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到現在周蘭幫了她不少。
她不能光索取,不回報寒了她的心。
聽到趙園園的話,周蘭也沒繼續推脫了,心裡感動。
也耐心細致的給趙園園講曬紅薯乾的技巧。
趙園園也聽得認真。
並且拿筆記下來。
說了一遍,見她記得認真紅,周蘭也心裡欣慰。
傳道授業的人最喜歡認真的人。
講完後,周蘭說道,“趙知青,你先做,有什麼不懂的可以來問我。”
“做什麼啊?”
她們說話間,安漫漫也背著一大袋東西回來。
“做紅薯乾。”
之後,周蘭又把和趙園園說的話和安漫漫說了一遍。
安漫漫聽完也要學著做,給了周蘭兩個雞蛋做辛苦費。
在周蘭和安漫漫說話的時候,趙園園就開始行動了。
這會兒已經快中午了,要做就趕緊做,不然等會不知道要折騰多久。
她想曬紅薯要用到簸箕,上次曬完筍便一直擱置在那了,也不知道沾灰塵沒有,要打水洗一下。
洗完簸箕,便開始洗紅薯。
趙園園看到周蘭剛才用的絲瓜洗紅薯,去周蘭那裡用糖換了幾個絲瓜。
女知青點,每年會在知青點旁邊種兩棵絲瓜。
絲瓜結得挺多的,嫩的時候可以炒了吃,老了她們便摘下來每人分幾個拿來刷東西。
今年的還沒老。
趙園園平常換絲瓜瓤也換得勤,隻能和彆人換。
換到了絲瓜瓤,趙園園便打水開始仔仔細細的搓洗紅薯。
其實趙園園覺得這弄紅薯乾是應該削皮的。
但是在這個生產力落後的年代,這無疑是一件奢侈浪費的事,還是不乾這種容易引人注目的事了。
畢竟紅薯皮也能吃,趙園園所見到的吃紅薯剝皮都很少,可見老百姓對糧食的珍惜程度。
洗完紅薯,先給自己煮了個午飯吃了後,然後在開始煮紅薯。
趙園園剛想把紅薯全部扔到鍋裡和煮飯的罐中一起煮,就被走過來看她們弄得怎麼樣的周蘭阻止了。
“趙知青,你這樣煮不行,底下的容易沾鍋。”
“要在底下放上竹條,然後再摻水蒸,這樣才不沾鍋,剛好我剛才去砍了幾根竹子回來,用不完,你可以拿點來用。”
聽到她的話,趙園園停下放紅薯的動作,去周蘭那裡拿了些木條來在周蘭的指導下,在鍋的底部搭好,然後放上紅薯再加水。
邊弄,周蘭邊說,“當初我們剛來的時候也不會弄,直接扔下去煮,結果底下的一大半都糊了,上麵的還硬硬的,後麵去問了一下村裡的嬸子才會的。”
“煮的時候你要時不時的看一下,記得摻水,不然水乾了也會糊底。”
邊說著,周蘭邊羨慕的看了一眼她的鍋說道,“你這個鍋好,要是買個木甑子,可以一次煮很多。”
“不像我們的那個罐子,每次隻能煮一點,要煮好多次,浪費柴火。”
趙園園的紅薯比周蘭她們的少,到時候又塞一點進空間,今天兩個工具上陣應該煮過兩三回便夠了。
喜歡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請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