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遠方的厚禮與牽掛_重生之羊毛女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73章 遠方的厚禮與牽掛

第173章 遠方的厚禮與牽掛(1 / 1)

秋陽透過糕坊的窗欞,如金色的細沙般灑落在複習用的八仙桌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陽光中,那些微小的塵埃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輕盈地舞動著,宛如點點碎金,飄落在攤開的書本上,將“三角函數”四個字映照得格外明亮。

小鳳端坐在桌前,手中緊握著一根細木棍,專注地在桌麵上一筆一劃地書寫著“社稷”二字。木棍與粗糙的木頭相摩擦,發出輕微的“沙沙”聲,留下一道道淺淺的印痕。她的嘴裡輕聲念叨著:“社是土,稷是禾,合起來就是國家。”那認真的模樣,仿佛這兩個字蘊含著無儘的奧秘和重要性。

而在小鳳的身旁,王丫正沉浸在一本翻得卷邊的《地理》書中。她的指尖輕柔地摩挲著書頁上的“北京”二字,仿佛能透過這兩個字感受到那座城市的繁華與魅力。紙頁在她的摩挲下已經有些發毛,但她卻絲毫不在意,依舊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書,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

林廠長,郵局的老張來了,說有你從北京寄來的包裹!趙鐵柱的大嗓門從門口傳來,帶著股子雀躍,震得窗欞都嗡嗡響,老大一個木箱子,上麵還貼著紅條,看著就喜慶!我跟老張倆人抬都費勁,估摸著得有幾十斤重!

林小滿剛給大家講完一道曆史題,黑板其實是塊刷了墨的木板)上還留著她寫的鴉片戰爭時間線,聞言心裡猛地一跳——北京?她在那邊沒什麼親戚,除了幾年前部隊來島慰問時,認識的幾位老領導,再無旁人。那些老首長當年嘗過她做的海浪花糕,讚不絕口,臨走時還說往後有難處就找我們,沒想到真能收到他們的信。

她快步迎出去,隻見老張正費力地把個半人高的木箱子往院裡挪,箱子用粗麻繩捆得結結實實,外麵貼著張鮮紅的封條,上麵印著軍委辦公廳的金色字樣,邊角磕磕碰碰的,沾著旅途的風塵和海水的鹽漬。老張額頭上的汗珠子順著皺紋往下淌,滴在箱子上,暈開一小片濕痕。

這箱子可沉了,我跟郵局的小年輕倆人抬才弄過來。老張抹了把汗,從帆布包裡掏出簽收單,筆尖在單子上頓了頓,林廠長,你這是認識大人物啊?這種封條的包裹,咱島上開郵局這麼多年,還是頭回見。上回公社書記收的包裹,都沒這排場。

林小滿簽了字,指尖觸到簽收單上的墨跡,還帶著點溫度。她招呼趙鐵柱和大柱:搭把手,抬到教室去。三人合力把箱子往倉庫改造成的教室裡挪,木箱子在青石板上拖出的聲響,引得正在複習的人都探出頭來,眼裡滿是好奇。

這裡麵裝的啥呀?這麼沉。小鳳放下書本,跑到門口張望,辮子上的紅綢帶隨著動作甩來甩去。

拆開看看就知道了。林小滿找了把美工刀,小心翼翼地割開麻繩,撬開木箱的蓋子——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麵而來,滿箱子的書差點讓人驚呼出聲。《高中數學全解》《語文基礎知識手冊》《曆年高考真題彙編》《物理習題集》《化學原理》......足足二十幾本,本本都帶著嶄新的油墨香,書脊挺括,扉頁上還印著內部資料注意保存的字樣,顯然是特意印製的複習材料。

我的娘哎,這可是稀罕物!趙鐵柱拿起本《物理習題集》,翻得響,紙頁間夾著的書簽掉了出來,是片乾枯的楓葉,前陣子我托人在縣城找了半個月,連本缺頁的舊書都沒尋著,這兒一下子冒出這麼多!林廠長,這是哪位貴人給您寄的?

林小滿的目光掠過那些碼得整整齊齊的書本,落在箱底的一封信上。信封是牛皮紙的,邊角有些磨損,上麵的字跡蒼勁有力,筆鋒帶著股軍人的硬朗,是當年那位姓周的老首長寫的。她認得這字跡,去年老首長來島視察時,曾在她的賬本上題過軍民同心四個字,筆力渾厚,至今還掛在糕坊的牆上。

她拆開信,信紙是部隊專用的稿紙,帶著淡淡的墨香,字裡行間滿是關切:

小滿同誌見字如麵:

聽聞恢複高考,知你有意赴考,甚為欣慰。軍中幾位老夥計湊了些複習資料,都是孩子們用過的,雖非全新,卻有批注,或能幫上忙。其中《化學》一書是李政委所贈,他懂些食品工藝,批注多與糕點製作相關,想來你用得上。

