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嘉元城已半月有餘。
黃一夢的日子過得極有規律。白日裡,大半時間用於修煉《星河煉氣訣》與《萬毒淬體訣》,偶爾研習《星隱術》與那殘缺的《玉髓丹》丹方。
剩餘時間,她便改換裝束,收斂氣息,流連於外城各大坊市與茶樓酒肆之間。
她不再僅僅是聽,開始有選擇地接觸一些看似可信的信息源,用少量靈石換取一些零碎但有用的情報,並小心翼翼地驗證。
她逐漸摸清了嘉元城四大修真家族——掌控礦脈的趙家、擅長煉丹的林家、精於煉器的王家、以及弟子眾多、勢力最雜的李家——的大致情況,也知曉了城主府地位超然,維持著表麵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她弄清楚了賺取靈石最穩妥的幾種方式:接受城主府或各大家族發布的雇傭任務、組隊前往黑沼林或附近山脈獵妖采藥、以及……掌握一門修真技藝。
雇傭任務風險不可控,組隊外出需與人協作,皆非她所願。唯有修真技藝,雖前期投入大、見效慢,卻勝在安全可控,能長期穩定獲利,也最符合她低調隱匿、自給自足的規劃。
煉丹、煉器、製符、陣法,四大輔業中,陣法需傳承且耗資最巨,首先排除。製符需大量練習,成品價值相對較低。煉器對修為和火焰要求較高。
“煉丹……”黃一夢沉吟。她手中有那神秘種子和殘缺玉髓丹方,雖暫時無用,卻顯露出與靈植、丹藥的些許聯係。且丹藥是消耗品,需求最大,利潤也相對豐厚。
隻是,煉丹師門檻同樣不低,丹方、丹爐、靈藥、火焰缺一不可,更需要大量的練習來堆積熟練度,失敗率驚人,每一個成功的煉丹師背後都是海量資源的燃燒。
“不能好高騖遠,需從最基礎的開始。”她定下心思。目標不是立刻成為煉丹師,而是先掌握最基礎丹藥的煉製,能自給自足,並能小規模換取靈石即可。
她再次來到散修擺攤的自由坊市,這次目標明確——尋找最低階的丹方、最便宜的丹爐、以及最普通的練手藥材。
坊市內人聲鼎沸,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
“赤血丹丹方,隻要五十靈石!跳樓價了!”“快來看啊,新到的精鐵丹爐,耐燒耐用,童叟無欺!”“十年份的凝血草、生骨花量大管飽,打包價更優!”
黃一夢如同最耐心的漁夫,在人群中穿梭,目光掃過一個個攤位,比較著價格與品質。她看中一個看起來憨厚的中年漢子攤位上的黃銅丹爐,爐身有些許使用痕跡,但符文完整,價格也適中。
“道友,這丹爐如何賣?”她上前問道。
“道友好眼力!”漢子熱情介紹,“這‘厚土爐’雖隻是下品法器,但用料紮實,控溫穩定,最適合初學者練習。原價一百二,給您算一百靈石如何?”
黃一夢麵無表情地敲了敲爐身,發出沉悶聲響:“八十。這爐子火口有些許積灰,內壁也有丹氣殘留,並非新爐。”
漢子臉上笑容一僵,訕訕道:“道友是個行家……九十,九十靈石您拿走,我再送您一捆柴火木!”
“八十五,不賣我便去彆家看看。”黃一夢作勢欲走。
“成成成!八十五就八十五!交個朋友!”漢子連忙答應。
購得丹爐,她又花了數十靈石,買下幾張最基礎的丹方,如【辟穀丹】、【清心散】、【金瘡藥】,以及大量對應的十年份普通藥材。這些丹藥毫無技術含量,利潤微薄,但正適合她這等新手入門。
最後,她繞到坊市角落,在一個無人問津的老者攤位上,發現了一小捆暗紅色的枯藤。
“這是什麼?”她拿起一根,感覺到其中蘊含著一絲微弱的火靈力。
老者抬了抬眼皮,有氣無力道:“地火藤,長在廢棄地火脈邊上的玩意,耐燒,火力比普通靈木柴強點,十靈石一捆。”
黃一夢想起自己那小院的老井,心中微動,付錢買下。用此物生火,或許比用靈柴效果稍好。
回到柳絮巷小院,她立刻忙碌起來。先將小廚房簡單改造,布置下一個小型的聚火陣和通風陣,然後將厚土爐安置好。
煉丹首重火焰。地火最好,但她沒有條件。用自身真火,消耗巨大且難以持久控製。用靈柴或地火藤,是最現實的選擇。
她先嘗試煉製最簡單的辟穀丹。此丹隻需幾種飽腹感的靈穀粉末融合,稍加凝練即可,幾乎談不上失敗。
將地火藤點燃,投入爐底,控製著火力預熱丹爐。然後按照丹方順序,投入處理好的靈穀粉,神識密切關注著爐內藥材的變化,小心操控著火候。
不多時,一股淡淡的焦糊味傳出。
第一爐,火力稍猛,焦了。
她麵無表情地清理爐渣,反思片刻,開始第二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