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沒信,但到底是在心裡留下痕跡了。
畢竟隻有一個人說一個人有問題的時候,那可能是說的人有問題。
但是當一群人都說那個人有問題的時候,那她肯定不清白。
抱著懷疑的態度,那天晚上看到林萊娣見到自己沒關心自己一句,隻顧著翻自己的行李要這要那,她就徹底清醒了。
被她點明了之前的事,林萊娣知道自己今天討不到什麼好了,隻能先灰溜溜的離開。
趙園園聽到她們的對話,心裡麵沒有什麼波瀾,每個人都會在人生中遇到幾個坎。
或奇葩人,或奇葩事。
她洗完衣服,發現沒地方晾,看到彆人都是在屋前弄樁子再用竹杆搭架子。
她拿上刀,從她們住這棟房子旁邊過去,去廁所上麵砍了三根竹子,弄回來做了個晾衣架,把衣服晾在上麵。
八點十多分的時候,他們就收拾好,一起往大隊部前村民上工集合地走去。
他們去到的時候,大隊部前已經站了很多人了。
大家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
然後八點二十五分的時候,大隊長上到前麵的平台上用大喇叭分配任務。
現在還沒到時間,大家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八卦著。
而趙園園他們一群知青自覺的不遠不近的站在一塊。
這也是來了這麼幾天,趙園園第一次看全知青點的人。
不過大家大概都有點內斂,除了認識的人,也沒和其他人說什麼。
軍隊養成的乾練的習慣,時間一到,陳國安就上台發布今天的任務。
今天的任務是給包穀地除草。
根據工具數量分配任務,健壯力氣大的人去砍玉米地周圍土坎上的草。
經驗豐富的婦女用鋤頭除草。
而其他的老弱病殘的但能上工的則是去拔草。
男知青有幾個乾活比較有經驗的去砍草了,而女知青周蘭,吳春芳還有一個叫杜燕的女知青去鋤地。
因為那些活比較累,所以工分要高一點。
而其他新來的知青則都被分到撥草任務。
上河大隊的地多不是開玩笑的。
好幾座連綿的大山,半山腰下能引水灌溉的地方是梯田,其他的地方種了玉米,高梁,紅薯這些比較高產,能飽腹,又對水肥要求比較低的農作物。
聽周蘭說在他們來之前,他們已經給玉米地連續除了大半個月的草了,其他的可能還要四五天才能除完。
而其他的高粱地和紅薯地還有種毛豆的地也要除幾天。
畢竟南方夏天天熱,雨水光熱都足,不僅農作物長得好。
各種雜草也長得很好。
大隊又搶不到農藥,每年最少除兩次草才能收獲。
畢竟不除的話,各種雜草和莊稼搶肥力不說,各種鳥鼠也和人類搶糧食吃。
所以大隊的人鼓勵各個半大的小孩去玉米地周圍用彈弓打鳥嚇老鼠什麼的。
一邊聊天,一邊步伐也不慢的向地裡走去。
各分給一個小隊長管他們,監督他們乾活並且計工分。
小隊長把趙園園幾個新來的知青交給幾個熟練的嬸子教了一下便開工了。
教趙園園的那個嬸子隻對她說了一下注意事項後,讓她跟著學,便開工了。
他們大隊長向來比較公正。
雖然是集體上工,但是為了防止有人磨陽工,是看你工作量多少給計分的。
小隊長把任務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乾多少活拿多少工分,多勞多得。
所以大隊大部分人的積極性都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