關於學校選擇,依你的能力,可試試北京師範大學或輕工業學院。前者師範專業利於回鄉任教,培育後輩;後者與你糕坊事業相契,可學新式糕點技藝。若你拿不定主意,可來信詳談,我讓參謀部的同誌給你寄份各校招生簡章。

我家在海澱有處空房,兩居室帶個小院,離考場不遠。若你赴京考試,可暫住,鑰匙隨信附上。房裡有煤爐,過冬不冷,院子裡種著些青菜,夠你吃用。

另,托人捎去的還有幾斤北京的糖桂花,是北海公園旁老字號的,做糕點時添上些,想必滋味更佳。

周xx一九七七年秋

信末還列著幾位老領導的名字,都是當年嘗過她做的海浪花糕的——李政委、王參謀、張部長......每個人都在後麵畫了個小小的糕點圖案,有的像元寶,有的像花朵,還有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浪花,看得林小滿眼眶發熱,指尖捏著信紙微微發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從信封裡倒出鑰匙,一把黃銅鑰匙落在掌心,沉甸甸的,上麵刻著個小小的字,鑰匙環上還掛著個紅繩結,顯然是特意打理過的。冰涼的金屬觸感裡,藏著沉甸甸的暖意,像冬日裡的爐火,熨貼著心口。

林廠長,這信上寫啥了?小鳳湊過來,看見鑰匙眼睛一亮,辮子都快翹到天上了,這是......北京的房子鑰匙?您要去北京上大學了?

老首長們怕我去考試沒地方住,特意留了住處。林小滿把信折好,小心地放進賬本夾層——那是她最穩妥的地方,裡麵還藏著空間的秘密和核心配方,還有這些資料,都是他們特意湊的,上麵還有批注呢。她翻開那本李政委贈的《化學》,翻到發酵原理那一頁,紅筆圈出的重點旁邊,寫著幾行小字:此處與糕點發酵同理,酵母菌需在30c左右活性最佳,可聯想你做海浪花糕時的麵溫控製,字跡裡帶著股認真勁兒,顯然是琢磨過她的手藝的。

教室裡的人都圍了過來,看著滿箱的書,眼睛裡都閃著光。王丫拿起本《英語》,指尖在ee上輕輕點著,指腹蹭過凹凸的字母:林廠長,您要是去北京上大學,可得給我們寄信啊,用這書上的字寫開頭,我照著字典查,肯定能看懂。

一定。林小滿笑著點頭,心裡卻盤算著該回些什麼禮。老領導們不缺吃穿,山珍海味見得多了,唯有島上的特產和她親手做的東西,才最顯心意。她想起後院屋簷下晾著的鐵皮石斛,是去年秋天在礁石縫裡采的,足足曬了一個月,膠質飽滿,顏色呈深綠色,是滋補的好東西;還有春天熬的阿膠,加了島上的野花蜜,口感溫潤,不像市麵上的那般腥氣;趙大哥前陣子送的野山參,她泡了酒,埋在老槐樹下快半年了,酒色呈琥珀色,正是香醇的時候;還有今年新曬的枸杞,顆粒飽滿,紅得像瑪瑙,是島上沙土裡長出來的,比彆處的更甜......

小鳳,你幫我把倉庫裡那箱枸杞搬出來,就是貼著標簽的那個。林小滿拍了拍手,眼裡有了主意,還有去年曬的西洋參,都裝成小盒,每盒一兩。張師傅,麻煩您烤兩爐芝麻酥和核桃糕,要最耐放的那種,用油紙包好,我要寄去北京。

接下來的三天,林小滿忙得腳不沾地。白天給大家輔導功課,講《數學》裡的函數圖像時,就用烤爐的溫度曲線做例子;講《語文》裡的描寫手法時,就教大家如何形容糕點的香氣。晚上就收拾回禮:鐵皮石斛用棉紙仔細包好,每包二兩,係上紅繩,繩結打得是島上特有的平安結;阿膠切成小塊,裝進陶罐,罐口用蜂蠟封嚴,防止受潮;人參酒裝在粗瓷瓶裡,外麵裹著三層稻草防震,再套上布袋;枸杞和西洋參都用透明玻璃瓶裝好,瓶身上貼著手寫的海晏島特產小標簽,字跡娟秀,還畫了個小小的海浪圖案。

糕坊裡的工人們也跟著忙活,沒人喊累。小鳳給糕點盒貼紅戳,海晏糕坊四個字蓋得方方正正,比平時練字還認真;趙鐵柱蹬著三輪車去鎮上買木箱,跑了三家雜貨鋪,才挑到最厚實的那種,回來時褲腳都沾滿了泥;連平時最調皮的兩個學徒,都蹲在地上幫忙捆繩子,繩結打得歪歪扭扭,卻異常結實。

張師傅烤的芝麻酥特意多加了層糖霜,說這樣更耐放,能存上一個月不壞;小周娘熬的核桃糕裡摻了蜂蜜和麥芽糖,說老人們牙口不好,吃著不費勁兒;連孫桂蘭都送來一筐新曬的海苔,說讓北京的首長們也嘗嘗咱島的海味。

