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斜照進院子,風把石榴石枝吹得輕輕作響。
洛夏他們剛走到客廳,就聽見門口傳來一聲怒喝:
“爸!您怎麼又帶人來看房了?不是說好這房子給我嗎!”
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怒氣衝衝地闖進來,身後的女人抱著孩子,孩子被嚇得直撇嘴。
老者眉頭緊鎖,沉聲回了句:“你少在這裡胡攪!這房子我自有安排!”
眼看一場家庭糾紛就要爆發,洛夏趕緊起身,示意大家先冷靜。“大爺,和你兒子商量好,我們在院子外麵等等。”
洛夏和洛陽、尹書恒立刻退到院子裡,順手給孩子遞了個小風車,孩子的情緒這才穩定下來。
院子外,洛夏輕聲問:“這種情況,我們還買嗎?”
洛陽耐心解釋:“產權清楚,但家庭內部意見不統一。我建議先讓他們溝通,等意見一致了再決定,對大家都好。”
屋裡,父子倆的爭吵聲忽高忽低。老者歎了口氣,緩緩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原來,兒子創業失敗,欠了不少錢。老者怕房子被拿去抵債,才想先賣了,幫兒子渡過難關,也給年幼的孫子留點保障。
兒子聽了,臉上的怒氣漸漸退去,露出了羞愧和茫然。
這時,洛夏回到門口,輕聲提議:“要不這樣,我們先把所有問題都擺到桌麵上,一起想個對大家都穩妥的方案。”
她拿出紙,寫下了幾個可行的選項:
1.先不賣房,用房產做抵押,申請一筆低息貸款,幫兒子渡過難關。
2.先不賣房,與兒子簽訂協議,明確房子未來的安排,避免被抵債。
3.如果堅持賣房,就先理清債務,確保孫子的權益。
老者和兒子對視了一眼,屋裡的氣氛終於緩和下來。兒子低聲說:“爸,對不起,是我沒本事……”
老者擺擺手:“一家人,不說這些。”
最終,父子倆決定先不賣房,采納了洛夏提出的第二種方案。老者握住洛夏的手,感激地說:“謝謝你,小姑娘。”
洛夏笑著回應:“能幫到你們就好。”
裴青有點不理解的看著洛夏說:“這樣你不是買不成房子了?”
“洛夏淺淺笑道:“買不了這套,換一套買吧,你看他們自己都沒有房子住,怎麼賣呀。”
裴青笑了笑:“那是,這樣,我帶你們去看另外兩套。隻是那房子是三進和二靜。”
洛夏心裡本來就覺得這套一進院子有點小,又沒有買成,決定以後都不買一進院子,最低得要買二進的。
洛夏聽裴青說有“三進”和“二進”的院子,立刻來了興致。
“先去看二進的吧,”她笑著說。
裴青帶他們去的第一個院子,是個二進的老宅子。
推開斑駁厚重的木門,首先是一個小巧的前院,種著幾株竹子,透著一股清幽的氣息。
繞過影壁,便是豁然開朗的內院。院子方正,鋪著青石板,角落裡還有一口老井。正房寬敞明亮,東西廂房齊全,屋簷下掛著幾串紅燈籠,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