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傳來皇帝駕崩、太子繼位的消息時,蘇雲正站在城樓上觀察叛軍動向。他手中攥著墨影衛傳回的密報,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立刻對身邊的暗衛首領下令:“傳我命令,所有墨影衛即刻繞至叛軍後方,待金甲軍抵達後,從背後發起突襲,務必打亂叛軍陣腳!另外,快馬通知蕭將軍,讓他率金甲軍火速回援東宮,與玄甲軍彙合,形成合圍之勢!”
暗衛領命離去後,蘇雲目光轉向東宮方向——那裡火光依舊,廝殺聲隱約傳來,卻比之前弱了許多。他知道,太子繼位的消息定能提振士氣,而聯軍合圍的計劃,將是徹底平定宮變的關鍵。
半個時辰後,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塵土飛揚中,蕭驚寒率金甲軍疾馳而來。金甲軍士兵身著鎏金鎧甲,手持長槍,隊列整齊,氣勢如虹。蕭驚寒勒住馬繩,看到城樓上的蘇雲,高聲喊道:“蘇先生,金甲軍已到,如何部署?”
“蕭將軍,你率金甲軍從左側進攻,玄甲軍從正麵牽製,墨影衛從後方突襲!”蘇雲高聲回應,“記住,留部分兵力看守叛軍俘虜,切勿趕儘殺絕,以免激起反抗!”
蕭驚寒點頭,立刻下令:“金甲軍!左翼列陣,準備進攻!”金甲軍士兵迅速變換陣型,朝著叛軍左側發起衝鋒。與此同時,墨影衛從叛軍後方突襲,手中短刃劃破夜空,精準地斬殺叛軍哨兵。玄甲軍則在趙燼的帶領下,從正麵發起猛攻,三方兵力形成合圍之勢,將叛軍死死困在中間。
叛軍腹背受敵,本就因糧草斷絕而軍心渙散,此刻更是亂作一團。士兵們四處逃竄,卻被聯軍層層包圍,插翅難飛。劉相見狀,臉色慘白如紙,他知道大勢已去,卻依舊不甘心,召集身邊的殘部,嘶吼道:“跟我衝!隻要衝出重圍,我們還有機會!”
他率領殘部朝著玄甲軍的防線衝去,卻被趙燼攔在身前。“劉相,你勾結北狄,發動宮變,害死陛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趙燼手持長劍,眼中滿是怒火,腰間的凝血玉泛著猩紅光芒,劍氣瞬間增強數倍。
劉相咬牙,舉起長劍迎了上去。兩人展開激烈廝殺,劍刃碰撞的聲音在混亂的戰場中格外清晰。趙燼的劍法剛猛有力,每一擊都帶著雷霆之勢,凝血玉的力量順著劍身傳遞,讓他的劍氣更具殺傷力。劉相漸漸不敵,身上多處受傷,動作越來越遲緩。
“趙燼長劍帶著猩紅劍氣直刺劉相,劉相慌亂躲閃,卻被趙燼一腳掃倒在地。幾個士兵立刻上前,將他死死按住。趙燼冷笑一聲:“想死?哪有這麼容易!”話音未落,寒光一閃,趙燼手中匕首已經挑斷劉相手腳筋。劉相慘叫著癱軟下去,鮮血染紅了地麵。趙燼擦了擦匕首,冷冷道:“押回王府地牢,本王要慢慢炮製!”
北狄援軍見劉相被俘,再也無心抵抗,紛紛扔下兵器投降。玄甲軍與金甲軍士兵上前,將投降的叛軍一一捆綁,押往天牢。宮變,終於徹底平定。
天牢深處,趙宥得知劉相被俘、叛軍投降的消息,眼中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他靠在冰冷的石壁上,回想起自己的野心與謀劃,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心中滿是絕望。他緩緩閉上眼睛,從懷中取出一枚藏著劇毒的銀針,刺入自己的心臟,徹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日後,東宮舉行登基大典。太子趙衡身著龍袍,頭戴皇冠,一步步走上高台。陽光灑在他身上,讓他顯得格外威嚴。禮官高聲宣讀登基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先帝遺命,登基為帝,改元‘永熙’,大赦天下……”
詔書宣讀完畢,百官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震徹雲霄。新帝走下高台,冊立趙珩為安王,賜王府一座;封趙燼為兵馬大元帥,統領全國兵馬;封蕭驚寒為鎮國將軍,鎮守京城。
登基儀式結束後,新帝召集群臣,在東宮議事。他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群臣,沉聲道:“柳家餘黨雖除,宮變雖平,但朝中仍有北狄暗線,需徹查到底,絕不能留下隱患。另外,雁門關方向出現小型裂隙異動,關乎大靖安危,需儘快派人前往修複,各位有何建議?”
群臣紛紛建言獻策,朝堂之上秩序井然。新帝看著這一切,心中明白,大靖的朝局已逐漸穩定,但雁門關的裂隙危機,仍是懸在大靖頭頂的一把利劍。他看向站在群臣中的趙珩與蘇雲,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無論未來有多少困難,他都將與眾人一同,守護好大靖的江山與百姓。
而此刻的雁門關方向,一道微弱的幽藍光正從地麵滲出,順著土壤緩緩蔓延,預示著一場新的危機,即將來臨。
喜歡天闕歸來請大家收藏:()天闕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