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東西,趙園園她們三個人麵麵相覷都不會弄,雖然原主和楊小草在家裡地位不怎麼樣,都要乾活,但是到底是生活在城裡,很多東西都是買現成的。
最後,趙園園和安漫漫各花了7分錢讓那幾個婦女幫全部磨好。
而楊小草則是去幫她們打下手趁機學習。
趙園園和安漫漫也沒走。
她們舉著東西在裝磨好的東西。
這個年代,沒有機器想吃點好的真的不容易,要磨,要篩。
很累人。
都花了錢,她們又幫忙,還忙活了兩個多小時才好。
大家陸陸續續的都下工了。
有好幾個人來排隊磨東西。
磨完東西,她們又背回去。
順便拿了幾紮稻草回去。
回到知青點。
趙園園又把昨天買的碗盆,放在背簍裡,背到小溪流邊去洗。
打水一桶一桶的太累了。
雖然昨天她也在羅桂花家看到有竹偏擔賣,但是她覺得她挑不動,就沒買。
小溪流就在離他們知青點橫過去差不多兩三百米的地方。
就在陳國安帶他們來的那條路上麵一點。
昨天他們來其實看到那裡有水流,但是沒在意。
她背著東西,走過去,走到那條溝邊,然後順著彆人去打水走出來的路上去。
便看到一個小平台。
周圍還有一些光滑的小石板。
有五六個婦女正在一邊洗衣服,一邊聊天。
看到她來,一個穿著一身藍色衣服,並且打著補丁但是看著整潔乾練的大概四十多歲的婦女道,“喲,小姑娘來東西啊,哪家的,之前沒見過,不會是新來的知青吧。”
見她們問,趙園園也大方得體的打招呼,
“嗯,各位阿姨好,我是昨天剛來的知青趙園園。”
其他嬸子見狀,紛紛笑著道,“小趙知青好。”
“來了這就把我們這裡當家就好。”
“彆的不說,我們這裡一年四季都能種東西,勤快一點餓不著。”
“有什麼東西不懂都可以問我們。”
趙園園看著她們都挺和善的,也笑著說,“那謝謝各位阿姨了。”
說完,她小心的把東西放在石台上,然後又拿出羅桂花給的絲瓜看了看。
上直也用過絲瓜洗碗之類的,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帶殼的絲瓜。
之前不論是她還是原主,在城裡都隻買到過處理好的絲瓜瓤。
見她拿著絲瓜看。
剛才那個第一個開口的婦女又對她說道,“小趙知青,你手上那絲瓜,要小心的把皮去了,然後再把裡麵的籽抖出來才能用。”
“抖出來的籽可以拿兩顆去種到你們的自留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