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知青點,看到周蘭在剝金竹筍。
去看了一下,學了一點技巧,就回去也把金竹筍剝了。
然後焯水後直接撕成兩半,又煮熟。
吃完飯,照常給水壺裝上熱水放涼,收拾洗漱一下,去空間吃了塊煎牛排安慰一下胃。
想到什麼,去翻出自己之前囤的製冰神器,裝了點水進去,放在空間廚房的冰箱裡去,然後定了個明天五點的鬨鐘就睡覺了。
聽說明天勞動力度大,得休息好,養好精神。
……
第二天早上五點起床,雖然月亮還明晃晃的掛在天上,但是天色已經有點亮了。
就著月色,用冷水洗把臉,洗去臉上的困頓之色,然後她給自己煮了三個雞蛋,等會餓了吃一個,補充體力。
然後又把自己昨晚換下來的衣服洗了。
又找出之前杜春花媳婦給自己縫的花布包,把雞蛋,還有一些已經放黃放軟的野李果和水果糖放進去,又去自留地裡摘了一根小黃瓜放進去。
看著這麼多東西,感覺自己像是去春遊的。
也不知道等會有沒有機會吃。
沉思了一會兒先掏了個雞蛋吃了起來。
害怕等會沒機會吃,先吃兩個雞蛋墊墊肚子先。
就算等會沒機會吃,也不至於讓自己餓著。
乾活已經夠累了,如果還餓著肚子乾活,那簡直生不如死。
其他人沒鬨鐘,趙園園剛才隻看到周蘭起了,應該是聽著雞叫醒來的。
她剛想著要不要去叫醒其他人,大隊裡催人上工的鑼鼓聲便響了。
在這裡聽了這麼久的上工鑼鼓聲,很多人早就差不多和高中生對鈴聲的敏感一樣,對鑼鼓聲產生條件反應了。
鑼鼓一響,趙園園便聽到她旁邊的兩間屋子傳來動靜。
大隊的鑼鼓都是提前三十分鐘響,而且每十分鐘一次,趁著還有時間,趙園園又去挑了幾趟水。
夏天早晨的小山村並不冷清。
這會兒雖然才五六點。
但是有的勤快的人家四五點就起床了,這會兒可能都乾了不少活了。
趙園園發現,這會兒池塘邊有挺多人挑水的。
除了一些婦女外,男的也不少。
而且她看那些男的都是挑滿滿的兩大桶水,把扁擔都壓彎了。
但是他們挑著卻感覺像是沒什麼重量一般,步伐穩健的離開,連水桶都沒晃一下,灑一滴水出來。
怪不得,自古以來,農家都更喜歡男孩,就這體力,女生確實比不了。
隻是來了大隊這麼多天,挑水打柴什麼的,大多是女人乾,沒見多少男人乾,問就是忙,也不知道在忙什麼,今天夏收了才看到他們出來幫忙乾家務活。
……
把水缸差不多裝滿後,剛好離上工還有十分鐘。
趙園園把挎包放在另一個空背簍裡,然後又把水壺,砍柴刀什麼的放在背簍裡,再拿個草帽就往上工前集合的地方走去。
來這裡這麼久了,她發現,這裡的婦女姑娘什麼的,出門都喜歡背個背簍,就和現代人去逛街喜歡背包一樣,看到什麼柴火,野菜野果什麼的,都往背簍裡裝。
的確很方便。
所以入鄉隨俗,趙園園現在也習慣經常背個背簍上工,混在人群裡也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