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這可是咱們自己種的,沒打農藥,沒催熟,純綠色食品。”蘇然得意地說,“對了,省農科院的專家說,咱們的反季節草莓種植技術很成功,等大麵積成熟了,不僅能供應本地市場,還能賣到周邊省市,到時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太好了!”林悅把周建國寫信的事跟蘇然說了一遍,“周明明天就過來實習,正好能幫咱們打理草莓加工的事。”
蘇然眼睛一亮:“周建國的孫子?那可真是太好了!咱們正愁沒人懂這方麵的技術呢,他來了,正好能派上用場。”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林悅看著蘇然,心裡滿是欣慰。這麼多年,他們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無論是創業時的艱難,還是事業成功後的榮耀,都一起扛了過來。如今,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追求,他們的事業也有了新的接班人,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午吃飯的時候,曉星說起文化站最近的情況:“最近來文化站看書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有些孩子還問我能不能學畫畫、學唱歌。我想著,要是能請幾個老師過來,給孩子們開幾門興趣課就好了,可就是找不到合適的老師。”
林悅想了想,說:“這事不難。咱們可以跟縣裡的文化館聯係一下,看看能不能請他們派老師過來支教。要是不行,咱們也可以自己招聘,給老師開工資,讓孩子們能學到更多東西。”
“真的嗎?那太好了!”曉星高興地說,“要是能開興趣課,孩子們肯定特彆開心。”
蘇然放下筷子,看著林悅和曉星,笑著說:“你們娘倆啊,一個操心事業,一個操心孩子,都是為了這個村子好。我支持你們,需要錢或者需要人,跟我說一聲,我來安排。”
林悅看著蘇然,又看了看曉星,心裡暖暖的。窗外的陽光正好,透過玻璃灑在餐桌上,把每個人的臉上都映得亮亮的。
下午,林悅去了村裡的食品加工廠。
加工廠還是她當年親手建起來的,如今已經擴建了好幾次,廠房寬敞明亮,機器設備也換成了最新的。車間裡,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有的在分揀蔬菜,有的在包裝產品,有的在操作機器,一派繁忙的景象。
廠長王磊看到林悅,連忙迎了上來:“林總,您怎麼來了?今天沒去基地看看?”
王磊是當年給林悅看場子的王大叔的兒子,從工廠開辦之初就跟著林悅,如今已經成了經驗豐富的廠長,把工廠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過來看看最近的生產情況。”林悅笑著說,“最近訂單多不多?工人們的工資都按時發了嗎?”
“訂單挺多的,特彆是咱們的香菇醬和辣椒醬,上個月又簽了一個大訂單,要供應給省城裡的連鎖超市。”王磊一邊領著林悅往前走,一邊彙報,“工人們的工資都按時發了,您放心。上個月咱們還給工人們漲了工資,大家乾勁都特彆足。”
林悅點點頭,走到生產線旁。看著一瓶瓶包裝精美的香菇醬從生產線上下來,被工人整齊地裝進箱子裡,她的心裡滿是自豪。這就是她的事業,是她用雙手一點點打拚出來的事業,是能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事業。
“對了林總,有個事想跟您彙報一下。”王磊停下腳步,認真地說,“最近有幾個外地的企業想來跟咱們合作,想代理咱們的產品,您看咱們要不要考慮一下?”
林悅想了想,說:“可以考慮,但一定要考察清楚對方的實力和信譽,不能盲目合作。咱們的產品是靠質量贏得市場的,不能因為合作方的問題,砸了咱們的招牌。”
“您放心,我已經讓市場部的人去考察了,等他們回來,我再給您詳細彙報。”王磊說。
兩人正說著,車間門口傳來一陣喧嘩。林悅皺了皺眉,問道:“怎麼回事?”
