林建業:“二叔,二嬸說得對,過去的事咱慢慢查,但眼下有件事,我想跟你們商量下。”她頓了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在村裡建個農產品加工廠,專門收購咱們村和周邊村子的雜糧、果蔬,加工成真空包裝的粗糧禮盒和果蔬乾,這樣既能幫鄉親們增收,也能讓咱們村的農產品走出去。”
這話一出,林建業和二嬸都愣住了。去年林悅的食品廠擴大規模後,已經帶動了村裡二十多個人就業,現在又要建加工廠,這可不是小數目。
“悅悅,這得花不少錢吧?”二嬸有些擔心,“再說,加工出來的東西能賣出去嗎?”
“錢的事你們放心,廠裡有流動資金,不用鄉親們出錢。”林悅笑著解釋,“至於銷路,我已經跟縣城的幾家超市談好了,他們願意先鋪貨,而且現在城裡人都注重健康,粗糧禮盒肯定有市場。另外,我還打算在加工廠裡設個扶貧崗,優先招收村裡的困難戶,工資按市場價算,年底還有分紅。”
林建業猛地放下蘋果,激動地說:“這可是好事啊!村裡的老張家、李家,還有西邊的王寡婦,都是困難戶,要是能在廠裡上班,日子就能好過些了!”
“是啊是啊!”二嬸也跟著點頭,“悅悅,你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要是你爺爺還在,肯定得高興壞了!”
看著二叔二嬸興奮的樣子,林悅心裡也暖暖的。她穿越到這個年代,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自己的事業,靠的不僅是神秘空間,更是鄉親們的幫襯——當年她在黑市賣菜,是李嬸幫她望風;創業缺場地,是村支書主動騰出了廢棄的倉庫;就連工廠遇到危機時,也是村裡的鄉親們自發地幫她宣傳產品。現在她有能力了,自然要回報這片土地。
可她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就出了岔子。
林悅剛到食品廠,就被車間主任老張堵在了門口。老張臉色煞白,手裡攥著一張質檢報告,說話都帶著顫音:“林總,不好了!昨天發往縣城百貨大樓的一批桃酥,被檢測出大腸杆菌超標,對方已經把貨退回來了,還說要咱們賠償損失!”
“什麼?”林悅接過質檢報告,隻見“大腸杆菌”一欄的數值遠遠超過了國家標準,她的眉頭瞬間皺緊,“這批桃酥是哪個車間生產的?原材料是從哪裡進的?”
“是二車間生產的,原材料都是咱們自己家種的桃子和麵粉,跟之前的批次沒區彆啊!”老張急得滿頭大汗,“我已經查過了,生產過程都是按規定來的,消毒也做了,怎麼會超標呢?”
林悅拿著報告走進辦公室,蘇然也跟著進來了。他看了報告後,臉色也沉了下來:“會不會是有人故意搞鬼?”
“有這個可能。”林悅點了點頭,“上個月咱們搶了紅星食品廠的一筆大訂單,他們廠長還來找過我,說要跟我‘談談’,被我拒絕了。”她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這批桃酥是昨天下午發的貨,今天一早就被檢測出問題,速度太快了,像是早有準備。”
蘇然皺著眉:“那現在怎麼辦?百貨大樓那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要是這事傳出去,咱們廠的名聲就毀了。”
林悅拿起電話,撥通了縣質檢局的號碼。她跟質檢局的王局長還算熟,之前廠裡申請qs認證時打過幾次交道。電話接通後,她把情況簡單說了下,請求他們派專人來廠裡重新檢測。
王局長很給麵子,答應半小時後就派人過來。掛了電話,林悅又讓老張把二車間昨天的生產記錄和原材料進貨單都拿過來,仔細翻看。
“原材料沒問題,生產記錄也沒問題,消毒記錄也齊全……”林悅翻著資料,心裡的疑惑越來越深。突然,她注意到生產記錄上“包裝員”一欄寫著“劉梅”的名字,而劉梅正是紅星食品廠廠長的遠房表妹,三個月前才應聘到廠裡。
“老張,劉梅現在在哪?”林悅抬頭問道。
“劉梅?”老張愣了一下,“她昨天下午下班就請假了,說家裡有事,今天還沒來呢。”
林悅和蘇然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懷疑。“你立刻聯係劉梅,讓她馬上回廠裡來,就說有緊急情況。”林悅對老張說,“另外,把昨天二車間的監控調出來,重點看包裝環節。”
老張剛出去,辦公室的電話就響了。林悅接起電話,是百貨大樓的王經理打來的,語氣很不客氣:“林總,你們到底怎麼回事?這批桃酥要是流到市場上,出了問題誰負責?我跟你說,要麼你們賠償我們的損失,要麼咱們法庭見!”
“王經理,你先彆激動。”林悅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下來,“我們已經申請重新檢測了,等結果出來,如果確實是我們的問題,我們肯定會賠償你的損失。但如果是有人故意搞鬼,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們調查,畢竟這事也關係到你們百貨大樓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