裝箱那天,陽光正好,院子裡曬著的海苔散發出鹹鮮的香。林小滿把東西一件件放進木箱:四罐鐵皮石斛,每罐都貼著標簽,寫著每日三片,沸水衝泡;兩罐阿膠,附帶一張紙條,寫著可配蜂蜜服用,早晚各一勺;三瓶人參酒,標簽上寫著每日一小杯,不可多飲;還有八大盒糕點,每盒裡都裝著芝麻酥、核桃糕和海苔餅,都是方便儲存的品種,盒蓋上還印著小鳳畫的海浪圖案。

她還在箱底放了封信,信紙上畫著海晏糕坊的素描,是宛宛照著院子畫的,歪歪扭扭的,卻透著股真誠。信裡細數島上的近況:說海晏糕坊又招了六個學徒,都是烈屬家的孩子;說守島部隊的戰士們愛吃新做的椰絲糕,訂單又加了五十塊;說村裡的複習小組越來越熱鬨,連公社書記都來聽過兩節課......最後寫道:諸公厚愛,無以為報,唯以島中薄產相贈,雖不值錢,卻是心意。海晏島的海風吹得到北京,我們的牽掛也一樣......

寄完包裹的那天傍晚,林小滿站在碼頭,看著貨船載著木箱緩緩遠去,船尾拖著長長的水痕,像條銀色的帶子。海風拂過臉頰,帶著海水的清冽和淡淡的魚腥味,她想起周老首長信裡的話,想起那些帶著批注的複習資料,想起那把沉甸甸的鑰匙,突然覺得腳下的路清晰了許多。

娘,你看我畫的北京!宛宛舉著張畫跑過來,辮子上的野菊花掉了一朵,她撿起來塞回辮子裡,獻寶似的把畫遞過來。紙上用蠟筆畫了座高高的城樓,紅牆黃瓦,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天安門,城樓底下畫著個小小的人影,旁邊標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小滿接過畫,在孩子凍得發紅的額頭上親了一下,鼻尖蹭到孩子臉上的絨毛,軟軟的:對,等娘考上了,就帶你去看。到時候讓你摸一摸城樓上的磚,跟畫裡的一模一樣。

宛宛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指著畫裡的小糕點:那也要給北京的爺爺們帶海浪花糕,像娘寄包裹裡的一樣。

好,都聽你的。林小滿把畫折好,放進兜裡,指尖觸到紙張的褶皺,心裡暖烘烘的。

回到教室時,大家還在埋頭苦讀。王丫在用新資料複習曆史,鉛筆在五四運動旁邊畫了個小小的浪花,說跟咱島的海浪一樣有力量;小鳳拿著《英語》跟趙鐵柱念叨goodorning,趙鐵柱學得磕磕絆絆,把orning饃饃,引得大家笑作一團;陳建軍和李秀蘭正對著《數學》上的批注討論得熱火朝天,李秀蘭的辮子垂在肩上,偶爾掃過陳建軍的胳膊,兩人都會紅著臉低下頭,卻依舊湊得很近。

林小滿拿起那本有李政委批注的《化學》,翻到發酵原理那頁,紅筆寫的與酵母發麵同理旁邊,她又加了行小字:海浪花糕需用老麵發酵,溫度控製在25c最佳,冬季可放在炕頭保溫。筆尖劃過紙頁,沙沙的聲響裡,是海島與遠方的牽掛,是小人物與大時代的共鳴。

夜漸深,讀書聲漸漸低了下去,隻剩下筆尖劃過紙頁的輕響和馬燈燃燒的聲。林小滿合上書,看著窗外的星空,獵戶座的腰帶清晰可見,像三個並排的燈籠。她覺得那些星星仿佛變成了老首長們的笑臉,變成了滿箱的複習資料,變成了即將踏上的前路。

她深知,這一路走來,自己並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因為那些來自遠方的溫暖和關懷,就如同糕坊裡熊熊燃燒的爐火一般,始終在她的內心深處熊熊燃燒,永不熄滅,為她照亮每一步前行的道路。

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她都堅信,這份來自遠方的暖意會一直陪伴著她,給予她力量和勇氣。而她也會將這份溫暖銘記於心,化作前進的動力。同時,她還會帶著海晏島那輕柔的海風,以及糕坊裡甜蜜的香氣,將這份深深的牽掛融入其中,讓它們在歲月的沉澱中,漸漸釀成一段更加醇厚、美好的時光。

喜歡重生之羊毛女王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羊毛女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饑荒年:我無限換糧,草芥稱王 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 妾本絲蘿,隻圖錢帛 勝天半子祁同偉魂穿林天 潛伏台灣:海燕的使命 醫院那個跟頂流撞臉的誌願者 殊運 重生後閃婚,絕嗣老公不裝了 懷孕信被截?我帶娃逼婚首長寵瘋 下山後,七個千億未婚妻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