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這會兒她自己一個人住,置辦這些東西都花了不少錢。
買完這些東西,她又變成負重前行了。
去到集合的地方,看到楊小草還有林萊娣,安漫漫幾人已經到了。
其他人還沒來,趙園園有點餓了,坐在一旁的石頭上吃了兩個肉包子。
喝水的時候還用水洗了幾個李果吃。
“趙知青,你沒有包裹嗎?”
趙園園正吃著東西,一旁的安漫漫注意到她隻有買的東西,並沒有包裹的跡象,沒忍住過來問道。
按她對趙園園的消費水平猜測,她覺得趙園園也是應該會有包裹的。
她這麼問也沒有其他意思。
而是她覺得趙園園比她聰明,如果有包裹的話肯定有辦法弄回去。
她自己現在有兩個大包裹不好買其她東西不說,而且等會還背不回去。
那麼多東西,她從郵局背過來就已經是極限了,等會還要走山路,她空手走都累。
她這會兒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所以才沒忍住過來打探一下。
聽到她問,趙園園指了指停在不遠處的馬和陳大河,小聲的說,“花了點錢,讓馬馱回去。”
聽她這麼說,安漫漫眼眸一亮,也背著包裹找陳大河寄馱。
見她去,趙園園也趕緊吞下嘴裡多的包子,把背簍裡的鹽,還有從背簍裡實際是從空間裡扯出報紙把舂臼包好,都放到裝大來的袋子裡裝好。
然後又背到陳大河那裡去花了兩分錢把這些東西也寄馱出去。
雖然也可以找人出點錢或者給點東西讓人幫背回去。
但是用人力給東西給錢多了自己覺得虧,給少了又心裡有點過不去。
還不如用明碼標價的馬馱回去。
陳大河對於她們來寄馱東西也沒多說什麼,收了錢就給放上去馱好。
之所以牽這兩匹馬來趕集,是因為要馱一些大隊囤積的菜籽,花生這些來換點錢票。
畢竟他們大隊看著挺好的,但是其實挺窮的。
馬上要夏收了,鐮刀這些工具很多都實在太舊了,用不了了,得買一批新的補上去。
沒能力全部換,隻能每年賣點東西,然後補一批,這樣倒也還夠用。
來的時候馬馱滿了東西,現在回去的時候也不想浪費馬力,收點錢,幫人馱點東西回去。
既能讓一些人可以輕鬆一點,又可以給大隊增添一點收入一舉兩得。
不過現在的人都節儉,沒錢買太多東西不說,如果不是實在背不動,一般也舍不得花兩分錢寄駝回去。
而且現在的人都吃苦耐勞,背個百八十斤回去都不是事。
所以很多時候馬回去的時候都很輕鬆。
至於為什麼寧願馬空著回去也不幫大隊的人免費馱一下東西。
這也是有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