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留下的那句話,像一顆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李育卿近乎麻木的心湖中漾開了細微卻持久的漣漪。
“……有機會離開這裡,擁有一定程度的新‘自由’。”
自由。這兩個字對她而言,曾經意味著隨心所欲、揮霍無度和眾星捧月。而現在,它變得如此具體而卑微——僅僅是走出這棟現代化牢籠,擁有一點點能夠自主呼吸的空間。
還有“管理藝術品投資機構”?這並非她完全陌生的領域,她的珠寶生意本就與藝術收藏沾邊,但這更像是周昊扔給她的一根帶著倒刺的繩索,既是考驗,也是某種形式的……“恩賜”?
接下來的日子,李育卿的生活節奏依舊被那張精確到分鐘的日程表所統治,但她的心態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靜思”時,她不再完全沉浸於過去的崩潰與不甘,而是開始強迫自己思考那些商業案例和哲學書籍中的邏輯;“體能訓練”時,她不再敷衍了事,而是咬著牙試圖突破昨天的記錄;閱讀指定書目時,她甚至開始做筆記,試圖從中找出能讓她“做好”的線索。
她像一個被迫重新學習生存技能的高等生物,在絕對力量的威壓下,一點點收斂起爪牙,嘗試去理解並適應新的規則。屈辱感依舊存在,手腕上的烙印時刻提醒著她,但那絲對“有限自由”的渴望,如同冰原上極其微弱的極光,開始在她死寂的內心閃爍。
一周後,那名女侍者送來的不再是簡單的日程表,還附帶了一個加密的平板電腦和一堆關於北歐那幾家藝術品投資機構的詳細資料,包括財務報表、人事架構、當前進行的項目以及潛在的風險評估。
“先生吩咐,這是您接下來需要學習的內容。每周會有一次線上考核。”女侍者的語氣一如既往地平穩。
李育卿接過平板,感覺手中沉甸甸的。她知道,真正的考驗開始了。
她幾乎投入了所有未被安排的時間來啃這些枯燥的文件。語言不是問題她精通多國語言),但複雜的財務模型、藝術品市場的詭譎波動、那些老牌歐洲經理人可能設置的隱形障礙……一切都讓她感到棘手。她過去的商業經驗更多依賴於家世背景和強勢手腕,而非這種需要極度耐心和精妙技巧的管理。
好幾次,她對著屏幕上複雜的數據鏈感到絕望,幾乎要摔了平板。但一想到周昊那雙冷漠審視的眼睛,想到那扇可能永遠不會再為她打開的門,她又硬生生忍了下來,逼著自己繼續看下去。
她開始利用“靜思”的時間在腦中模擬決策,在閱讀哲學書籍時思考權力博弈如何在商業中細微體現。她甚至主動請求女侍者雖然對方幾乎從不回應)提供更多藝術市場相關的行業報告。
這種被迫的、全身心的投入,竟讓她暫時忘記了外在的屈辱,找回了一絲久違的、專注於某件事的充實感。
第一次線上考核來得很快。屏幕那端是一位聲音冰冷、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匿名導師,問題尖銳而專業,直指幾個機構運營中的核心風險點。
李育卿緊張得手心冒汗,回答得磕磕絆絆,許多問題隻能憑借直覺和這幾天惡補的知識硬答。考核結束,她沒有得到任何評價,隻被告知“等待結果”。
那種懸而未決的等待比直接的斥責更折磨人。她食不知味,連訓練時都頻頻出錯。
第二天,女侍者送來的餐盤旁,多了一張小小的紙條。上麵隻有一個簡單的單詞:
【及格。】
沒有評分,沒有評語,隻有一個冰冷的“及格”。
李育卿卻如同溺水的人抓到氧氣,長長地、顫抖地籲出了一口氣。一種極其微小的、幾乎可笑的成就感,竟然讓她眼眶有些發酸。
她……做到了第一步。
儘管隻是“及格”。
接下來的幾周,周昊再也沒有出現。但李育卿能感覺到他那無所不在的注視。考核的頻率增加,難度也逐漸提升。她拿到的資料不再局限於北歐機構,開始涉及周氏旗下其他更核心、更複雜的產業模塊,仿佛周昊在通過這種方式,讓她窺視他龐大帝國的一角。
她不再抱怨,不再憤怒,而是如同最饑渴的學生,拚命吸收著一切。她發現自已過去許多的商業觀念和手段在周昊這套體係麵前顯得如此粗糙和可笑。一種複雜的情緒在她心中滋生——既有對強大對手的敬畏,也有一種扭曲的、想要被他認可的渴望。
又一次高難度考核後,她罕見地得到了紙條反饋:
【數據處理有進步,但風險預判仍顯幼稚。關注盧森堡ax基金近期動向。】
這幾乎算是“指導”了!
李育卿的心臟狂跳起來,立刻撲向平板,開始瘋狂查詢所有關於ax基金的信息。她花了整整兩天時間,結合之前看到的幾份看似無關的全球經濟簡報,終於摸清了一絲線索——ax基金很可能正在暗中做空與周氏某項海外能源投資相關的衍生品!
她連夜將她的分析和預警寫成了一份簡潔的報告,通過平板上的特殊通道提交了上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