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她們的樣子,周蘭直接把她手上剝好的一節刺苔塞進嘴裡嚼了起來。
趙園園也跟著放進嘴裡小心的咬了一點,發現是甜甜的,脆脆的口感,才敢放心的吃,雖然沒有糖甜,但是有一股自然的清甜。
挺好吃的。
“真的挺好吃的,謝謝你們。”
安漫漫幾人吃完笑著道謝。
“沒什麼,這大山裡雖然沒有大城裡的東西多。”
“但是能吃的東西也不少。”
“各種野果樹莓刺泡這些都不少。”
“久了就習慣了。”
“但是也不能隨便吃,最好問一下當地人再吃。”
吃刺苔浪費了幾分鐘,接下來,她們又加快向山上走去。
接下來,周蘭又教他們把散亂的枝丫用刀砍一個小口,然後壓實,放一起,而綁柴也不用像她們上次那樣五花大綁的。
先把兩條繩子間隔大一點並排放好。
然後隻需要把柴火粗的那頭對齊,短的可以塞到中間,然後外麵的都要長的對齊,像是把中間的短的包圍住放在繩子上就可以。
然後一頭一頭的把柴火壓實捆緊。
周蘭看到趙園園在辛苦打死結。
趕緊過去製止,然後教她把繩子扭幾轉。
直接找個柴火和繩子貼得比較緊實的地方塞進去卡住就可以了。
“以後你們遇到沒有繩子的時候,有像我們現在蓋房子的那種茅草也可以小心的抓著它們根部拔起來。”
“然後分成最少五六根的兩份,把它們的頂部打結,然後也像這麼綁柴火。”
“不過它比較多,不用特意的找地方卡。”
“但是你們要注意,那種不能亂碰,很鋒利的,一碰就會割傷。”
周蘭指著一邊坎上的一叢碧綠的草道。
這些,都是她這幾年下鄉摸索出的經驗或者有些村裡的嬸子告訴她的。
知道她的好意,趙園園幾人紛紛道謝。
綁完後,在她們在想要怎麼抬上背簍的時候,周蘭和吳春芳兩人已經把柴火立起來。
然後把背簍往柴火下一偏。
柴火就穩穩當當的落在她們的背簍上了。
看著她們愣神的樣子,周蘭疑惑道,“你們還不會背柴火,那你們上次怎麼放上去的。”
安漫漫尷尬道,“我們一起抬的。”
聽她這麼說,周蘭才反應過來,她們幾人沒人教確實不會。
想當初,她剛來的時候,隻會撿短的柴火放背簍裡或者直接拖長枝丫回去。
後麵是和村裡的嬸子一起找柴火她們教她,她才會的。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很偉大,在生活中摸索出了許多方便的小技巧。
背完柴回去,收拾一下就又要去上工了。
趙園園回到知青點放下柴火,摸了摸坎肩,發現確實有點用,不知道是真的有用,還是心裡作用感覺確實沒上次痛了。
“小趙知青,你們找柴火回來啊?”
聽到聲音,趙園園循聲望去,發現是羅桂花背著一個大陶罐過來,等她過來,趙園園趕緊去幫扶著放在屋簷下。
然後去打了一碗水,放了一點白糖,“嬸子,辛苦了,來喝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