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月的天氣,梅雨如煙似霧,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這如絲如幕的畫卷之中。
蘇杭文化的千年水鄉,自古以來就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儘管大夏朝現在萬國來朝開放熱鬨,但這裡卻宛如一方世外桃源,寧靜、祥和,讓人感到無比安逸。
傍晚時分,一艘小船緩緩地順著古鎮的水道前行,船頭站著一名手持油紙傘的男子。那如煙的雨絲,輕輕地飄落在油紙傘上,然後順著傘骨滑落下來,形成一串串晶瑩的水珠。男子靜靜地佇立在船頭,仿佛完全沉浸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無法自拔。
濕潤的空氣中,飄來一絲絲嫋嫋的炊煙,那味道是如此的熟悉,讓人不禁想起了家的溫暖。一座座古老的石橋橫跨在水道之上,岸邊的古宅、廊棚錯落有致,與兩岸行色匆匆的路人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水墨丹青。這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卻又仿佛是在夢中一般,讓人有些恍惚。
遠處傳來的鐘聲,似乎在輕輕叩響他的記憶之門。離開家鄉已經三十載,許爾和終於在這個煙雨蒙蒙的時節,又回到了這片他魂牽夢繞的土地。
三十五年前,那個時候的許爾和,正處於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年紀。年僅十五歲的他,懷揣著滿腔的熱血和對未來的憧憬,立下了讀書科考、做官治國的宏偉誌向。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辭彆了父母,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國子監求學的道路。
許爾和的父親對他寄予了厚望,期望他將來能夠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光宗耀祖。然而,命運卻總是充滿了變數。在國子監讀書的三年裡,年輕氣盛的許爾和,為了心中的正義與公理,卷入了一場與承天門有關的風波。這場風波讓他的仕途變得黯淡無光,心灰意冷的他,最終被當時的朝廷勒令在考舉過後,必須接受嚴加看管,不得離開京城半步。
無奈之下,許爾和隻好在京城勉強做個小官,以此來維持生計。時光荏苒,三年的考察期轉瞬即逝。在這期間,他與自幼訂婚的妻子在京城舉行了婚禮,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婚姻生活。然而,由於他無法離開京城歸鄉,妻子隻能獨自帶著孩子回鄉儘孝。
歲月如梭,如此這般,許爾和在京城度過了三十幾個年頭。這期間,他經曆了無數的磨難和挫折,但始終未能如願回到故鄉。直到前些日子,最後一個坐牢的老友出獄後,他才終於迎來了解除不得離開京城禁令的時刻。
而就在這個時候,家中的老妻恰好寄來了一封書信。信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她對許爾和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他歸鄉的期盼。麵對這封家書,許爾和終於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衝動,他決定立刻啟程歸鄉,與家人團聚。
在給老妻回了封信後,許爾和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李,便決定即日啟程歸鄉。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牽掛,歸心似箭。
一路上,風雨交加,但這並沒有阻擋他回家的步伐。他冒著風雨,日夜兼程,終於踏上了闊彆了三十載的家鄉土地。
一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許爾和就被一股親切的氣息所包圍。然而,天空卻飄起了綿綿的細雨,仿佛是在為這位歸來的遊子接風洗塵。
三十載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眼前的景象,似乎還停留在當年自己離開這裡時的模樣,沒有太大的變化。街道、房屋、樹木,一切都顯得那麼熟悉,那麼親切,就好像時間在這裡停滯了一般。
許爾和不禁感慨萬分,歲月如梭,自己已經從當初那個青蔥般的英俊少年,變成了如今知天命的胖大老人。弱冠離家,如今幾近耳耳順之年才歸來,心中的滋味難以言表。
他緩緩地走著,腳下的石板路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他這些年的經曆。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角落,回憶著曾經的點點滴滴。
船槳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微微搖擺的船身在平靜的水麵上蕩出道道漣漪,就像男人此時的心境一樣:寧靜,而又思緒萬千。
歸鄉前,許爾和本已做好打算,等回到家鄉後,一定要去父母的墳前,好好地述說一下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對他們不孝的悔恨。
該怎樣去麵對聚少離多的妻子呢?許爾和心中的思緒如同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這些紛亂的思緒,就像那密密的雨絲一般,纏繞在他的心頭,讓他感到有些煩悶和壓抑。
然而,當他真正踏上故土,麵對這片生養自己的恬靜水鄉時,許爾和那顆原本充滿內疚的心,似乎在一瞬間得到了撫慰,變得平靜了下來。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他兒時的記憶和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歸家的當晚,許爾和在酒席上與大兒子談論起學問。他仔細地考究了大兒子和大孫子的學業,對其表現還算滿意。但作為大夏傳統的父親,他還是開口訓斥了孫子幾句,希望他能夠更加努力地學習。
