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聽這嬸子講述,趙園園都能體會到這些農民的辛酸和不容易。
每一個工業大國的崛起,都離不開農民的背後默默付出。
果然,如那嬸子所說,他們又砍了兩天的草才結束。
完工的時候,他們站在高高的山上,看著這一片被砍得乾淨的油桐林,想著一路砍草過來的辛酸苦辣,心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安漫漫笑著說,“突然覺得自己挺厲害的,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
周蘭站在她旁邊,接話道,“我們都是很厲害的人。”
他們乾完活的時候是中午,雖然農村活多,但是大隊乾部也不是不通人性的人,知道該緊緊,該鬆鬆,所以下午沒安排活。
大隊不安排,她們也不得閒。
周蘭又帶著她們割了一捆茅草回去。
連續很多天中午都吃了太多的冷飯了,好不容易閒下來,趙園園想好好吃頓熱乎的板,弄了個番茄炒雞蛋,然後又弄了個豆角煮小南瓜。
燒猛火,南瓜豆角炒得軟爛入味,沾上酸辣爽的番茄汁,嗯,挺好吃的。
吃完後,又把屋子大掃除了一遍,撒上驅蟲粉。
然後那些鍋碗瓢盆也徹底的大洗一下。
洗洗刷刷完時間也過去了很久了。
農家無大事,但是小事也格外的費時間。
這不,他們十點多就下工的,弄完這些都下午一點多了。
簡單的睡個午覺,然後下午的時候又去找了一捆柴火,背了一回木條,又割了一捆茅草。
經過他們這麼多天的積累,木條和茅草終於積了一半多了,等下次趕集天的時候就可以建廚房了。
放下東西,安漫漫整個人疲憊的坐在凳子上歎氣,“哎,這不上工比上工還累。”
趙園園也覺得,但是為了生活,沒辦法。
晚上,趙園園在空間裡弄頓好的犒勞自己,又不想太麻煩。
直接弄了個火鍋,吃得心滿意足。
——
第二天一早,她們集合的時候又有新的工作安排,白露過後,秋收的號角吹響,秋收的第一站便是收玉米。
趙園園她們女知青的任務是掰玉米。
自己背自己的背簍,然後去倉庫那裡領一根用竹子削成上麵綁了根小繩子的苞穀撬便分成小隊下地乾活了。
今天她們女知青聚在一起乾活,去到地裡看著結果處都快有自己高的玉米,安漫漫覺得今天的工作充滿了挑戰。
她們要把玉米掰下來剝皮後用背簍裝好。
背簍滿了倒到麻袋裡然後繼續掰。
裝滿了有其他人來運走。
看著簡單沒難度的活,在扒玉米皮的時候林就難倒了。
隻見周圍的那些嬸子像是洗水線的工亻一樣,幾秒一個。
而趙園園卻發現自己連玉米和玉米殼連接的地方都分不開。
因為這個老品種玉米又大又硬,和玉米殼相連的地方也緊實。
光憑手腕的力量,真的很難掰斷。
環視一圈,發現周蘭她們,有的拿起一個玉米,直接把玉米和玉米殼連的地方放在膝蓋處,然後屈膝,雙臂用力一掰,玉米便和玉米殼相分離。
喜歡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請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