一個工人匆匆跑過來,說:“廠長,林總,外麵來了幾個記者,說是想來采訪咱們工廠,還帶了攝像機。”
林悅愣了一下,她平時很少接受采訪,除了一些必要的宣傳,她更願意把時間花在生產和經營上。
“記者?他們是哪個媒體的?有沒有提前聯係?”林悅問。
“他們說是省電視台的,專門來采訪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沒提前聯係,說是臨時決定過來的。”工人回答。
林悅想了想,說:“既然來了,就請他們進來吧。咱們的工廠也確實需要宣傳一下,讓更多人知道咱們的產品,知道咱們村的變化。”
王磊連忙讓人去請記者。不一會兒,幾個穿著正裝的人走進了車間,為首的是一個年輕的女記者,手裡拿著話筒,身後跟著一個扛著攝像機的攝影師。
“林總您好,我是省電視台《鄉村振興進行時》欄目的記者張婷,冒昧打擾,希望能采訪您一下。”女記者笑著說,態度很客氣。
“張記者您好,歡迎來到我們工廠。”林悅伸出手,跟張婷握了握,“你們想了解些什麼,儘管問。”
“謝謝林總。”張婷拿出筆記本,“我們聽說,您三十年前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步步創辦了這家食品加工廠,還帶動了全村的鄉親們一起致富,想請您跟我們說說您的創業故事。”
林悅笑了笑,走到車間的窗邊,看著外麵整齊的廠房和遠處的村莊,緩緩開口:“我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三十年前,我剛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一無所有,甚至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後來,我發現自己有一個特殊的能力,能種出比彆人更好的莊稼。於是,我就想著,能不能靠這個能力,讓自己活下去,讓家人活下去……”
她沒有提穿越的事,也沒有提神秘空間,隻是把自己的創業經曆,說成是“運氣好,遇到了好時代,遇到了好鄉親”。她說起剛開始種香菇時的艱難,說起開辦工廠時的資金短缺,說起麵對競爭對手陰謀時的堅持,也說起看到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時的欣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婷一邊聽,一邊快速地記錄著,眼睛裡滿是敬佩。攝影師則扛著攝像機,不停地拍攝著車間裡的景象,拍攝著林悅說話時的神情,也拍攝著遠處村莊的美景。
采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結束的時候,張婷緊緊握著林悅的手:“林總,您的故事太感人了。您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個了不起的鄉村振興帶頭人。我們一定會把您的故事好好地展現給觀眾,讓更多人知道,在咱們農村,還有這麼多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的人。”
送走記者後,王磊看著林悅,感慨地說:“林總,您剛才說得太好了。咱們村能有今天,真的多虧了您。”
林悅搖搖頭:“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你看,要是沒有工人們的辛勤工作,咱們的工廠怎麼能運轉下去?要是沒有鄉親們的支持,咱們的產品怎麼能賣得出去?要是沒有這個好時代,咱們怎麼能有這麼好的發展機會?”
她頓了頓,看著遠處的夕陽,輕聲說:“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未來,我還想做更多的事。我想把咱們的工廠做得更大,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的產品;我想把咱們的村莊建設得更美,讓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更好;我還想培養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能回到農村,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磊用力點點頭:“林總,我們都跟著您乾!您指哪兒,我們就打哪兒!”
林悅笑了,夕陽的餘暉灑在她的臉上,映出溫暖的光暈。她知道,這條路還很長,未來或許還會遇到新的挑戰,但隻要身邊有蘇然的陪伴,有曉星的支持,有鄉親們的信任,有像周明這樣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加入,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晚風拂過廠房的窗戶,帶來田野裡青草的香氣。林悅抬頭望向天空,晚霞染紅了半邊天,遠處的村莊炊煙嫋嫋,孩子們的笑聲隱約傳來。這就是她用半生心血守護的家園,是她心中最溫暖的港灣。她輕輕握緊拳頭,眼裡滿是堅定——未來,她要和大家一起,讓這片土地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讓故園的新聲,在時代的春潮裡,奏響更動聽的樂章。
喜歡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請大家收藏:()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