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小興安嶺。
密林深處,風雪如刀。
一座用原木和泥土搭建的簡陋地窨子裡,幾名穿著破舊棉襖的漢子,正圍著一堆篝火,用力地搓著凍僵的手。
火光跳躍,映著他們飽經風霜的臉。
“頭兒,海參崴那邊的人,冒著大雪送來的。”
一個年輕的戰士,將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遞到了為首那名中年男人的麵前。
男人叫趙振邦,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的軍長。
他接過油布包,掂了掂分量。
很輕。
趙振邦的眉頭皺得很深。
海參崴的地下交通線,是他們與外界聯係的生命線。
過去最多送些藥品和零星子彈,動用這條線送來的東西,必然萬分重要。
可這個輕飄飄的包裹,能是什麼?
“打開看看。”
他將油布包遞給身邊的政委。
油布被一層層揭開。
裡麵,是一塊被縫在破布裡的鐵片,還有一張寫著幾個俄文字母的紙條。
“這是密碼。”
政委看了一眼紙條,“用的是我們和蘇聯遠東情報局之間的備用頻段。”
“這塊鐵片……是密鑰?”
他拿起那塊鏽跡斑斑的鐵片,翻來覆去地看。
上麵坑坑窪窪,沒有任何規律。
“最近上麵有什麼任務嗎?”
趙振邦問。
“沒有。”
政委搖頭,“上級的命令是,保存實力,等待時機。”
“我們是打算敲掉日軍一個補給站,但計劃還沒上報。”
地窨子裡,陷入了沉默。
一個來路不明的包裹,一套從未見過的密碼。
這背後,是機會,還是陷阱?
“頭兒,彆是小鬼子的奸計吧?”
一個脾氣火爆的營長甕聲甕氣地說道,“想用這玩意兒,把咱們引出去?”
“不像。”
趙振邦搖了搖頭,目光重新落在那塊鐵片上。
“小鬼子沒這麼聰明。”
“他們隻會用飛機大炮。”
“這種彎彎繞繞的東西,不是他們的風格。”
他盯著那塊鐵片,腦子裡在飛快地思考。
“政委,你再看看那張紙條。”
政委拿起紙條,湊到火光下仔細辨認。
“除了頻段和時間,下麵還有一行小字。”
“寫著什麼?”
“數字……像是某種坐標或者編碼……115。”
趙振邦的身體,猛地一震。
115。
這個數字,隻有極少數核心高層才知道。
那是當年紅一方麵軍第一軍團的番號!
是平型關大捷的主力部隊!
他的心,猛地狂跳起來。
送東西來的人,是自己人!
一個身份極高,了解我黨我軍核心曆史的,自己人!
“馬上解密!”
趙振邦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政委不再猶豫,立刻找來紙筆,開始對照著鐵片上那些不規則的凹痕,翻譯紙條上的密文。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地窨子裡,隻有木柴燃燒的劈啪聲和鉛筆在紙上劃動的沙沙聲。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終於,政委停下了筆,他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抬起頭,看向趙振邦,臉上的表情,混雜著震驚、難以置信,還有一絲深深的恐懼。
“頭兒……”
他的聲音乾澀沙啞,“這上麵……是一份地圖。”
“什麼地圖?”
“哈爾濱,平房區……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內部結構圖。”
轟!
這句話,像一顆炸雷,在地窨子裡所有人的腦海中炸響。
關東軍防疫給水部!
那個地方,在東北,是一個禁忌。
當地的老百姓都叫它“閻王殿”。
蘇聯人滲透了兩年,連圍牆磚都沒摸到一塊,據說,被抓進去的人,沒有一個能活著出來。
抗聯曾經試圖偵察過那裡,但派出去的偵察員,連靠近圍牆百米之內都做不到。
電網、崗哨、軍犬、探照燈……那是一個連蒼蠅都飛不進去的軍事禁區。
現在,有人把它的內部結構圖,送了過來?
“拿來我看看!”
趙振邦一把奪過那張譯出的圖紙。