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書房的燭火已燃過半截,燭淚順著燭台緩緩滴落,在青磚上凝成半透明的痕跡。趙燼與蕭驚寒領命離去後,書房內終於恢複了寧靜,隻剩下太子趙衡獨自站在案前,指尖還殘留著方才翻閱密報的油墨氣息。
“殿下,這卷古籍殘卷您留著吧。”蕭驚寒臨走前,特意將那卷泛黃的殘卷遞到太子手中,語氣帶著鄭重,“末將粗通古文字,隻看懂了‘幽冥裂隙’與‘腐蝕之力’的關聯,殘卷後半部分似乎還有關於裂隙封印的記載,或許對後續破解柳家陰謀有用。”他頓了頓,補充道,“墨影閣的人說,這殘卷來自前朝昆侖神宮的遺址,上麵的文字是上古神紋,尋常人很難完全解讀,殿下若有時間,可仔細研究一番。”
太子接過殘卷,指尖觸到粗糙的紙頁時,心中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殘卷邊緣因年代久遠而微微卷曲,紙麵上還殘留著淡淡的土腥味,像是剛從地下挖掘出來不久。他將殘卷放在案上,小心翼翼地展開——隻見上麵的文字歪歪扭扭,既不像篆書,也不像隸書,筆畫間帶著奇異的弧度,像是某種圖騰,又像是自然形成的紋路,確實如蕭驚寒所說,是難以解讀的上古神紋。
太子耐著性子,逐字逐句地研究。他自幼跟隨太傅學習古籍,對上古文字略有涉獵,可麵對這卷殘卷上的文字,卻隻認得零星幾個。“幽”“冥”“裂”“隙”……他輕聲念出認出的字,結合上下文,勉強拚湊出“幽冥裂隙,蝕萬物,唯昆侖神紋可封”的句子。
“昆侖神紋?”太子眉頭微蹙,這個詞讓他莫名覺得熟悉,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聽過。他指尖劃過“昆侖神紋”四個字,目光停留在殘卷旁繪製的圖案上——那是一個簡單的線條畫,畫著一枚玉佩,玉佩背麵刻著細碎的雲紋,紋路蜿蜒曲折,與他記憶中的某樣東西漸漸重合。
突然,太子心中一震,猛地想起八弟趙珩腰間的那枚“珩”字玉佩!那玉佩是母後臨終前留給趙珩的,羊脂白玉質地,背麵刻著細碎的雲紋,當時他隻當是普通的裝飾紋路,如今看來,那雲紋竟與殘卷上繪製的“昆侖神紋”有著驚人的相似!
太子快步走到書架前,從暗格裡取出一個錦盒——裡麵存放著他與趙珩兒時的舊物,其中就有一枚與趙珩玉佩同款的玉佩,隻是上麵刻的是“衡”字,是母後當年特意定製的,兄弟二人各一枚。他打開錦盒,取出那枚“衡”字玉佩,將其與殘卷上的圖案對比——玉佩背麵的雲紋與圖案上的昆侖神紋,不僅紋路走向一致,連細節處的轉折都分毫不差!
“原來如此……八弟和我的的玉佩,竟與昆侖神紋有關!”太子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手中的玉佩險些掉落在地。他重新拿起殘卷,仔細研讀,發現殘卷後半部分雖然字跡模糊,卻能隱約看到“神紋護主”“裂隙封印需神子之力”等字樣。結合之前趙珩暈倒時,太醫說他“似有邪祟入體”,以及蘇雲說趙珩體內有“裂隙腐蝕之力”,太子忽然意識到,八弟的玉佩或許不僅僅是普通的信物,更是能抵禦幽冥裂隙之力的關鍵!
“難怪八弟接觸到裂隙煙霧後,雖染病卻未危及性命,原來是玉佩在暗中護著他……”太子喃喃自語,心中的疑惑漸漸解開,卻又生出新的疑問,“母後為何會有昆侖神宮的玉佩?她與昆侖神宮又有什麼關聯?八弟的體質,難道與‘神子’有關?”
一連串的疑問在太子腦海中盤旋,讓他愈發覺得,這枚玉佩背後隱藏著巨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很可能與幽冥裂隙、柳家陰謀,甚至前朝昆侖神宮的興衰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知道,要解開這些疑問,必須找到八弟趙珩,仔細詢問玉佩的來曆,同時驗證玉佩是否真的能抵禦裂隙之力。
太子將殘卷小心地收好,放入錦盒中,又將自己的“衡”字玉佩放回暗格——這枚玉佩如今看來意義非凡,絕不能輕易示人,否則恐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他走到窗邊,望著八皇子府的方向,心中滿是急切,恨不得立刻見到趙珩,解開所有謎團。
“來人!”太子對內侍喊道,聲音帶著幾分急切,“去八皇子府看看,八殿下醒了沒有。若醒了,就說我有要事找他,讓他即刻來東宮一趟;若還沒醒,便讓蘇先生好生照看,等殿下醒了再回話。”
“是,殿下。”內侍躬身應下,快步走出書房,朝著八皇子府的方向而去。
太子重新回到案前,拿起清溪村的災情簡報,卻再也無法集中精神。他的目光一次次落在錦盒上,腦海中不斷回放著殘卷上的文字與玉佩的紋路。他隱隱覺得,八弟的玉佩,很可能是破解幽冥裂隙危機、粉碎柳家陰謀的關鍵,而接下來與趙珩的談話,或許會揭開更多隱藏在歲月中的秘密。
書房內的燭火依舊跳動,將太子的身影拉得很長。他拿起筆,在紙上寫下“昆侖神紋”“玉佩”“神子”三個詞,用墨線將它們連接起來——一個模糊的輪廓漸漸在他腦海中形成,而這個輪廓,或許將改變整個大靖的命運。太子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靜靜等待著趙珩的到來,準備揭開這場跨越千年的秘密序幕。
喜歡天闕歸來請大家收藏:()天闕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