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兒媳婦是城裡人,各種生活習慣帶有城裡人自帶的講究。
所以她們兩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
今天因為婆婆上廁所不喜歡關門衝水而吵架。
明天又因為飯菜的口味而吵架。
後天又因為孩子是用尿不濕還是用尿布天天洗吵架。
總之,兩個各方麵都有差異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堆乾燥的火藥堆在一起,稍微有一點火星子就能燃起來。
而處在中間的那個兒子,丈夫就左右為難。
幫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妻子又是他孩子的母親,為他辛苦的生兒育女,是他真心花大代價娶回來的女孩,他不忍惹她傷心。
但是如果幫自己的妻子吧,自己的母親又為自己無私奉獻了大半輩子,連現在住的這個房子也是他母親賣了自己生存的根本給自己買的。
妻子和母親是處在一個天平上,同等重要的兩個人,是他生命中不無法舍棄的兩個人。
他沒辦法為了誰傷害誰
他隻能夾在中間,兩頭安慰受氣。
有時候明明是一件對錯分明的事情,但是她們兩個也要執意爭辯,誓要爭個。
他隻能兩頭勸,但是他的行為在妻子眼裡媽寶男行為,經常罵他沒擔當。
而婆婆也在兒子一偏向兒媳婦一點就經常罵兒子狠心,娶了媳婦忘了娘。
並且細數自己對兒子的種種付出。
大到賣房賣地給他買房,小到以前她在外麵得了一顆糖都舍不得吃,就算含在嘴裡含回家了,也會拿出來給他吃,結果現在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種種。
每到這個時候,那個男人又會對自己的母親充滿愧疚,那時候物質條件比較豐富。
所以趙園園理解不了這種愛兒子愛到可以為他賣了老家的所有讓他來城裡買房的人,為什麼連給兒子一顆糖都記得清清楚楚。
關鍵是,每到提到這件事的時候,那個兒子又格外動容,壓根沒法對自己的母親說重話。
天天吃瓜,趙園園對他們家的事也了解了個大概,心裡嘀咕,既然他們處不來分開不就可以了嗎。
但是自從來了這裡下鄉後,體會過了這種物質資源匱乏的感覺,她終於明白了當時那個兒子,丈夫為什麼對那麼一件小事束手無策,那個婆婆為什麼會哭的那麼傷心難過了。
假如代入從現在這個拿綠豆湯回去給家裡孩子喝的嬸子的視角代入婆婆視角。
就是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連顆糖都舍不得吃省下來撫養長大並且供到他有學曆有工作了,還賣房賣地的花了大價錢,娶了一個處處嫌棄自己的兒媳婦。
自己在自己出錢買的房子裡伺候著他們一家,還處處被人嫌棄,看不順眼,整得比寄人蘺下還寄人蘺下這婆婆可不就得炸嗎。
兒子是她辛辛苦苦的生的,而且她又把全部時間金錢都投入到他身上去了。
結果他被另一個女人挑撥著,維護那個女人,讓自己陷入老無所依的境地中。
這是個人都接受不了。
而代入現代女性婚姻觀視角,小家就隻是他們小兩口和他們的孩子的家。
結果現在婆婆硬要擠進他們的生活裡來,把他們的生活搞得亂七八糟的,這不是極品婆婆是什麼。
喜歡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請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