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前,周蘭又叮囑了一句,“那些小鼓包可能是小筍,你們千萬注意著彆踩到。”
她這麼說心疼小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關心她們。
這個筍有的筍尖又尖又利,畢竟有的能刺穿土層和石塊長出來。
人類的腳根本遭不住。
分開後,不久,趙園園便發現了一棵,戴上手套,學著周蘭的樣子,一刀下去,結果成功砍偏,一棵大約三十來公分高的筍直接被她給砍到腰了。
但是這是自己今天第一個成果,她不想放棄。
又拿著刀比劃了幾下才落下去。
砍出來後,學著周蘭的樣子,把麻袋拿出來,折好塞到背後,然後把筍放到背簍裡。
雖然她對於這些農村生活瑣事比較陌生,但是她學東西比較快,而且肯細心觀察。
砍了一會兒,大概大大小小的砍了十多棵,見他們都背著筍往一邊去了,她也一邊往那邊走,一邊走見到筍又砍了幾個。
等到她到的時候,老知青已經在給筍剝皮了。
她走過去,把背簍放在肖今禾旁邊的空地上。
見老知青拿刀在削皮,她也拿了一顆筍,拿刀正準備砍上去。
被她旁邊的肖今禾叫停,“趙知青,你這樣一刀下去會把筍直接分片兩半的。”
她拿了一顆沒剝的示意,“你要這樣,從筍尖下麵斜切一點點。”
“感覺到沒切到筍肉再這樣慢慢的抖動刀子,讓它把殼削去就好了。”
“然後又在其他麵這樣弄幾次,直接用手扒一下就好了。”
有的人的手,真的感覺有一種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
隨著她的動作,不一會兒,她手上毛毛紮紮的筍,便變成了一顆,白裡透綠的看著非常喜人的白白嫩嫩的小筍。
剝完筍後,剛才看著大家都一大袋子,一大背簍的筍瞬間縮水了一大半。
這毛皮也太多了,怪不得要剝了才背回去,不然就這背回去,得浪費一大半的力氣。
他們把剝好的筍放在這裡,又返回竹林去砍一些過來。
好不容易來一次,當然得砍多一點,不然等下個月放假再來都快過季了。
趙園園看著那些很多一人多高的大筍和他們走幾步就遇到一顆筍,問不遠處的周蘭,“周知青,筍可以吃,為什麼這裡這麼多,沒什麼人來挖啊?”
“這炒竹筍比較費油,而且吃多了不吃肉什麼的人容易沒力氣而且還容易便秘。”
“所以不是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油水足的人家,一般人家還真不怎麼吃。”
而她們來挖,一是昨天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買了些肉。
而且隻要不吃多,一次炒一小碗酸筍,大夏天的,簡直是開胃神器。
聽她這麼說,趙園園就理解了,怪不得這裡這麼多筍沒什麼人要呢。
這年頭沒有什麼油水,人們最喜較的便是能飽腹的食物,當一樣食物不僅不能飽腹,還讓人越吃越餓時,當然沒人喜歡了。
他們又砍了一大背簍背過去剝好。
在趙園園還在剝的時候,有的男知青手腳快,已經剝完了,坐在旁邊等他們,手裡也沒閒著,從旁邊茂盛的一叢綠色杆子上麵布滿了密密麻的紅色的斑點的大概食指大小的杆子中扯了一些,像吃甘蔗一樣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