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隻能用稻草或者囤一些茅草,乾樹葉這些。
很麻煩。
現在有現成的引火材料。
她也趕緊蹲下薅了一些。
但是不多,其他的都被那些眼疾手快的嬸子薅完了。
其實他們掰了一早上的玉米,玉米殼不至於這麼少。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懟在玉米杆上就這麼直接撕開玉米殼然後掰下來。
所以大部分的玉米殼都好好的長在玉米杆上。
他們現在搶的玉米殼大多都是像趙園園她們這種新手或者年輕的小姑娘沒那麼大的力氣直接在玉米杆上把玉米棒和玉米殼分離,隻能一個個的掰下來然後在掰開。
趙園園指了指那些立著的,上麵被取了玉米白花花的,在金色的陽光照射下,像是玉米杆上開出的一朵朵聖潔的花。
問周蘭,“周知青,那些玉米杆上的不可以掰嗎?”
周蘭撿了滿滿一背簍的玉米殼笑著道,“等收完玉米,這些玉米杆都要砍下來堆在乾燥的地方,下雨的時候或者冬天那些草都枯萎的時候用來喂牛馬羊。”
“所以不能破壞玉米杆。”
雖然大隊牛馬羊加起來就二十多頭,但是一天的草料都消耗不少。
一個冬天這些收糧食囤的植物莖葉根本不夠它們造的。
所以大隊原則性收玉米的時候不可以把玉米殼給掰下來。
但是新來的知青或者力氣小的女生在玉米上掰不動玉米,不就隻得掰下來再剝嗎。
這樣,她們扔的玉米殼與其爛在地裡還不如讓他們撿回去引火。
所以剛才趙園園她們直接把玉米掰下來再剝殼也沒有人說什麼。
隻是一直盯著她們扔的玉米殼,想想自己待會兒能搶多少。
中午回去,去自留地裡摘了一些南瓜尖。
最後一批了。
白露過後,很多植物的莖葉都染上了黃色,漸漸老去,不再發新芽。
自留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一個人的份額看著挺大的,但是和周蘭分下來,也就沒多少了。
除了有幾個漏網南瓜漸漸長大表皮變黃之外,黃瓜長一個就被她薅著當水果吃薅完了。
倒是她之前種的番茄,這會兒掛果挺好的,有的已經在變色,有點點變黃了,過幾天變紅了就可以收了。
她空間裡的菜也早可以吃了,番茄什麼的,更是一茬接一茬的收獲著。
中午弄了個南瓜尖湯,和一個酸筍炒油渣,一頓簡單的午飯便做好了。
然後午睡一下後,又投入到緊鑼密鼓的秋收中去。
這天氣易變,這會兒看著晴空萬裡,沒準過會兒就大雨傾盆了。
玉米熟了不能泡大多雨水,不然它直接給你表演一個原地發芽。
另外那些餓瘋了或者囤積過冬糧的鳥和老鼠也不會錯過這個豐收的季節。
晚一天,就損失多一點,所以搶收也格外緊張。
下午的時候,趙園園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那些嬸子直接在玉米杆上剝皮,速度非常快,用又少又被磨得光滑圓潤的竹簽把頂部一挑,然後直接向兩邊撕開,隨手把玉米上的褐色小須須一摸去,手腕用力一掰,,一個光潔的玉米棒子就落入她們的手中。
隨手一扔,玉米棒子便堆到背簍裡了。
整套動作無比絲滑順暢,幾個動作下來,不過幾秒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