隻是看著兒子身旁的兒媳,他在發現原來大兒子再有幾年也快要做爺爺了,他便心中感歎著開始沉默的品嘗起了家鄉的美食。之後,許爾和便與老妻一同回房休息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多年不見,許爾和與老妻之間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話語。他們隻是默默地相對而坐,偶爾交換一下眼神,卻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麵對獨守空房多年的妻子,許爾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愧疚之情。為了彌補這份虧欠,他決定像年輕時那樣,老夫聊發少年狂,給妻子一些溫暖和關懷。
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漸漸停止了,萬籟俱寂。兩支紅燭,一前一後地燃儘、熄滅了,屋裡頓時陷入到一片漆黑之中。在這靜謐的黑暗中,許爾和與妻子相擁而眠,仿佛一切都變得不那麼真實,如同置身於夢境一般。
就這樣,許爾和在家鄉度過了幾日陌生而又熟悉的時光。習慣真是一個可怕的東西,也許經過三十載的京城生活,大夏的京城已經成為了他最後的歸宿。儘管故鄉有著無儘的回憶和情感,但他卻發現自己已經漸漸習慣了京城的生活節奏和環境。
這一天,黎明的曙光才剛剛透過雲層,天地間還彌漫著一層薄薄的霧氣。他緩緩地轉過頭,目光落在了身旁仍沉浸在夢鄉中的妻子身上。她的麵龐被晨曦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嘴角掛著一抹淺淺的微笑,仿佛還沉浸在昨夜那令人銷魂蝕骨的幸福之中。他凝視著她,心中湧起一股溫柔的情感,實在不忍心去打擾她的美夢。
於是,他輕輕地掀開被子,小心翼翼地下床,生怕驚醒了妻子。他躡手躡腳地穿上衣服,然後輕輕地推開房門,門軸發出了輕微的“嘎吱”聲。他深吸一口氣,那股熟悉的鄉土氣息立刻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這是雨後清新的空氣,帶著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香氣,沁人心脾,讓人陶醉其中。
儘管天空依舊陰沉沉的,梅雨季節似乎永遠有下不完的雨,但許爾和卻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天氣。他踏出家門,沒走幾步,陰沉的天空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又開始飄起了細細的雨絲。雖然雨勢不大,但地麵上那些還沒有完全乾透的石板路,很快就被雨水打濕,變得有些滑溜溜的。
好在出門時,他順手帶上了一把雨傘。他撐開傘,雨滴打在傘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一邊漫步在雨中,一邊欣賞著遠處霧茫茫的雨景。遠處的山巒在雨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而那座古老的青石小橋,就像一條沉睡的巨龍,橫跨在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
他踏上小橋,腳下的石板路因為雨水的衝刷而顯得格外光潔。他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拱起的橋麵石板在雨絲的輕撫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許爾和就這樣緩緩地走著,心中充滿了對大哥和小兒子的思念。他知道,大哥在寺廟裡做住持,而小兒子則在那裡出家為僧。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去寺廟裡探望他們。
行走在山間,遠遠望見那寺依山盤踞,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山腰之上,氣勢磅礴。寺宇在雲霧間若隱若現,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
正當許爾和走到一個拐角後,突然,一個身影出現在眼前。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美人。遠遠望去,這位女子身姿婀娜,步伐輕盈,仿佛從畫中走出來一般。她的美麗讓人不禁為之傾倒,那嫵媚天成的麵容,冷豔中帶著三分桀驁,宛如一朵盛開在寒冬中的梅花,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隨著距離的拉近,許爾和愈發能夠看清這位美人的細節。她身材高挑,身穿一件月大紅色勁裝,衣袂飄飄,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勁裝的剪裁恰到好處,凸顯出她纖細的腰肢和修長的雙腿。她的背上背著一把寶劍,劍柄上鑲嵌著寶石,閃爍著寒光,給人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再看她的麵容,秀眉如黛,細長而嫵媚,斜向兩鬢,更襯得她的眼眸烏靈亮閃,猶如深邃的湖水,清澈而澄明。她的鼻梁挺直,嘴唇塗著淡淡的口紅,微微上揚的嘴角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既有著高貴而威嚴的成熟,又有著少女的俏皮與靈動。
她的皮膚白皙如雪,與朦朧的煙雨相互映襯,更顯得嫵媚多姿,明豔照人。尤其是她那對修長的玉頸,潔白如玉,宛如天鵝一般優雅。
許爾和不禁被這位美人的風姿所吸引,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凝視著她,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靜止了。
目送美人離去後,他恍惚間仿佛想起了當年的自己青春年少時的那一幕。也是在這樣的一夜煙雨天,自己從廟裡出來下山,而當年那個美人則是上山。
她穿了一件紫邊的襦衫,外披一件淡黑色的薄罩衣,青絲高挽,以金簪插刺,玉白色的襯褲和雲鞋,身材火爆,酥胸隆起,活脫脫一個美嬌娘。
耳邊似乎回響起了當年那美婦調笑自己的聲音:“小官人真是如天上明月一般英俊瀟灑呢,不如陪姐姐玩耍會,在下山呢。”
當年的自己是怎麼做的呢?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隻能回味。
喜歡穿越大夏三十年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夏三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